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史爱反抗的农家少年 1
◆学不成名誓不还 7
◆决定参加正规军 12
二、校园里的外号叫“毛奇” 18
◆求学与立志 18
◆《讲堂录》中的军事语录 25
◆“不战而屈人之兵” 29
◆对于暴力革命的初步认识 32
三、发动工农革命运动 43
◆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43
◆领导湖南工人运动 48
◆考察与推动农民运动 57
◆对中国农民问题的理论分析 62
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69
◆参加国共合作 69
◆与蒋介石斗争 75
◆反对陈独秀 81
◆在八七会议上 89
◆领导秋收起义 93
五、井冈山的斗争 100
◆走向井冈山 100
◆敌进我退的游击战 106
◆黄洋界上炮声隆 112
◆游击战十六字诀的战略意义 119
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24
◆建设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124
◆进军赣南与闽西 130
◆红四军内部的一场争论 140
◆《古田会议决议》 150
◆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58
七、创建中央苏区 165
◆中央苏区的形成 165
◆实行土地革命 177
◆反对本本主义 181
◆抵制立三路线 187
八、三次反“围剿”的胜利 201
◆前头捉了张辉瓒 201
◆横扫千军如卷席 214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224
九、高天滚滚寒流急 232
◆关于战略方针问题的争论 232
◆罗明路线和邓毛谢古事件 248
◆写作《游击战争》小册子 254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60
◆突破重围 272
十、红军不怕远征难 272
◆遵义会议 280
◆四渡赤水出奇兵 289
◆会师懋功 298
十一、走向陕北 310
◆与张国焘分裂主义路线的斗争 310
◆三军过后尽开颜 322
◆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330
◆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 339
◆国共合作共同抗日 347
十二、抗战初期与蒋介石的合作与分歧 347
◆国共两军并肩作战 356
◆对蒋介石的战略建议 366
◆与蒋介石的战略分歧 375
十三、总结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理论 383
◆关于战略问题的争论 383
◆军事战略理论的核心内容 391
十四、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406
◆巩固与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 406
◆百团大战 419
◆反“扫荡”与反蚕食的斗争 430
◆国民党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440
十五、反磨擦的斗争 440
◆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 447
◆皖南事变,同室操戈 456
◆击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463
十六、中流砥柱 473
◆抗战中的军队政治工作 473
◆瓦解敌军 482
◆精兵简政 491
◆大生产运动 501
◆建立国际抗日统一战线 513
十七、抗战中的军事外交 513
◆从军事战略上配合苏联抗德战争 526
◆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 532
◆欢迎美军观察组 537
◆与赫尔利的斗争 545
十八、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556
◆总结抗日战争经验 556
◆拉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563
◆论人民军队与人民战争 576
◆未雨绸缪 585
◆实施全面反攻作战 596
后记 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