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从山野到军营 1
一 海城山村 1
二 初入东北军 8
三 考取讲武堂 10
四 在张学良身边 14
五 热河抗战 20
六 撤离长城防线 26
七 北平城防 32
八 西安事变 36
九 走向抗日救亡道路 53
保卫永定河 56
一 一个历史的转折 56
第二章 怒吼的平原 56
激战梅花镇 61
小樵改编 72
二 创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据地 79
回师北上 79
打开高阳 84
路西整训 93
收编杂色武装 102
破路和拆城 114
成立冀中区党委 121
建立三纵队和冀中军区 123
成立冀中行署 133
“黄金时代” 138
开办抗战学院 151
知识分子的作用 156
反摩擦 163
三 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174
冀中部队的正规化 174
贺龙和一二○师 180
破敌五次“围攻” 194
白求恩来冀中 204
再反摩擦 213
打狗运动 217
保护麦收和秋收 220
参加“百团大战” 222
反“蚕食” 229
四 坚持和保卫根据地 229
桑园突围 234
“冀中一日” 239
回民支队与马母之死 244
宗佐历险 252
地雷战和地道战 253
三级武装配合作战 262
革命的两面政策 266
五 “五一”反“扫荡” 270
分析和决策 270
与敌周旋 273
遭遇 290
宋庄战斗 300
掌史战斗 305
向太行转移 310
回到晋察冀 316
铜墙铁壁 336
粉碎“新国民运动” 343
第三章 青山汾水 359
一 调赴晋绥 359
二 “把敌人挤出去” 368
三 爆破运动 375
四 汾阳战斗 399
五 劳武结合 414
六 军火自给 427
七 大生产 433
八 联防作战 445
第四章 圣地 455
一 陕北风光 455
二 窑洞生活 458
三 参加“七大” 464
四 抗战胜利了 466
第五章 挺进东北 468
一 绥远前线 468
二 在沈阳 475
三 在西满 477
四 在哈尔滨 485
五 转向和平建设的年代 491
一 抗美援朝 512
第六章 情系铁道 512
二 铁路先行 517
三 到现场去 527
四 邓小平直接抓铁路 531
第七章 多修铁路 541
一 三十万人齐上阵 541
二 要修路先选线 580
三 运输是生产力 587
四 坚强的领导集体 592
第八章 “文革”前后 602
一 一场浩劫 602
二 再去铁道兵 629
三 看望冀中 643
第九章 重会张学良 649
一 漫长的思念 649
二 张学良离台赴美 653
三 海峡两岸的信息 656
四 衔命出访 663
五 初到旧金山 667
六 在纽约握手 670
七 倾心交谈 673
八 欢腾的家宴 676
九 到使馆做客 677
尾声 人生难得老来忙 687
后记 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