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5
艺术史:创造视觉的清晰[1998]&唐纳德·普雷齐奥西 9
第一章 作为历史的艺术 15
关于在绘画和雕刻中模仿希腊作品的一些意见[1755]&约翰·乔基姆·温克尔曼 25
分裂的温克尔曼:哀悼艺术史之死[1994]&惠特尼·戴维斯 35
意图的模式[1985]&迈克尔·巴克桑德尔 46
第二章 美学 59
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1784]&伊曼努尔·康德 65
判断力批判[1790]&伊曼努尔·康德 71
美学[1835—1838]&G.W.F.黑格尔 91
第三章 风格 103
艺术史原理[1915]&海因里希·沃尔夫林 108
“形式”——19世纪的形而上学与艺术史描述的问题[1989]&戴维·萨默斯 120
风格[1953]&迈耶·夏皮罗 134
论风格[1968]&恩斯特·贡布里希 141
第四章 作为艺术的历史 157
罗马晚期艺术意志的主要特征[1893]&阿洛伊斯·李格尔 162
北美普韦布洛印第安人地区的图像[1923]&阿比·瓦尔堡 170
瓦尔堡的“文化科学”概念及其美学意义[1930]&埃德加·温德 200
拯救瓦尔堡的传统[1993]&玛格丽特·艾弗森 207
第五章 意义的机制:图像志与符号学 219
符号学与图像志[1975]&于贝尔·达弥施 226
符号学与艺术史:关于语境和传播者的讨论[1991]&米克·巴尔、诺曼·布赖森 235
《甚至在阿卡迪亚也有我》:普桑与挽歌传统[1936]&欧文·潘诺夫斯基 248
走向视觉艺术的解读理论: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1980]&路易斯·马林 254
第六章 现代性及其不满 269
扩展领域中的雕塑[1979]&罗莎琳德·克劳斯 274
什么是作者?[1969]&米歇尔·福柯 292
寓言的冲动:走向后现代主义的理论[1980]&克雷格·欧文斯 308
勾勒后现代[1984]&安德烈亚斯·许森 323
第七章 性别问题 333
艺术史规则:忽略之罪[1991]&纳内特·所罗门 338
性与再现/再现中的性:五位英国艺术家[1984]&丽莎·提克纳 349
没有本质的女性特质[1982]&玛丽·凯利、保罗·史密斯 363
后女性主义、女性主义的快感和身体化艺术理论[1993]&阿米莉亚·琼斯 376
第八章 解构主义与阐释的限度 391
新透视的诱惑[1990]&史蒂芬·梅尔维尔 395
艺术作品的本源[1935]&马丁·海德格尔 406
作为个人物品的静物画:一则关于海德格尔与凡·高的笔记[1968]&迈耶·夏皮罗 419
定位中的真理的还原[1978]&雅克·德里达 425
第九章 他者:艺术史与博物馆学 445
东方主义与展览秩序[1989]&蒂莫西·米歇尔 449
作为仪式的艺术博物馆[1995]&卡罗尔·邓肯 465
发明“后殖民”:当代策展中的混杂性与赞助者[1992]&安妮E.库姆斯 479
再造护照:多元文化主义争论中的视觉思想[1994]&内斯托尔·加西亚·坎科利尼 490
艺术史的艺术[1998]&唐纳德·普雷齐奥西 500
后记 518
注释 520
文本目录 555
插图目录 557
作者说明 560
术语解释 562
译名对照表 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