第一篇 有机化学 1
第一章 诸论 1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
1-2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2
1-3 经典的结构理论 2
一、化学结构概念 3
二、分子的立体概念 4
三、结构理论的八隅体学说——化学键 4
1-4 近代结构理论要点 6
一、原子轨道(AO) 6
二、电子构型(或电子组态) 7
三、共价键的实质 8
四、共价键的几个重要性质 9
五、杂化轨道的概念 10
1-5 分子的模型与结构式 14
1-6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5
一、烃类 15
二、烃的衍生物 15
三、杂环化合物 16
四、高分子化合物 16
1-7 学习有机化学和有机试剂的目的要求 16
第二章 烷烃 19
2-1 甲烷 19
一、甲烷的结构 19
二、甲烷的物理性质 20
三、甲烷的来源与制备 24
四、甲烷的化学性质 24
五、甲烷的氯代反应 25
2-2 乙烷 28
2-3 丙烷 29
2-4 丁烷 31
2-5 烷烃的同分异构与命名 33
一、普通命名法 34
二、衍生物法 34
三、系统命名法 35
2-6 烷烃的物理性质 39
2-7 烷烃的制备 39
一、烯烃的氢化 40
二、卤代烷还原 40
三、卤代烷的二聚作用——伍尔兹(Wurtz)反应 41
四、卤代烷与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偶联——科里-豪斯(Corey-House)反应 41
2-8 烷烃的化学性质 41
一、烷烃的卤代反应 42
二、烷烃的氧化(燃烧) 42
三、高温裂解 42
2-9烷烃的分析 43
第三章 烯烃 51
3-1 乙烯的结构 51
3-2 丁烯的结构 52
3-3 烯烃的同分异构与命名 53
一、烯烃的同分异构——顺反异构 53
二、烯烃的命名方法 54
3-4 烯烃的物理性质 57
3-5 烯烃的制备方法 59
一、卤代烷脱卤化氢 59
二、醇脱水 60
三、邻二卤代物脱卤 61
四、炔烃还原(加氢) 61
3-6 烯烃的化学性质 61
一、烯烃化学性质的分析 62
二、主要反应 62
三、烯烃的加成反应 65
四、烯烃的自由基取代——烯丙基氢取代 69
3-7 烯烃的分析 70
一、?C=C?的定性鉴定 70
二、结构鉴定——降解法 71
第四章 炔烃和二烯烃 77
4-1 乙炔的结构 77
4-2 炔烃的同分异构与命名 78
4-3 炔烃的物理性质 79
4-4 炔烃的制备方法 79
一、邻二卤代烷的脱卤化氢 80
二、伯卤代烷与炔钠反应 80
三、四卤代烷的脱卤 80
4-5 炔烃的化学性质 80
一、炔烃的主要化学反应 81
二、炔烃反应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82
4-6 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与性质 83
一、稳定性 84
二、共轭二烯的1,2—,1,4—加成 85
三、双烯合成——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反应 86
四、聚合反应 86
4-7 炔烃和二烯烃的分析 87
第五章 脂环烃 91
5-1 脂环烃的分类 91
5-2 脂环烃的性质 92
5-3 小环烃的结构 93
5-4 环己烷的构象 94
5-5 脂环烃的分析 95
第六章 芳香烃 98
6-1 苯 98
一、苯的开库列(Kekulé)结构 98
二、苯结构的共振论描述 100
三、苯结构的分子轨道图象 103
四、芳香性 103
6-2 苯及其衍生物的命名 104
一、一元取代苯 104
二、二元取代苯 105
三、多元取代苯 106
6-3 苯及其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07
6-4 苯及其烃基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108
一、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109
二、苯环上取代基的转化反应 115
6-5 二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119
6-6 取代基定位规律的解释与亲电取代反应的反应性 120
一、邻、对位定位基 121
二、间位定位基 122
三、二元取代反应的反应性 122
6-7 多环芳烃和非苯芳烃 124
-、稠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 125
二、稠环芳烃的性质 127
三、非苯芳烃 129
四、致癌多环芳烃 130
第七章 烃的卤素衍生物——卤代烷 138
7-1 卤代烷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38
一、结构与分类 138
二、命名方法 139
7-2 物理性质 140
7-3 制备方法 141
一、从醇制备 141
二、HX与烯加成 141
三、卤素与烯、炔加成 141
四、烷烃的卤代 142
五、卤离子交换 142
7-4 化学性质 142
一、结构与性质分析 142
二、主要反应 143
7-5 亲核性取代反应(SN) 144
一、反应的事实 144
二、反应历程的假设 145
三、反应历程的证据 146
7-6 脱去反应(E) 147
一、反应的事实 147
二、反应历程 148
三、脱去反应的位向 149
四、脱去反应与亲核取代反应的竞争 149
7-7 重要的卤素衍生物 150
一、三氯甲烷(CHCl3) 150
二、四氯化碳(CCl4) 151
三、氯乙烯(CH2=CHCl) 151
四、四氟乙烯(CF2=CF2) 151
7-8 卤代烃的分析 151
一、钠熔法 152
二、氧化法(薛立格法) 152
第八章 醇、酚、醚 156
8-1 醇 156
一、醇的分类与命名 156
二、物理性质 158
三、醇的制备 159
四、醇的化学性质 162
五、醇的分析 166
8-2 酚类 167
一、酚类的结构与命名 167
二、酚类的物理性质 168
三、酚类的制备 169
四、酚类的化学性质 171
五、酚的分析 175
8-3 醚 175
一、醚的结构与命名 175
二、物理性质 176
三、制备方法 177
四、醚的化学性质 178
五、醚的分析 180
8-4 重要的醇、酚、醚化合物 180
一、甲醇(CH3OH) 180
二、乙醇(CH3CH2OH) 180
三、乙二醇(CH2OHCH2OH) 181
四、丙三醇(甘油,CH2OHCHOHCH2OH) 182
五、乙烯基醚(R—O—CH=CH2) 182
六、酚类 183
七、环氧乙烷 183
八、冠醚 184
第九章 醛和酮 192
9-1 醛、酮的命名 192
一、醛的命名 192
二、酮的命名 193
9-2 羰基的结构 194
一、羰基的平面结构 194
二、羰基的轨道图象 194
三、羰基的共振表示 195
9-3 物理性质 195
9-4 制备方法 196
一、由醇制备 197
二、由不饱和烃制备 198
三、由酰卤制备 199
9-5 化学性质 199
一、结构与性质分析 199
二、主要的化学反应 200
9-6 重要的醛和酮 210
一、甲醛(HCHO) 210
二、丙酮(CH3—O=C—CH3) 210
三、丁二酮(CH3—O=C—O=C—CH3) 210
四、丙烯醛(CH2=CH—CHO) 211
9-7 醛和酮的分析 212
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 219
10-1 羧酸 219
一、羧酸的分类与命名 219
二、物理性质 220
三、制备方法 222
四、化学性质 224
10-2 羧酸衍生物 231
一、酰氯 231
二、酸酐 233
三、酯 234
四、酰胺 237
10-3 重要的羧酸和羧酸衍生物 239
一、甲酸 239
二、乙酸 240
三、乙二酸 240
四、邻苯二甲酸 240
五、N,N-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 241
六、尿素(H2N—O=C—NH2)与硫脲(H2N—S=C—NH2) 241
七、羟基酸 242
第十一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 249
11-1 硝基化合物 249
一、结构和命名 249
二、制备方法 250
三、硝基化合物的性质 251
11-2 胺的结构与命名 253
11-3 胺类的物理性质 255
11-4 胺的制备方法 257
一、硝基化合物的还原 257
二、卤代烃与氨或胺反应 257
三、腈的还原 258
四、亚胺的还原 258
五、酰胺的霍夫曼(Hofmann)降级 259
11-5 胺的化学性质 260
一、结构与性质分析 260
二、结构与碱性 265
11-6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267
一、重氮基取代反应(放氮) 267
二、还原与偶合反应(留氮) 269
11-7 腈和异腈 271
一、腈 271
二、异腈 272
11-8 重要的胺类化合物 272
一、乙二胺(H2NCH2CN2NH2) 272
二、乙二胺四乙酸(EDTA) 273
三、三乙醇胺(TEA) 273
11-9 胺的分析 274
第十二章 芳香性杂环化合物 281
12-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命名 281
一、译音命名法 281
二、我国命名法 282
12-2 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83
12-3 六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285
12-4 稠杂环化合物 288
第十三章 含硫、磷有机化合物 291
13-1 含硫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型和命名 291
一、结构类型 291
二、命名 292
13-2 硫醇和硫酚 292
一、制备方法 292
二、物理性质 293
三、化学性质 293
13-3 硫醚、亚砜和砜 294
一、硫醚 294
二、亚砜和砜 295
13-4 磺酸及其衍生物 296
一、制备和性质 296
二、磺酸的重要反应 297
13-5 含磷有机化合物 298
一、分类 298
二、命名 299
三、烃基膦 300
四、亚磷酸酯 301
五、有机磷杀虫剂 301
第十四章 立体化学基本知识 304
14-1 对映异构体(对映体) 304
一、旋光性和比旋光度 305
二、对映体的初步判定 306
三、构型的标识 308
14-2 非对映异构体 310
14-3 包含立体异构体的反应 312
一、产生手性中心的反应 312
二、手性分子反应 313
14-4 卤素加成机理的深入讨论 315
第十五章 糖类 蛋白质 320
15-1 单糖 320
一、单糖的结构 320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 327
15-2 二糖 330
一、二糖的结构与性质 330
二、几种重要的二糖 331
15-3 多糖 332
一、淀粉 332
二、纤维素 333
15-4 氨基酸和蛋白质 334
一、氨基酸 334
二、蛋白质 337
第十六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340
16-1 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基本反应 340
一、加聚反应 340
二、缩聚反应 342
16-2 高聚物的结构与性质 344
一、高聚物的结晶度 344
二、高聚物的弹性 345
三、高聚物的可塑性 346
16-3 离子交换树脂 346
一、合成 346
二、结构与性质 347
三、离子交换与应用 348
第十七章 波谱的基本知识 351
17-1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吸收光谱 351
17-2 紫外(UV)光谱 352
17-3 红外(IR)光谱 355
17-4 核磁共振(NMR)谱 358
17-5 饱和烃的波谱 361
一、UV光谱 361
二、IR光谱 361
三、NMR谱 362
17-6 不饱和烃的波谱 362
一、UV光谱 362
二、IR光谱 364
三、NMR谱 365
17-7 芳香烃的波谱 365
一、UV光谱 366
二、IR光谱 367
三、NMR谱 367
17-8 卤素衍生物的波谱 368
一、UV光谱 368
二、IR光谱 369
三、NMR谱 369
17-9 醇、酚、醚的波谱 370
一、UV光谱 370
二、IR光谱 370
三、NMR谱 371
17-10 羰基化合物的波谱 371
一、UV光谱 371
二、IR光谱 372
三、NMR谱 372
17-11 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波谱 373
一、UV光谱 373
二、IR光谱 373
三、NMR谱 374
17-12 胺的波谱 374
一、UV光谱 374
二、IR光谱 375
三、NMR谱 375
17-13 杂环化合物的波谱 376
一、UV光谱 376
二、IR光谱 376
三、NMR谱 377
第二篇 有机试剂 382
第十八章 有机试剂的分类与命名 382
18-1 有机试剂的分类 382
一、按应用分类 382
二、按反应类型分类 383
18-2 有机试剂的命名 383
一、学名 383
二、专属名 385
三、俗名 386
四、缩写名 386
第十九章 有机试剂分子的结构理论 387
19-1 有机试剂分子的构成 387
19-2 分析功能团或分析功能结构 388
19-3 试剂母体和助分析团对试剂性能的影响 391
一、加重效应 391
二、对溶解度的影响 392
三、对试剂酸度的影响 394
四、对颜色的影响 396
五、邻位效应 396
19-4 试剂的同分异构 397
一、试剂的构造异构对性质的影响 398
二、立体异构现象 400
第二十章 有机试剂的酸碱理论 403
20-1 酸碱的离子论 403
20-2 酸碱的溶剂论 403
20-3 酸碱的质子论 404
20-4 酸碱的电子论 404
20-5 软硬酸碱(HSAB) 406
第二十一章 有机络合剂 409
21-1 络合物 409
一、络合物的化学键与组成 409
二、络合物的类型 410
21-2 螯合剂的分类与反应 410
一、含键合原子氧的螯合剂 411
二、含键合原子氮的螯合剂 412
三、含有键合原子氧、氮的螯合剂 412
四、含键合原子硫的螯合剂 413
21-3 络合剂的选择性 414
一、络合剂的软硬区别 414
二、形成体(金属离子)的软硬区别 415
三、选择规律 415
第二十二章 有机试剂的显色 416
22-1 颜色的实质 416
22-2 金属离子对颜色的影响 417
22-3 有机试剂的结构与颜色 418
22-4 荧光 422
第二十三章 几种典型的有机显色剂 424
23-1 酞体系显色剂 424
一、二甲酚橙(XO) 424
二、铬天菁S(CAS) 425
23-2 吡啶偶氮类试剂 426
一、1-(2-吡啶偶氮)-2-萘酚(PAN) 426
二、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PAR) 427
23-3 邻苯二酚的偶氮衍生物试剂 428
23-4 变色酸的单、双偶氮衍生物的试剂 429
23-5 碱性染料试剂 433
一、试剂的一般性质 433
二、试剂的分析性质 434
23-6 胶束增溶显色——表面活性剂 435
一、表面活性剂的类型 436
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436
三、显色剂对摩尔吸光系数(ε)的影响 437
第二十四章 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应用 440
24-1 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概念 440
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组成 440
二、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 441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牌号 441
四、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性 441
24-2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442
一、交换容量 442
二、全交换容量 442
三、工作交换容量 442
四、粒度 442
五、溶胀率 443
六、湿比重 443
七、视比重 443
八、允许pH范围 443
九、允许温度 443
24-3 离子交换水的制备 443
一、离子交换水的制备原理 444
二、离子交换水的制备装置 444
三、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 445
四、新树脂的处理 446
五、离子交换水质的检验 446
六、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 447
24-4 离子交换树脂在分析上的应用 448
一、分离阴、阳离子 448
二、同性电荷离子的分离 448
三、微量成分的富集 448
四、水泥中SO3的测定 448
第二十五章 有机试剂在分析化学中应用 450
25-1 离子鉴定试剂 450
一、阳离子鉴定试剂 450
二、阴离子鉴定试剂 453
25-2 缓冲溶液体系中的有机试剂 454
25-3 酸碱指示剂 456
一、酚酞 456
二、甲基橙 457
三、苦味酸 457
四、刚果红 457
五、甲基红 458
25-4 基准有机试剂 458
25-5 氨羧络合物 458
一、氨三乙酸(NTA或ATA) 458
二、环己烷二胺四乙酸(CYDTA或DCTA) 459
三、乙二醇-双-(3-氨基-乙基醚)-N,N,N′,N′-四乙酸(EGTA) 459
四、二乙基三胺-N,N,N′,N′,N″-五乙酸(ETPA) 459
五、三乙基四胺-N,N,N′,N′,N″,N″-六乙酸(TTHA) 460
六、乙二胺四乙酸(EDTA) 460
25-6 金属指示剂 461
一、1-(2-吡啶偶氮)-2-萘酚(PAN) 461
二、铬黑T(EBT) 462
三、钙镁灵 462
四、钙指示剂 463
五、二甲酚橙(XO) 464
六、磺基水杨酸钠(SS) 465
七、酸性铬蓝K-萘酚绿B(K-B) 465
八、甲基百里香酚蓝(MTB) 466
九、钙黄绿素 466
25-7 掩蔽剂 467
25-8 有机沉淀剂 468
25-9 萃取有机试剂 469
附录1 实验 472
实验一 烃类的性质 472
实验二 烃类衍生物的性质 476
实验三 无水乙醇的制备 481
实验四 EDTA的合成与性质 482
实验五 金属指示剂的性质 484
附录2 有机弱酸、弱碱在水中的离解常数(25℃) 486
附录3 常用的络合滴定指示剂 488
附录4 常用氨羧络合剂 497
附录5 常用酸碱指示剂 499
附录6 常用萤光指示剂 504
附录7 常用吸附指示剂 506
附录8 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 508
附录9 常用试纸的制备 509
主要参考书 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