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1.1 论文的选题意义与研究的问题 1
1.2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9
1.3 研究方法 16
1.4 研究对象的界定 20
1.5 本书的结构 22
第二章 概念解释与理论基础 23
2.1 交流、交互性与文化 23
2.1.1 交流 23
2.1.2 交互性 39
2.1.3 文化 41
2.2 跨文化性(Interkulturalit?t)与跨文化(Interkultur) 58
2.2.1 跨文化性的含义和概念化特征 58
2.2.2 作为不断协商过程的跨文化性——跨文化 65
2.3 协同作用 68
2.3.1 协同作用的含义 69
2.3.2 跨文化协同作用 72
2.4 团队、团队过程(Gruppenprozess)与内聚力(Koh?sion) 78
2.4.1 群体与团队的概念 78
2.4.2 内聚力的含义 80
2.4.3 团队过程与团队内聚力 83
2.4.4 影响团队内聚力形成和协同作用发挥的诸要素 87
2.4.4.1 合作 90
2.4.4.2 交际风格 93
2.4.4.3 归属感(Zugeh?rigkeitsgefühl) 100
2.4.4.4 交互性 101
2.4.4.5 领导风格 102
2.4.4.6 权力 103
2.4.4.7 尊重 105
2.4.4.8 信任 106
2.4.4.9 价值 111
2.5 本书建立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的假设 114
第三章 对中德跨文化团队员工的质性访谈与分析 117
3.1 对中德跨文化团队员工的质性访谈 117
3.1.1 访谈提纲的制定与先导性访谈 117
3.1.2 正式访谈的实施过程 119
3.2 质性访谈分析方法 120
3.3 访谈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25
3.3.1 访谈数据的选择 125
3.3.2 访谈记录的分析程序 130
3.3.2.1 类属的确定 130
3.3.2.2 类属的设定与访谈记录的内容分析 133
第四章 中德跨文化团队员工的质性访谈分析结果综述 137
4.1 假设的验证 137
4.2 访谈质性分析的其他发现 207
第五章 建立在理论研究与质性实证研究基础上的主要论点综述 223
5.1 关于跨文化团队内聚力过程要素及跨文化协同相互作用的论点综述 223
5.2 关于跨文化与协同作用之间关联性的论点综述 227
5.3 给中德跨文化团队员工的几点建议 232
第六章 结束语 237
附录1:中文访谈提纲 243
附录2:德文访谈提纲 247
附录3:本书提到的外文姓名的中文译法索引 251
后记 255
参考文献 257
图表1 “第一现代性”的特征 2
图表2 “第二现代性”的特征 3
图表3 “第一现代性”与“第二现代性”的特征对比 5
图表4 跨文化工作团队的优点与长处 12
图表5 跨文化冲突假设的结构化图表 14
图表6 跨文化协同作用假设的结构化图表 15
图示7 交流模型 28
图示8 文化定义的分类 47
图示9 文化异同维度 64
图示10 跨文化的产生 66
图示11 权力的形式 104
图表12 价值的维度 113
图示13 归纳法类属形成的流程模式图 122
图表14 纳入分析范围的中国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127
图表15 纳入分析范围的德国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129
图表16 访谈对象的年龄范围 129
图表17 访谈对象的性别比例 130
图表18 编码系统1 132
图表19 编码系统2 135
图表20 信任的特性 172
图表21 信任的功能 173
图表22 值得信任的人具有的特征 173
图示23 异质性在中德团队中的体现 224
图示24 内聚力形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共同作用 225
图示25 异质性、跨文化、协同作用及内聚力的相互关联示意图 226
图示26 跨文化与协同作用关联性示意图 230
图示27 考虑了时间因素的跨文化与协同作用关联性示意图 231
图示28 从不同视角扩展角度的跨文化协同作用示意图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