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苹果属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1
一、种类和数目 1
二、野生种的分布 3
(一)生态分布带的特点 3
(二)纬向分布的五大基因中心 3
(三)大基因中心种类的密集区 7
三、栽培种的分布 11
(一)世界苹果栽培种的人为分布 12
(二)中国苹果栽培种的人为分布 15
参考文献 18
第二章 苹果属植物种的描述 20
一、原产中国苹果属植物的野生种 20
二、原产中国苹果属植物的栽培种 50
三、国外引进的苹果属植物野生种 72
四、国外引进的苹果属植物栽培种 82
参考文献 93
一、苹果亚科和苹果属起源演化的形态解剖学 95
(一)苹果亚科的从属关系 95
第三章 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和扩散 95
(二)苹果属属间的亲缘关系 96
二、苹果属植物起源演化种间关系的化学测试 98
(一)威廉姆斯(A.H.Williams)类黄酮的测试 98
(二)对威廉姆斯测试结果的评价 101
三、苹果属植物系统发育的地理历史研究 102
(一)兰格菲尔德(Langenfeld V.)的研究 102
(二)对兰格菲尔德研究的评价和示意图的修正 106
(一)单基因起源中心的论述 112
四、苹果属植物起源中心的研究 112
(二)多基因起源中心的论述 113
(三)起源中心的综合论证 114
五、苹果属植物扩散的途径 117
(一)扩散的细胞地理学 117
(二)扩散途径的分析和探讨 122
参考文献 124
第四章 栽培苹果种的起源和演化 125
一、栽培苹果祖先种的起源和演化 125
二、现代栽培苹果种的起源和演化 127
(一)中国苹果的起源和演化 128
(二)西洋苹果的起源和演化 129
三、中国苹果来历的申论 133
四、西洋苹果来历的申论 137
参考文献 142
第五章 苹果属植物分类研究的进展 143
一、形态分类的历史回顾 143
二、形态分类的系统评价 152
三、实验分类的进展 158
(一)化学分类的进展 158
(二)染色体研究的证明 160
(三)酶学研究的进展 162
(四)孢粉学研究的进展 164
参考文献 168
第六章 苹果属植物分类的新体系 170
一、苹果组的调整 171
(一)苹果组Sect.Malus Langenf.Sect.nova的重建 171
(二)苹果组下系的归并 171
二、山荆子组 172
(一)保留山荆子系 172
(三)建立锡金海棠系 173
(二)建立湖北海棠系 173
三、花楸苹果组 174
(一)三叶海棠系 175
(二)陇东海棠系 175
(三)滇池海棠系 176
(四)佛罗伦萨海棠系 176
四、绿苹果组 177
五、多胜海棠组 180
六、三裂叶海棠组 180
附录1 世界苹果属植物分种检索表(Rehder A.,1940) 186
附录2 中国苹果属植物分种检索表(俞德浚,1974) 189
参考文献 191
第七章 苹果属植物的生殖特性 193
一、苹果属植物染色体基数x=17的研究 193
(一)有关研究工作的回顾 193
(二)染色体基数x=17研究工作的新进展 195
二、染色体数目和倍性的研究 198
(一)世界苹果属植物野生种染色体的数目和倍性 199
(二)世界苹果属植物主要栽培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倍性 203
(一)多倍体的起源和演化 205
三、苹果属植物多倍体的分析研究 205
(二)多倍体在种群扩散中的作用及其优势 206
四、无融合生殖种的特性 208
(一)苹果属植物中具有无融合生殖特性的种 208
(二)无融合生殖种的胚胎学和细胞学 208
(三)无融合生殖的类型和能力 210
(四)无融合生殖的遗传和进化 211
(五)无融合生殖现象的分类 212
(六)无融合生殖种的应用研究 213
(一)花粉生活力和自交亲和性 215
五、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215
(二)组、系、种间的杂交亲和性 216
(三)多倍体与杂交亲和性 217
(四)其他杂交亲和性 220
六、苹果栽培品种的杂交亲和性 220
参考文献 222
第八章 苹果属植物种质的抗性 225
一、苹果属植物抗性的一般研究 225
(一)抗旱性的研究 228
二、苹果属植物抗性的系统研究 228
(二)抗涝性的研究 234
(三)抗盐碱性的研究 237
(四)抗寒性的研究 241
(五)抗病虫性的研究 246
参考文献 252
第九章 苹果属植物用作砧木资源的评价 259
一、国内对苹果砧木资源的调查研究 259
(一)实生砧的应用和评价 262
二、国外苹果砧木资源研究的进展 262
(二)营养系砧木的研究和评价 263
(三)东茂林(EM)砧的研究及评价 265
(四)茂林EM—门顿MM苹果砧木种类的研究及评价 268
(五)苹果属无融合生殖砧和营养系砧木EM及MM的抗病毒力 270
(六)嫁接亲和力与病毒的关系 272
参考文献 273
第十章 苹果属植物在育种上用作亲本资源的评价 275
一、野生种用作育种亲本的评价 275
(一)抗寒亲本资源的评价 275
(二)抗病亲本资源的评价 277
二、栽培品种用作品质育种亲本的评价 282
(一)中熟品种祝光用作亲本的评价 283
(二)中晚熟品种金冠用作亲本的评价 283
(三)晚熟品种元帅、红玉、国光用作亲本的评价 286
三、亲本基因源的探索和利用 295
(一)苹果属植物部分遗传基因符 296
(二)苹果属植物部分基因来历和效应 297
(三)苹果属植物园艺性状亲本的基因 301
参考文献 303
第十一章 苹果属植物观赏价值的评价 305
一、感观定性的评价 306
(一)花色、花形及花量 306
(二)果色、果形及果量 308
(三)其他花、果、叶较美的观赏品种 309
二、亲本的追踪和利用 310
(一)亲本的追踪 310
(二)亲本的利用 311
(三)亲本的名称 311
(四)亲本的数量及评价 312
附录 苹果属植物观赏种类亲本的系统图解(Jefferson R.M.) 315
参考文献 336
第十二章 苹果属植物野生种类的调查、采集和保存 338
一、野生种类的调查 338
(一)调查研究已经取得的成绩 338
(二)调查研究存在的问题 339
(三)野外调查的准备工作 340
(四)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342
(一)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345
二、野生资源的采集 345
(二)活体及其他器官的采集 346
三、野生资源的保存 347
(一)自然保护区的界定——原地保存 348
(二)种质园的建立——异地保存 348
(三)数据库的建立和目录的编写 351
(四)离体保存的技术措施 365
参考文献 370
学名索引 371
致谢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