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术名著丛刊 十七史商榷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3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清)王鸣盛撰;黄曙辉点校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32580156
  • 页数:1556 页
图书介绍:王鸣盛取毛晋汲古阁所刻十七史校理一过,为其匡谬补阙,于其中典章制度舆地职官皆探赜索隐,有所发明,成《十七史商榷》一书,计《史记》六卷、《汉书》二十二卷、《后汉书》十卷、《三国志》四卷、《晋书》十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十二卷、《北史》合《魏》《齐》《周》《隋书》四卷、《新》《旧唐书》二十四卷、《新》《旧五代史》六卷,以及论史家义例《缀言》二卷,共一百卷。钱大昕、赵翼二氏与王鸣盛同时,亦校理全史,撰《廿二史考异》及《廿二史劄记》,三书相继问世,一时间蔚为壮观。三部著作,各有所长,李慈铭以为赵书意主贯串,钱书专事考订,王氏此书则兼而有之,尤为可贵。王鸣盛于四部皆有著作,而其治史宗趣,则在典章舆地,《商榷》中此类条目极多。王鸣盛学问固好,但性骄矜自负,又喜骂人,而考证中又往往有疏略。钱大昕为王鸣盛妹婿,尝致书规劝,于著作中对王氏考证失误亦有补正。后人如李慈铭、陈垣都对其过分刻薄人物有所批判。整理者在校勘、标点之余,又辑录朱彝尊、何焯、钱大昕、洪颐煊、李慈铭、刘咸炘、余嘉锡、陈垣、陈寅恪等人的相关论述,或与《商榷》相发明,或勘误,或与王氏辩难。

下册 1047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四 1047

新旧唐书六 1047

顺宗纪所书善政 1047

新纪不见王叔文 1051

上顺宗尊号 1053

柳州司马 1053

曾太皇太后 1054

含光殿 1055

宽敬 1055

与杜黄裳论政 1055

程异复用 1055

元和国计簿 1056

裴均为仆射 1056

起居 1057

百官据数请受 1057

穆纪首复出 1057

许诸巡官 1058

制官勅下 1058

二十已入省寺 1058

长庆不提行 1058

沧州以成元 1059

蒋防 1059

品官季文德 1059

参奏 1060

睦州 1060

京兆府决 1060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五 1061

新旧唐书七 1061

别诏宣 1061

沧州刺史 1061

第三男汉 1062

臣固尉 1062

外州李绅 1062

观察使卢行术 1062

卢行术为福王傅 1063

鱼弘志等立颍王瀍 1063

文宗暴卒 1065

宣诏院 1065

零碎不得 1065

会昌三年?字 1066

池水县 1066

吴湘狱误字衍文 1067

本司同平章事 1067

十一年诏文阙 1067

宣宗简籍遗落 1068

新纪论穆敬以下七帝 1068

文都 1070

再置额 1070

判官张琢 1071

漕州 1071

见存务人户 1071

领东军节度 1071

朱温删赐名 1072

黄巢伏诛 1072

朱全忠陷滑州 1073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六 1074

新旧唐书八 1074

逮坏人庐舍 1074

景福元年疑 1074

李匡筹赴关 1074

罗平 1075

兗郓 1075

彻东北而旋 1075

新书杀某之例 1075

李茂贞乞罢尚书令 1076

昭纪改元书法 1078

三罹播越 1078

卢继 1079

文武僖哀皆不书立后 1079

内职 1080

山陵之荣 1080

定钱贯陌勅有脱 1081

腊面茶 1081

助効 1081

苏楷驳昭宗諡 1082

四镇 1084

两镇 1084

哀帝諡号 1085

中兴 1086

甲子多误 1087

昭哀二纪独详 1088

尊号諡法庙号陵名 1089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七 1092

新旧唐书九 1092

贞观礼 1092

? 1092

经? 1093

天文志叙首误 1093

面上为两界一段误 1094

日晷一段误 1095

六尺九寸 1095

分野一条误字 1096

星孛一条误字 1096

上有黄白冠 1097

王廷凑 1097

灾异标题岐误 1097

唐历疏不能定朔 1098

五行志多重本纪 1098

则天遣阎知微事 1099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八 1100

新旧唐书十 1100

秦地为四十九郡 1100

旧志与两汉志互异 1100

改郡为州 1101

开元分五十道 1103

十节度异文脱文衍文 1103

四十七使 1104

外官要领惟采访节度二使 1107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九 1109

新旧唐书十一 1109

天宝十一载地理 1109

旧地志郡府户口数 1113

唐地分十五道采访为正 1114

新志据天祐 1115

赤畿望紧上中下辅雄 1116

前代沿革 1117

每府州下皆有府 1118

羁縻州 1118

广陵 1119

瓜洲瓜步 1121

丹杨县取郡名 1127

晋陵武进 1128

故吴城 1128

苏常户口 1130

苏州华亭县新有旧无 1131

雄升为望 1132

草席鞵 1132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 1133

新旧唐书十二 1133

新旧地理杂校误 1133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一 1146

新旧唐书十三 1146

取士大要有三 1146

偏重进士立法之弊 1147

不必登第方名进士 1149

登第未即释褐 1150

制举科目 1152

得第得官又应制科 1152

新旧官志皆据开元六典 1153

旧官志叙首 1155

胪列品秩非板法 1158

总论新官志 1159

宰相位号 1160

三省先后序次 1161

明庆 1162

司天台 1162

大夫中丞 1163

军器监 1163

六军 1163

新旧志外官序次不同 1164

六典外官无节镇 1165

牧刺史一条校误 1165

过所 1166

官阶勋爵中晚日渐纠纷 1166

司马温公论唐宋官制 1168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二 1172

新旧唐书十四 1172

内样巾子 1172

总论新书兵志 1172

置府之数各书互异 1174

兵志校误 1175

彍骑 1176

方镇节度使之兵 1176

三苍说文字林 1177

苍颉埤苍 1179

唐以前音学诸书 1179

开元礼 1182

唐律 1183

员半千 1184

李康 1185

唐人文集 1185

新食货加详 1186

庸法新旧不同 1186

餧 1187

澹 1187

鈲 1187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三 1189

新旧唐书十五 1189

卢承庆参知政事 1189

神龙二年应添一句 1189

论方镇表 1190

方镇表与他家互异 1191

方镇但表其地未表其人 1192

宰相世系先后之次 1193

世系表与年表例不同 1193

杨氏越公房 1194

李元纮衍 1195

观大冲华 1195

两泌緐 1196

元和太和开成间李氏六宰相 1196

李氏宰相世表遗漏 1198

郑氏北祖南祖各房 1198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四 1200

新旧唐书十六 1200

旧书避唐讳 1200

宗室诸王 1201

开国名将战功甚略 1201

一事并载各传文复宜并 1201

旧书各传无字者多 1203

美恶宜别卷 1207

可以无传而有传 1208

当有传而无传 1209

王通隋唐二书皆无传 1209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五 1212

新旧唐书十七 1212

新书创立体例远胜旧书 1212

新改旧有是有非 1213

节镇治所 1214

诸仓 1215

分司官 1217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六 1220

新旧唐书十八 1220

后妃乡贯世系新旧全异 1220

监门卫大将军范云仙 1221

中宗以祖姑之女为妃 1222

玄宗后王氏 1222

杨贵妃国忠世系 1222

懿安皇后郭氏二书大异 1224

李训郑注恶李德裕 1226

箇小儿 1226

窦建德自言充裔 1226

李轨传旧不如新 1227

刘黑闼传脱文 1227

陈当世 1227

东郡贼帅 1228

李子和建元正平 1228

长孙顺德发疾 1228

武士彟应入外戚 1229

任蛮奴 1229

许绍授陕州刺史终凉州都督 1230

许绍传错乱 1231

膠东郡公道彦 1231

温彦博传 1232

谓开元为今 1233

韩王元嘉为绛州刺史 1233

元轨事迹历官 1234

元轨子七人 1234

房熊字子绎 1235

房玄龄异文 1235

京兆杜陵 1235

李靖传互异 1236

段志玄新旧碑异同 1237

王珪隐居与房杜善 1238

魏征传新旧详略互异 1240

围川县 1240

魏征卒年并赠拜官 1241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七 1242

新旧唐书十九 1242

褚亮传异同 1242

长雏 1243

薛收历官 1243

薛元超历官 1244

服色 1244

豆卢褒 1245

废濮王泰杀吴王恪 1246

秦庄襄王四十八年 1246

官数各处不同 1247

李敬玄战败事 1247

李敬玄子思冲 1248

勋格 1248

长名牓 1249

裴行俭论王勃等 1250

裴光庭书名错误 1251

光庭传异同 1252

懿德太子重润年 1253

裴炎为崔察诬奏 1254

狄仁杰历官事迹二书详略位置不同 1254

好汉 1257

杜景俭党李昭德 1258

武氏死中宗立皆在洛 1258

不诛武氏新旧不同 1259

阿武子 1260

楚王有社稷大功 1260

汝阳王琎 1261

姚崇十事要说 1261

初七至终七设七僧斋 1264

宋璟无字 1265

自广平徙 1265

元抚赠邢州刺史 1266

杨再思宣勅令璟出 1267

三使皆辞 1267

典选一段语未明 1268

被召不与杨思勗一言 1268

事迹详略互异可两通者 1269

璟有八子 1269

姚宋后人贤否悬殊 1271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八 1272

新旧唐书二十 1272

崔湜崔羲 1272

姚崇谗毁魏知古 1272

崔日用多杀为功 1273

张九龄辞起复 1273

吴兢贞观政要 1274

郭虔瓘传脱句 1275

郭知运传互有详略 1275

王忠嗣两传异同 1276

高仙芝传非体 1285

杨正道年九十馀致仕 1286

监节度兼节度 1286

红巾 1287

崔涣传语多不可解 1287

契苾明官宜从旧 1287

李光弼掘壕作堑 1288

李暠 1289

裴冕传脱文 1289

郭子仪讨周智光 1290

臧玠杀崔瓘 1290

十七史商榷卷八十九 1293

新旧唐书二十一 1293

李怀光为部将所杀 1293

杨子院 1294

阳刘 1295

萧复父讳更官名 1297

南衙北司 1297

李泌传据其家传 1300

李抱真传异同 1301

李晟大功旧传为详 1303

李愬平蔡功居其半 1304

浑瑊传宜从新改 1305

战多 1305

陆贽论裴延龄 1306

王叔文谋夺内官兵柄 1307

窦参传当从新改 1311

卢迈贾耽皆陆贽所荐 1311

李贺不就进士试为协律郎 1312

贾耽地理学 1313

姜公辅策朱泚反 1313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 1315

新旧唐书二十二 1315

韦皋纪功碑 1315

皋遣刘辟谒王叔文 1316

韦聿避父嫌名 1317

唐以河北为山东 1317

王莽河 1318

归卒于魏州 1319

朱滔王武俊将救田悦 1320

李宝臣传异同 1320

王武俊传脱误 1322

王镕传未了 1323

李元谅传互异 1323

吴少诚应诛而反赏陈仙奇应有传而无传 1324

尊韩非宋祁笔 1326

杜佑作通典 1326

忧阙 1330

不讥佑母丧不去官 1331

新佑传与旧异者 1331

杜悰常延接寒素 1332

李吉甫作元和郡国图 1332

李藩王锷二传自相违 1336

沈既济论武后不当入纪 1336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一 1338

新旧唐书二十三 1338

羼名 1338

还制 1338

武平一当附元衡 1339

二子孔 1339

阿跌 1339

李光进战功 1340

光进充振武节度使 1343

光颜传添马燧赠刀 1343

崔雍坐迎庞勋死事 1343

洪氏妄驳卢知猷传 1344

礼部户部同省 1345

外郎 1345

柳公度传有脱 1346

翰林学士行宰相事 1346

李训传多疵 1347

宗密 1348

训注皆奇士 1348

光启雪王涯等诏 1349

牛僧孺新旧互异 1350

李绅拒李锜书币 1352

绅死后削官 1353

李珏传新书多取东观奏记 1354

李德裕主议杀郭谊 1355

李德裕贬死年月 1357

仇士良谮杀安王溶 1358

魏謩世系 1360

九宫神 1362

杨收入相之官罢相之年 1362

刘瑑毕諴 1363

李蔚节度淮南之年 1364

崔彦昭事与阙史不合 1364

卢携无拒王景崇事 1365

萧遘旧太详新太略 1366

张濬依杨复恭 1366

超躐宰相 1367

罗威 1367

偷江东 1368

王重荣父纵兄重盈 1368

衹衼 1369

呼妻兄弟为舅 1369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二 1370

新旧唐书二十四 1370

武承嗣传太杂 1370

郑克杀武三思 1371

宝历当作大历 1371

吴凑传改非 1372

郑颢 1372

宦官传原本脱文 1372

高力士为高延福假子 1373

鱼朝恩传新旧互异 1374

韩日华 1375

王守澄传新旧互异 1375

鱼弘志等 1376

澧朗忠硤 1377

韦丹何易于 1378

酷吏吉顼新书减其恶增其美 1378

旧周利贞传太略 1380

王同皎传新改旧非 1380

卢奕赠官諡议 1381

旧祝钦明传脱误 1382

新啖助传误 1382

替 1384

司空图不怿而疾卒 1384

孙思邈年 1385

西域记 1386

新隐逸叙首 1387

王绩绛州龙门人 1388

召还阳城 1389

三垂薄海 1389

高祖称臣于突厥 1389

阿史那忠 1390

十睑 1391

南诏蒙舍 1392

日本尚文 1393

李克用入沙陀传 1395

黄巢传二书详略甚远 1396

磔当作缚 1397

唐亡无义士 1397

旧唐载俗字 1397

唐书直笔新例 1397

唐史论断 1398

唐鉴 1399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三 1400

新旧五代史一 1400

开宝五年薛居正监修 1400

薛系官书欧系私撰 1401

五代史纂误 1402

断代为史错综非是 1402

欧法春秋 1404

帝纪书名 1405

欧史喜采小说薛史多本实录 1406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四 1409

新旧五代史二 1409

不及哀帝之立非是 1409

梁有两都 1409

追尊四代 1410

茂林 1412

改戊为武 1412

一岁两祀南郊正祀又在正月 1413

文明殿 1414

各帝年数 1415

梁纪晋唐互书非是 1417

四彦章 1417

李克用救王处存 1418

唐有四都 1418

新史意在别立体裁 1420

甲子欧薛与通鉴目录异 1421

尊号删削 1422

东京王莽河 1422

闵帝改愍 1423

周世宗大毁佛寺 1424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五 1426

新旧五代史三 1426

家人传首语自相违 1426

各纪传冗文宜归并 1426

骰子 1427

梁诸王互有详略 1427

博王友文传未了 1428

溺涎液斗馀 1428

刘延皓事未了 1429

重贵降表出亡事 1429

冯后事叙述不明 1430

郭崇韬安重诲皆枢密兼节度 1430

守魏固杨刘自郓袭汴 1432

史匡翰尚高祖女 1436

孟汉琼宋令询欧皆无传 1437

桑维翰子孙 1439

死节死事 1439

杨涉父子互有详略 1440

义儿不当别目 1441

山东 1441

李斥威 1442

李存进互异 1443

李茂贞改封秦王 1444

韩建德政碑 1446

卢光稠等传 1447

朱宣诱汴亡卒 1447

惕隐 1448

王殷冤死 1449

两王景崇 1450

冯道自叙 1450

道有子吉 1452

刘昫无字 1453

吏部三铨 1454

刘岳讥冯道 1454

书仪 1455

中华古今注 1455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六 1456

新旧五代史四 1456

五代土地梁最小唐最大 1456

梁晋争泽潞 1457

职方考中有表 1459

职方与马令合与戚光异 1460

南唐本无通州 1461

八十陌钱 1462

附论赵宋官制 1463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七 1465

新旧五代史五 1465

南唐诸臣见骑省集 1465

伐闽之役 1466

蜀梼杌 1466

蜀梼杌但言孟知祥为衙吏 1467

南汉事欧详薛略 1467

马殷事互异 1468

钱镠先世 1469

董昌死状三处不同 1470

天福当为天复 1470

客劝镠拒梁 1470

钱镠加官 1471

三节 1471

钱俶入朝 1472

杨怤王恁 1472

王审知事迹 1473

王曦伪号 1475

高氏事删削不全 1475

康延泽谕降高继冲 1476

北汉刘氏欧详薛略 1477

刘崇汉祖母弟 1477

刘氏建号 1478

侯霸荣杀继恩 1480

嬖者范超 1480

后事具皇家日历 1481

吴越改元 1482

白貂 1484

赵德钧延寿父子 1485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八 1486

新旧五代史六 1486

欧史脱文误字 1486

五代俗字俗语 1493

五代春秋 1494

五国故事 1494

十国春秋 1495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九 1497

缀言一 1497

记言记动 1497

正史编年二体 1497

唐以前惟三史三国 1500

十七史 1502

十七史商榷卷一百 1507

缀言二 1507

资治通鉴上续左传 1507

通鉴与十七史不可偏废 1509

通鉴神宗序 1509

通鉴前例 1510

通鉴目录 1510

通鉴考异 1511

通鉴史氏释文 1512

通鉴释文胡氏辨误 1513

通鉴胡氏音注 1515

通鉴胡注陈氏举正 1518

通鉴地理通释 1518

通鉴答问 1518

稽古录 1518

通鉴外纪 1519

通鉴纲目 1521

通鉴纪事本末 1523

通鉴节要 1524

史通 1524

历代建元考 1526

纪元汇考 1527

补历代史表 1528

附录一 1530

传状 1530

西沚先生墓志铭 1530

王鸣盛传 1533

王鸣盛传 1535

王西莊先生事略 1536

王鸣盛传 1538

王鸣盛传 1540

附录二 评论 1542

郑堂读书记 1542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 1543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1544

胡玉缙许庼经籍题跋 1546

孙鼎宜十七史商榷辨呓序 1550

陈垣史源学杂文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