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
第一篇 入 门 1
第1章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进展与UG NX 1
1.1计算机辅助技术的进展 1
1.2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 2
1.3 PLM解决方案的目标——改进产品生命周期 2
1.4 UG NX2介绍 3
1.4.1基于知识的体系结构 3
1.4.3开放式的设计 4
1.4.2新的用户交互模式 4
1.4.4已被生产实践证实的应用工具集 5
1.5 UG软件的技术特性 6
1.5.1集成的产品开发 6
1.5.2相关性 6
1.5.3并行协作 6
1.5.4基于知识的工程 7
1.5.5 客户化 8
第2章UG入门 9
2.1用户界面 9
2.1.1窗口结构 9
2.1.3工具条 11
2.1.2下拉式菜单 11
2.1.4文件操作 13
2.1.5资源条 14
2.1.6导航UG 14
2.1.7视图选项 17
2.2建模工作步骤 19
2.3工作坐标系 20
2.3.1工作坐标系介绍 20
2.3.2操纵工作坐标系 21
2.4分类选择对话框与选择工具条 23
2.5.1层 24
2.5组织部件文件数椐 24
2.5.2 局 27
2.6练习 29
2.6.1建立一个新部件 29
2.6.2打开一个已有部件 30
2.6.3存储部件(一个部件文件的备份) 35
2.6.4关闭部件文件和退出UG 38
2.6.5操纵工作坐标系 39
2.6.6用层工作 44
3.1.2复合建模的优点 51
3.1.1建模方法 51
3.1 UG复合建模 51
第3章实体建模综述 51
第二篇实体建模基础 51
3.2基于特征的建模 52
3.2.1基于特征的实体建模过程 52
3.2.2部件导航器 53
第4章体素特征与布尔运算 56
4.1 体素特征 56
4.1.1基本概念 56
4.1.2(Block) 56
4.1.3圆柱体(Cylinder) 56
4.1.4锥体(Cone) 58
4.1.5球体(Sphere) 60
4.2布尔运算 61
4.2.1求和 61
4.2.2求差 62
4.2.3求交 62
4.2.4非破坏性的布尔运算 63
4.3体素编辑 63
4.4练习 65
4.4.1建立体素块 65
4.4.2建立一体素圆柱体 66
4.4.3布尔操作实例 67
第5章草图 75
5.1 草图综述 75
5.1.1什么是草图 75
5.1.2为什么使用草图以及何时应该使用草图 75
5.1.3草图的特性 75
5.1.4使用草图的一般步骤 76
5.1.5草图访问 76
5.1.6建立草图过程 77
5.2建立和约束草图 80
5.2.1建立草图对象 80
5.2.2建立草图约束 84
5.3草图管理 92
5.3.1改变视图方位到草图平面 92
5.3.2改变视图方位到模型 93
5.3.3重附着草图 93
5.3.4定位草图 94
5.3.5延迟求值 94
5.3.6求值草图 95
5.3.7更新模型 95
5.4草图参数预设置 95
5.4.1捕咬角 95
5.4.6保留尺寸 96
5.4.5动态约束显示 96
5.5.1加对象到草图 96
5.5练习 96
5.4.4显示自由度箭头 96
5.4.3维持层状态 96
5.4.2改变视图方位 96
5.5.2角度调整控制 101
5.5.3编辑调整角度 102
5.5.4加几何约束 103
5.5.5约束相切曲线 106
5.5.6约束草图周长 108
5.5.7控制在冷却管中的热传递 109
5.5.8变换求解 113
5.5.9建立和定位草图 116
5.5.10重附着草图 119
第6章扫描特征 120
6.1扫描特征综述 120
6.2动态拉伸 121
6.2.1 综述 121
6.2.2拉伸体对话框 121
6.3拉伸体 124
6.3.1 综述 124
6.3.2方向和距离 125
6.3.3修剪到表面/基准面 125
6.3.4在两个面间修剪 127
6.3.5修剪到体 128
6.4旋转体 129
6.4.1综述 129
6.4.2轴和角度 130
6.4.3修剪到面 130
6.4.4两个面间修剪 131
6.5沿引导线扫描 132
6.6管道/电缆 134
6.6.1综述 134
6.6.2建立管道/电缆 135
6.7编辑扫描特征 135
6.8.1带偏置的拉伸 136
6.8练习 136
6.8.2建立旋转体 139
6.8.3沿一引导线扫描 141
第7章成形特征 143
7.1 综述 143
7.1.1通用概念 143
7.1.2安放表面 143
7.1.3水平参考 143
7.1.4定位成形特征 144
7.1.5建立成形特征的通用步骤 146
7.2凸台 146
7.3.2矩形凸垫 147
7.3.1 综述 147
7.3凸垫 147
7.3.3通用凸垫 148
7.4孔 150
7.4.1 综述 150
7.4.2简单孔 150
7.4.3沉头孔 151
7.4.4埋头孔 151
7.5腔 152
7.5.1综述 152
7.5.3矩形腔 153
7.5.2柱形腔 153
7.5.4 通用腔 154
7.6键槽 156
7.6.1 综述 156
7.6.2矩形键槽 156
7.6.3球形末端键槽 157
7.6.4 U形键槽 157
7.6.5 T形键槽 158
7.6.6燕尾形键槽 158
7.7沟槽 159
7.7.1综述 159
7.7.3球形末端沟槽 160
7.7.4 U形沟槽 160
7.7.2矩形沟槽 160
7.8编辑成形特征 161
7.9练习 163
7.9.1建立凸台 163
7.9.2建立孔 165
7.9.3建立腔 167
第8章参考特征 169
8.1综述 169
8.2基准面 169
8.2.1相对基准面 170
8.2.2固定基准面 173
8.2.3编辑基准面 174
8.3基准轴 175
8.4练习 177
8.4.1建立相对基准面 177
8.4.2圆柱表面和基准面 179
第9章特征操作 182
9.1 综述 182
9.2 边缘操作 182
9.2.1边缘倒圆 182
9.2.2边缘倒角 188
9.3面操作 191
9.3.1面倒圆 191
9.3.2软倒圆 194
9.3.3拔锥 196
9.3.4体拔锥 200
9.3.5挖空 203
9.3.6偏置表面 206
9.4复制操作 207
9.4.1综述 207
9.4.2矩形阵列 209
9.4.3圆形阵列 211
9.4.4镜像体 212
9.4.5镜像特征 212
9.4.6 形成表面图案 214
9.5.1修剪体 216
9.5修剪操作 216
9.5.2补片体 217
9.6特殊操作 219
9.6.1 螺纹 219
9.6.2 比例 221
9.6.3缝合 222
9.7练习 223
9.7.1执行边缘倒圆操作 223
9.7.2挖空 226
9.7.3矩形引用阵列 227
9.7.4修剪体 230
9.7.5体拔锥 231
第10章表达式 237
10.1表达式语言 237
10.1.1变量名 237
10.1.2运算符 237
10.1.3 内置的函数 238
10.1.4条件表达式 239
10.1.5在表达式内使用注释 240
10.1.6几何表达式 240
10.2建立与编辑表达式 240
10.2.1建立表达式 240
10.2.2建立和编辑部件间表达式 242
10.3练习 243
10.3.1用表达式工作 243
10.3.2建立条件表达式 245
第11章模型信息查询与分析 248
11.1模型信息查询 248
11.1.1综述 248
11.1.2对象 248
11.1.3点 249
11.1.4特征 250
11.1.5表达式 251
11.1.6部件 251
11.1.7其他信息 252
11.2模型信息分析 253
11.2.1综述 253
11.2.2 离 255
11.2.3角度 256
11.2.4弧长 256
11.2.5利用实体的质量分析 257
第三篇 装配建模基础 259
第12章装配建模综述 259
12.1 UG装配介绍 259
12.1.1装配的主要特征 259
12.1.2 高级装配的功能 259
12.2术语定义 260
12.3装配建摸 261
12.3.1装配建模基本概念 261
12.3.2装配下拉式菜单 261
12.3.3装配工具条 265
12.4装配导航器 265
12.5装载选项 267
第13章从底向上设计方法 269
13.1从底向上设计方法综述 269
13.2引用集 270
13.2.1建立和编辑引用集 270
13.2.3代替引用集 271
13.2.2使用引用集 271
13.3定位组件 272
13.3.1配对组件 273
13.3.2配对约束类型图例 276
13.3.3配对提示与技巧 278
13.4练习 278
13.4.1建立引用集 278
13.4.2在装配件中配对组件 281
第14章 自顶向下设计方法 288
14.1建立新组件 288
14.1.2在装配部件中建立几何对象 289
14.1.1在组件部件中建立几何对象 289
14.2上下文中设计 290
14.3练习 292
第15章组件阵列与镜像装配 298
15.1组件阵列综述 298
15.2特征引用集阵列 299
15.3主组件阵列 300
15.3.1线性的主组件阵列 300
15.3.2圆形的主组件阵列 300
15.4镜像装配 302
15.4.1镜像装配向导 302
15.4.2镜像装配操作程序 305
15.4.3镜像装配练习 306
第16章装配爆炸视图 311
16.1装配爆炸视图综述 311
16.2爆炸视图级联菜单 311
16.3建立与编辑爆炸视图 313
16.3.1建立爆炸视图 313
16.3.2编辑爆炸视图 313
16.3.3 自动爆炸组件 315
第17章WAVE几何链接器 316
17.1 WAVE几何链接器综述 316
17.2.1局部的部件间建模 317
17.2 WAVE几何链接器 317
17.2.2编辑链接 320
17.3练习 322
第1 8章能变形的组件 325
18.1 综述 325
18.1.1能变形的组件 325
18.1.2注意与限制 326
18.2使一个部件可变形 326
18.3变形组件 331
18.4加能变形的组件到装配 332
18.5练习 333
18.5.1定义可变形部件 333
18.5.2加能变形的组件到装配练习 337
18.5.3变形组件练习 341
第四篇 自由形状建模基础 344
第19章 自由形状建模综述 344
19.1 自由形状建模 344
19.2 自由形状建模的菜单与工具条 345
19.3 自由形状建模的基本原则 347
19.4对设计者的建议 347
第20章展开曲线 348
20.1样条曲线 348
20.1.1综述 348
20.1.2建立样条 350
20.1.3样条分析 353
20.1.4编辑样条 354
20.1.5练习 355
20.2偏置曲线 364
20.2.1偏置曲线练习 365
20.2.2粗糙偏置练习 366
20.2.3三维轴偏置练习 367
20.3桥接曲线 368
20.3.1通用桥接曲线 368
20.3.2对称的桥接曲线 370
20.4投射曲线与组合投射 372
20.4.1投射曲线 372
20.4.2组合投射 376
20.5相交曲线 379
20.5.1相交曲线综述 379
20.5.2相交曲线练习 379
20.6在面中偏置曲线 381
20.6.1在面中偏置曲线综述 381
20.6.2在面中偏置曲线练习 382
第21章建立、编辑与分析主片体 383
21.1综述 383
21.2过曲线 384
21.2.1过曲线综述 384
21.2.2过曲线练习 388
21.3直纹特征 393
21.3.1直纹特征综述 393
21.3.2等参数与等弧长比较 393
21.3.3建立等参数与等弧长对准的直纹特征 394
21.4过曲线网格特征 396
21.4.1过曲线网格特征综述 396
21.4.2过曲线网格特征练习 398
21.5扫掠特征 402
21.5.1扫掠特征综述 402
21.5.2扫掠特征练习 406
21.6.1表面分析综述 413
21.6表面分析 413
21.6.2表面分析练习 417
第22章建立、编辑过渡片体 422
22.1二次截面特征 422
22.1.1二次截面特征综述 422
22.1.2二次截面特征选项 424
22.1.3二次截面特征练习 426
22.2桥接曲面 429
22.2.1桥接曲面综述 429
22.2.2桥接曲面练习 431
22.3.1面倒圆特征:三面倒圆 432
22.3面倒圆与软倒圆特征 432
22.3.2三面倒圆练习 433
22.3.3软倒圆特征复习 435
22.3.4软倒圆练习 436
22.4 N-边曲面 439
22.4.1 N-边曲面综述 439
22.4.2 N-边曲面练习 440
附录A直接建模 445
A.1约束表面 445
A.2附加信息——直接建模 448
附录B UG CAD工具条汇编 452
B.1 Unigraphics NX 2建模工具条 452
B.2 Unigraphics NX2制图工具条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