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李旭初) 1
一 长寿与发展 2
延年益寿的中国智慧(汪文汉) 2
关于长寿与发展问题的哲学思考(李旭初) 7
《长寿与发展》题解及其他(庞子朝) 15
长寿与发展琐议(邢安仁) 21
关于健康长寿与发展研究方法论的几点思考(刘荣才) 26
长寿区域的经济探秘(刘芹茂) 32
长寿的经济学分析(张贯一) 37
论长寿与医学科技发展(田科英) 46
加强老年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健康长寿,推动经济发展(刘身平) 52
倚重现代教育 促进健康长寿(刘芹茂) 58
“感恩”促长寿与发展(徐策伟) 64
社会保障体系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保证(李谟介) 68
科学发展观与人口老龄化(陈吉昆) 76
要充分认识探索长寿规律重大社会价值的方法论(刘荣才) 82
略论古人长寿观(徐策伟) 87
从“心平气和”谈起——泛论生理、心理平衡与长寿的关系(张文纪) 91
二 长寿与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因素 96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长寿的重要保障(刘兴策) 96
保健的主要途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何芳珍) 101
论休闲与精神自养(徐策伟) 105
健康长寿——我们共同的追求(饶宗干) 110
长寿与自然环境(李德华) 116
试论健康长寿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景才瑞) 123
长寿的生物学基础——生存(张文纪) 134
关注食品安全 保障健康长寿(汪焱钢) 141
长寿与环境保护(李德华) 146
试论长寿与遗传(欧光鉴) 150
长寿的生物学基础——生命(张文纪) 154
长寿与社会人文环境(李德华) 163
三 长寿文化 172
泛谈长寿文化(杨学荣) 172
中国长寿文化的民俗特色(徐策伟) 179
探索长寿规律的新视野(刘荣才) 187
寿与禅、静、仁(庞子朝) 194
长寿与和谐(陈吉昆) 204
长寿与网络文化(李旭初) 214
论中医养寿理论(徐策伟) 218
浅论老年文化应对老年人问题的作用(张文纪) 227
浅论退休制度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现行“退休”制度与“老年人”概念的质疑(李旭初) 231
关注贫困老龄人口(张贯一) 235
长寿与发展对孝道及法治的关系初探(朱斌 冯涛) 246
维护老年人权益与“和谐老龄化”(李旭初) 250
四 养生之道 256
宋儒的人生追求与养生之道(王瑞明) 256
以“德”养生,健康长寿(饶宗干) 263
读书·长寿·发展(刘身平) 271
中国养生文化浅谈(汪长慰) 274
“健康·长寿·养生”门外漫议(周宝珠) 280
长寿问题三谈(陈吉昆) 286
我国书画家普遍长寿的奥秘(丘铸昌) 292
健康与书法(李昭民) 297
健康长寿与个人可持续发展随笔(黄济华) 308
让心理卫生知识惠及广大老年朋友(刘荣才) 311
论老年人的休闲文化活动(徐策伟) 319
动静练养有利于健康长寿(荣亮) 325
音乐与老年人健康(臧晓辰 吴倩) 327
老年人心理健康与长寿(李得梅) 330
五 长寿调查研究 334
钟祥市长寿老人生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刘兴策 张文纪 徐策伟 张新) 334
钟祥市长寿之乡探微(刘盛佳) 345
华中师范大学高寿知识分子日常状况调查报告(纪红 寇娜 胡国庆) 350
发挥“夕阳”基金功能,促进老同志健康长寿(程光明 李赤兵) 357
加强高校老年文化建设,促进校园文化发展(寇娜 纪红 李赤兵) 360
构建“爱心一键通”信息服务平台,确保老年人健康长寿(程光明 徐北峰) 365
六 有关老年学的其他问题 37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老年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李旭初) 370
健康长寿的老年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是珍贵的智力资源(李谟介) 377
应对老年人口增长高峰,积极防治老人常见病(何芳珍) 383
开发高校老年人才资源,实现健康与积极老龄化(徐北峰) 393
美国、瑞典等国的养老金制度(南方) 397
后记(编者)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