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政治及其对哲学的影响 2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哲学的发展 10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家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24
第二章 老子思想与正始玄学 36
第一节 正始之音 36
第二节 夏侯玄与老子 45
第三节 何晏与老子 48
第四节 王弼与老子 54
第三章 庄子思想与竹林玄学 64
第一节 竹林玄学简释 64
第二节 山涛、王戎、刘伶、阮咸与老庄 66
第三节 向秀与庄子 70
第四节 阮籍与庄子 79
第五节 嵇康与庄子 93
第四章 道家与西晋玄学 106
第一节 郭象与庄子 106
第二节 裴頠与老子 118
第三节 杨泉与道家 122
第四节 欧阳建与道家 126
第五节 鲍敬言与道家 129
第五章 道家与《列子》、张湛 134
第一节 《列子》与道家 134
第二节 张湛与道家 156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发展 177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史略 177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主要代表人物理论述要 183
第一节 道家与道教 226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理论与老庄 226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道教对老庄的神化 230
第三节 《老》《庄》与魏晋南北朝道教 233
第四节 老庄思想对魏晋南北朝道教理论的影响 237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理论与玄学 247
第一节 玄学与道教理论上的异同 247
第二节 玄学对魏晋南北朝道教理论的影响 261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理论与儒学 268
第一节 儒家伦理学说对魏晋南北朝道教理论的影响 269
第二节 儒家礼制对魏晋南北朝道教斋醮科仪的影响 279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道教理论与墨学 284
第一节 魏晋道教承传墨学的途径 284
第二节 墨子天志明鬼、兼爱非命的思想对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影响 289
第三节 墨学认识论对魏晋南北朝道教的影响 295
第四节 墨学“五行毋常胜”观念与道教对五行说的发展 298
第十一章 魏晋南北朝佛学发展概述 301
第一节 汉魏佛教简介 301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理论问题与佛教派别 309
第十二章 道家与魏晋般若学 314
第一节 空与无——老庄、玄学与六家七宗 314
第二节 “体用非一非异”与“万物体同于一”——老庄、玄学与僧肇 329
第十三章 道家与魏晋南北朝涅槃学 349
第一节 “冥神绝境”与“无生为反本”——道家思想与慧远哲学 349
第二节 道家与竺道生 363
第三节 南北朝禅法的流行与道家思想 375
第十四章 道家与南北朝形神之辩 378
第一节 范缜前后的形神之辩 379
第二节 范缜神灭论与道家思想 387
主要参考书目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