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前言 1
第一部分科技研发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3
一、“R D的来源和含义 3
内容提要 5
二、科技研发与企业振兴 5
(一)企业振兴为什么需要科技研发 6
(二)成果转化最经济原则 9
三、研发机构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 12
(一)研发机构是科技人员有机结合的纽带 13
(二)研发机构是培育激发性环境的温床 13
(三)研发机构是企业进行基础性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基地 14
第二部分 欧美企业科技研发情况分析 17
一、跨国企业R D掠影 17
(一)公司个例介绍 17
1.强生公司 17
2.辉瑞公司 19
3.杜邦公司 23
4.美国家庭用品公司 26
5.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28
6.朗讯科技公司和贝尔实验室 33
7.法玛西亚公司 37
8.默克公司 39
9.阿斯特拉泽尼卡公司 42
10.安万特公司 44
11.葛兰素公司 48
12.免疫公司 54
13.阿博特实验室 56
14.礼来公司 57
15.宝洁公司 61
16.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63
17.诺华公司 66
(二)分析与讨论 68
(1)研发最活跃的地区与行业 68
(2)研发领域与投入情况 69
(3)研发战略 74
(4)资金 80
二、美国企业科技研发的经验 81
(一)缘起 81
(二)什么是企业的研发机构 82
(三)研发机构的宗旨和方针的演变 83
(四)美国企业研发的历史分期与案例 89
案例1:爱迪生的门罗公园和西奥兰治实验室 93
案例2:A.G.贝尔的电话实验室 96
案例3:杜邦公司的研究实验室 98
案例4:通用电气公司的研究实验室 99
案例5:通用汽车公司的研究实验室 104
案例6:AT T和朗讯科技公司的贝尔实验室 105
案例7: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研究中心 109
案例8:英特尔公司的研究实验室 114
(五)人才的选择与培养和研发管理及案例 117
1.工业研究实验室负责人的选择案例 117
案例2:H.V.海斯与贝尔系统早年的工业研究实验室 118
案例1:爱迪生与他的门罗公园实验室 118
案例3:W.R惠特尼与前期的通用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 119
案例4:卡洛瑟斯与杜邦研究实验室 120
案例5:S.M.金特纳与西屋电气公司研究实验室 121
案例6:小沃森和皮奥尔与IBM公司的工业研究实验室 123
案例7:尤厄特与AT T公司贝尔电话实验室 124
案例8:W.B.肖克利与晶体管的发明 127
2.怎样选择工业研究实验室的负责人 130
3.应具备的条件 132
——为中小企业而建立的综合研发机构 135
三、德国的成功模式: 弗劳恩霍夫协会 135
第三部分我国企业科技研发状况与分析 143
一、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状况与分析 143
(一)调查结果 143
(二)结果分析 144
(三)存在问题 146
(四)几点建议 147
二、高校基础研究与企业合作情况调查与分析 147
(一)合作情况 148
(二)逐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 149
(三)加入WTO后企业对基础原创和 150
自主知识产权重要性的认识 150
(四)高校中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的概况 154
(五)几点建议 156
三、我国大中型企业科技研发状况与分析 157
(一)现代工业企业宝塔模型 158
(二)近年来我国企业研发倒宝塔模型 161
(三)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 164
(四)目前我国大型企业的特点 165
(五)重点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与分析 167
(六)初步看法和启示及案例剖析 171
案例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集团公司 173
案例2: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 174
案例3: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 175
(七)以R D费/Rev.指标探讨企业研发成果及其转化 177
(1)R D费/Rev.≥9%的企业 179
案例1:深圳华为公司 181
案例2:上海杰事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83
案例:海尔集团 185
(2)R D费/Rev.≥7-9%的企业 185
(3)R D费/Rev.≥5-7%的企业 188
案例1:华建电子有限公司 188
案例2:东软集团有限公司 190
案例3:清华紫光集团和同方集团 191
(4)R D费/Rev.≥3-5%的企业 193
案例1:北大方正集团 193
案例2: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195
案例3:鲁抗医药集团 197
案例4:哈药集团 198
案例5:华北制药集团 199
(5)R D费/Rev.≥1-3%的企业 200
案例1:联想集团 200
案例2:TCL集团 203
案例3:春兰集团 205
案例4:宝钢和鞍钢公司 205
(6)几点启示 207
(1)专利与企业的发展 209
(八)我国企业研发与专利的发展情况 209
(2)我国企业申请和授权专利的发展情况 210
(3)部分企业专利情况与分析 213
(4)外企“专利陷阱”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影响 218
(九)我国若干基础性研究成果产业化的案例 220
1.医药类 221
案例1:青蒿素 221
案例2:干扰素α-1b(赛若金) 221
案例4:地奥心血康 222
案例3:中华灵芝宝 222
2.新材料类 223
案例1:第三次采油用丙烯酰胺技术 223
案例2:纳米材料超重力法工业制备新技术 224
3.信息类 224
案例1:龙芯及其产业化 224
案例2:CAD/CAM金银花软件 225
4.新能源类 226
案例:多晶硅太阳能电池 226
(一)发达国家和跨国企业成功经验的启示 229
第四部分关于我国R D建设的几点看法 229
一、建设新型基础研究基地的设想 229
(二)我国现行科技格局存在的若干问题 230
二、建立统一的研发评价指标体系 234
三、大力提高科技研究在科研院所、大学和企业中的地 235
位和作用 235
四、加强和加快新企业在研发机构中的孵化和分离过程 236
五、努力推进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 237
六、建立和宏观调控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239
七、将对研发投入和专利的认识提到高战略高度 239
八、正确应对国外企业的专利挤压 240
附录: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研发活动 242
(一)跨国公司在我国独资设立研发机构的简要情况 243
(二)跨国公司与我国科研机构和大学共建研发机构的情况 250
(三)跨国公司与我国科研机构和大学项目合作的情况 257
(四)分析及建议 260
参考文献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