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陵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山东省乐陵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1991
  • ISBN:7533302076
  • 页数:743 页
图书介绍:

第一节 地理位置 39

第二节 隶属沿革 39

目录序凡例概述第一篇 大事记第二篇 建置第一章 建置沿革 39

第三节 县名来历 43

第一节 疆域演变 44

第二章 疆域区划 44

第二节 行政区划 45

第二节 乡镇 54

第一节 县城 54

第三章 县城与乡镇 54

第一节 地貌 73

第三篇 自然地理第一章 地貌地质 73

第二节 水文 74

第三节 地质 75

第四节 土壤 76

第五节 植被 78

第一节 光照 79

第二章 气象 79

第二节 气温 80

第三节 降水 90

第五节 霜期 91

第四节 季风与空气湿度 91

第二节 农作物物候期 92

第一节 自然物候期 92

第三章 物候 92

第四章 自然资源 93

第一节 旱涝灾 94

第五章 自然灾害 94

第四节 虫灾 95

第三节 冰雹 95

第二节 风灾 95

第一节 人口增减 99

第四篇 人口第一章 人口 99

第三节 人口构成 101

第二节 人口流动 101

第四节 人口分布 10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110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10

第二章 民族 110

第二节 晚婚和节育工作的开展 111

第四节 计划生育事业费 114

第三节 技术队伍和节育措施 114

第五节 计划生育成果 116

第六节 出席省先进集体、先进个人 120

第一节 封建土地制度 125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25

第五篇 农业第一章 机构设置 125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27

第三节 互助合作 129

第四节 人民公社 130

第三章 建国前农业概况 131

第五节 生产责任制 131

第一节 作物品种 132

第四章 建国后农业生产的发展 132

第二节 农业区划及作物布局 133

第四节 良种和农业技术的推广 135

第三节 耕作制度 135

第五节 农作物的栽培管理 136

第六节 植物保护 137

第二节 建国后棉花生产的发展 140

第一节 建国前植棉简况 140

第五章 棉花 140

第五节 棉花政策 141

第四节 栽培管理 141

第三节 良种引进与推广 141

第一节 农具 142

第七章 农具 农机 142

第六章 农田建设 142

第一节 畜禽的品种及发展 144

第八章 畜禽 水产 144

第二节 农机 144

第三节 水产 145

第二节 畜禽的疫病及防治 145

第二节 场圃 151

第一节 林业机构 151

第六篇 林业第一章 机构设置 151

第一节 林果种类 153

第二章 林业资源与林业区划 153

第二节 宜林面积和区划 154

第一节 林木生产 155

第三章 林业生产 155

第二节 果树生产 156

第三节 林业政策 157

第四节 栽培管理 158

第六节 林木病虫害及防治 159

第五节 植桑养蚕 159

第七篇 金丝小枣第一章 机构设置 163

第二节 发展概况 164

第一节 栽培起源 164

第二章 发展概况 164

第二节 解放后的产、供、销 166

第一节 解放前的“红税”和购、销 166

第三章 各时期的政策实施 166

第一节 品种与品质 167

第四章 品种、品质及性状成因 167

第一节 育苗与栽种 169

第五章 栽培管理 169

第二节 性状成因 169

第三节 枣树管理 170

第二节 枣粮间作 170

第二节 制干 171

第一节 采收 171

第六章 采收、制干与加工 171

第四节 枣木的应用 172

第三节 加工 172

第一节 主要河流 175

第二章 治水沿革 175

第八篇 水利第一章 机构设置 175

第二节 建国前治水概况 176

第三节 建国后对主要河道的治理 177

第一节 五条干沟的开挖治理 178

第三章 大中型水利工程 178

第二节 主要闸涵工程 179

第一节 沟渠配套工程 183

第四章 农田水利 183

第三节 排灌工程 183

第二节 引黄(水)灌溉 184

第四节 洼地治理 185

第三节 井泉建设 185

第一节 水资源 188

第六章 水资源及水质 188

第五章 工程管理 188

第一节 主要河道管理 188

第二节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 188

第二节 水质 189

第七章 抗旱防汛 190

第三节 人畜用水 190

第八章 水利纠纷 194

第三节 供电公司 197

第二节 多种经营乡镇企业局 197

第九篇 工业第一章 机构设置 197

第一节 工业局 197

第二节 军事工业 198

第一节 地方工业 198

第二章 建国前工业概况 198

第三章 建国后工业的发展 199

第一节 机械工业 201

第三节 缝纫纺织工业 203

第二节 化学工业 203

第四节 木、塑、纸制品工业 204

第五节 造纸印刷工业 205

第六节 食品加工工业 206

第七节 粮、棉、油加工工业 207

第八节 电力工业 208

第十节 乡(镇)村工业 211

第九节 建材工业 211

第四章 名优产品 222

第二节 道路桥梁 22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27

第十篇 交通邮电第一章 交通 227

第三节 客货运输 235

第五节 交通监理 240

第四节 运输工具 240

第一节 驿铺与烟墩 242

第二章 邮电 242

第三节 战时通讯 243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邮电概况 243

第四节 建国后邮电事业的发展 244

第二节 房屋建设 251

第一节 街道建设 251

第十一篇 城乡建设第一章 县城建设 251

第四节 园林绿化 255

第三节 水电暖建设 255

第一节 乡(镇)驻地建设 258

第二节 农村建设 258

第二章 乡(镇)、村建设 258

第三章 市政管理 259

第二节 乡(镇)建筑企业 260

第一节 县建筑工程公司 260

第四章 建筑企业 260

第一节 环境污染 261

第五章 环境保护 261

第二节 污染治理 262

第二节 公私合营商业 265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商业概况 265

第十二篇 商业第一章 私营商业 265

第三节 个体商业 266

第二节 百货业 267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67

第二章 国营商业 267

第三节 五金业 271

第四节 食品业 272

第五节 饮食服务业 277

第六节 石油经营 278

第八节 经营管理 279

第七节 药材经营 279

第一节 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80

第三章 供销合作商业 280

第二节 县社所属业务单位 281

第三节 基层供销社 282

第四节 供销业务 284

第五节 企业管理 292

第二节 外贸商品 294

第一节 外贸机构 294

第四章 对外贸易 294

第三节 商品经营 297

第二节 粮食征、购、销 298

第一节 机构设置 298

第五章 粮食商业 298

第三节 油脂油料购销 300

第四节 粮食储存与调运 302

第六节 经营管理 303

第五节 粮油供应 303

第二节 物资供应 306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06

第六章 物资 306

第三节 专业公司 307

第三节 物资计划管理 311

第二节 经济计划管理 311

第十三篇 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 311

第一节 管理机构 31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12

第三章 工商管理 312

第二章 统计 312

第一节 统计机构 312

第二节 统计业务 312

第二节 集市管理 313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 315

第四节 商标注册与经济合同管理 316

第二节 物价演变 31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17

第四章 物价 317

第一节 计量使用 321

第五章 标准计量 321

第三节 物价管理、监督 321

第六章 审计 322

第二节 计量管理 322

第二节 财政体制 327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27

第十四篇 财税第一章 财政 327

第三节 财政收入 328

第四节 财政支出 331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33

第二章 税务 333

第五节 财政管理、监督 333

第二节 工商税 334

第三节 农业税 341

第二节 民国时期币制 347

第一节 清朝币制 347

第十五篇 金融第一章 币制沿革 347

第三节 人民币 348

第二节 钱庄 349

第一节 典当 349

第二章 典当 钱庄 349

第二节 信贷 350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50

第三章 人民银行乐陵县支行 350

第三节 公债、国库券发行 354

第五节 信托 356

第四节 侨汇、金银收兑 356

第二节 农村信贷 35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59

第四章 农业银行乐陵县支行 35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61

第五章 信用合作社 361

第二节 信贷 362

第六章 建设银行乐陵县支行 364

第二节 保险业务 366

第一节 机构设置 366

第七章 保险公司乐陵县支公司 366

第一节 党在乐陵的早期活动 371

第十六篇 党派群团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371

第二节 党的组织建设 372

第三节 党的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 375

第五节 党的纪律检查 382

第四节 党员教育训练 382

第六节 统战工作 384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 385

第二节 工会组织 386

第一节 农民组织 386

第三章 群众团体 386

第三节 青年组织 387

第四节 妇女组织 389

第五节 少儿组织 391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395

第一节 议事会 参事会 参议会 395

第十七篇 政权政协第一章 权力机关 395

第三节 各界人民代表大会 397

第四节 公民选举 399

第一节 清代县衙 401

第二章 行政机关 401

附:日伪县政府 405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 405

第三节 县抗日民主政府和县政府 406

第六节 县革命委员会 408

第五节 县人民委员会 408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408

第七节 县人民政府 410

第八节 基层政权 413

第二节 历届县政协委员会 414

第一节 政协组织概况 414

第三章 县政治协商会议 414

第三节 主要活动 417

第一节 清末、民国县政权的公安概况 423

第十八篇 公检法第一章 公安 423

第三节 公安武装组织 424

第二节 人民公安机构的设置 424

第六节 建国后的公安工作 425

第五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工作 425

第四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工作 425

第一节 机构 427

第二章 检察 427

第七节 监所 427

第六节 控申检查 428

第五节 监所检查 428

第二节 刑事检查 428

第三节 法纪检查 428

第四节 经济检查 428

第三节 审判 429

第二节 人民法院机构的设置 429

第三章 法院 429

第一节 清末、民国时期概况 429

第二节 司法工作概况 432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职能 432

第四章 司法行政 432

第一节 政治优待 437

第十九篇 民政第一章 优抚工作 437

第二节 群众优待 438

第三节 国家抚恤与补助 440

第二节 安置情况 441

第一节 安置机构 441

第二章 复原退伍军人的安置 441

第一节 支援抗日战争 442

第三章 参军 支前 支边 442

第二节 支援解放战争 443

第四节 支援对越自卫反击战 445

第三节 支援抗美援朝 445

第一节 建立革命烈士陵园 446

第四章 烈士褒扬 446

第五节 支援边疆国防公路建设 446

第三节 举行缅怀革命烈士活动 447

第二节 普查散葬烈士遗骸 447

第一节 建国前的土地管理 449

第五章 地政 449

第二节 建国后的土地管理 450

第二节 救灾与移民安置 451

第一节 社会救济 451

第六章 救济、救灾与扶贫 451

第三节 收容安置外流人员 452

第七章 社会福利 453

第四节 扶贫扶优 453

第二节 儿童福利事业 454

第一节 老年人的福利事业 454

第九章 人民来信来访 455

第二节 登记情况 455

第八章 婚姻登记 455

第一节 登记管理 455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59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59

第二十篇 劳动 人事第一章 劳动 459

第三节 劳动保护 460

第五节 工人福利 461

第四节 劳动工资 461

第六节 知青安置 462

第一节 清、民国职官概况 463

第二章 人事 463

第二节 人民干部 466

第四节 干部福利 468

第三节 工资 468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473

第一节 募兵制 473

第二十一篇 军事第一章 兵役制度 473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474

第二节 国民党军 475

第一节 清军、北洋政府军 475

第二章 驻军及地方武装 475

第三节 人民军队 476

第一节 民兵组织 478

第三章 民兵 478

第二节 军政训练 479

第三节 地位和作用 480

第一节 清末农民起义 482

第四章 重大兵事 482

第二节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83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484

第一节 机构 493

第二十二篇 文化第一章 机构与设施 493

第二节 设施 495

第二节 设施 496

第一节 机构 496

第二章 广播 电视 496

第一节 报刊 497

第三章 报刊通讯 497

第三节 宣传 497

第四节 技术服务 497

第二节 通讯报道 498

第一节 秧歌 499

第四章 群众文艺 499

第二节 爆竹与灯火 500

第一节 戏剧 505

第五章 文学艺术 505

第三节 小演唱 505

第二节 曲艺 506

第三节 绘画 507

第五节 书法 508

第四节 摄影 508

第六节 刺绣 剪纸 513

第七节 音乐 513

第八节 艺文 514

第九节 历代诗词选 518

第十节 楹联 522

第二节 馆藏 523

第一节 机构 523

第六章 档案 523

第三节 提供利用 524

第二节 教研室 527

第一节 教育局 527

第二十三篇 教育第一章 机构设置 527

第一节 书院 义学 私塾 528

第二章 清末教育概况 528

第三节 群众团体 528

第二节 学堂 529

第一节 抗日战争前的小学教育 530

第四章 小学教育 530

第三节 教会学校 530

第三章 学前教育 530

第二节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教育 531

第三节 建国后的小学教育 532

第一节 国办中学 535

第五章 中学教育 535

第二节 联办中学 537

第三节 农业中学 538

第六章 专业教育 539

第二节 农民业余教育 540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 540

第七章 社会教育 540

第三节 职工业余教育 541

第二节 政治地位 542

第一节 发展概况 542

第八章 教师队伍 542

第三节 生活待遇 544

第四节 业务进修 545

第二节 教学仪器 546

第一节 改造校容校貌 546

第九章 教学设施 546

第一节 教育事业费 547

第十章 教育经费 547

第二节 勤工俭学 550

第二十四篇 科技第一章 机构设置 553

第一节 专业科技队伍 554

第二章 科技队伍 554

第三节 科技队伍的管理 555

第二节 群众性科技队伍 555

第一节 宣传普及科学知识 559

第三章 科技活动 559

第二节 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成果 560

第五节 科技事业经费 562

第四节 科技情报调研 562

第三节 科技咨询服务 562

第二节 科技成果 563

第一节 科研项目 563

第四章 科研成果 563

第三节 主要科技成果简介 566

第二节 专业机构 571

第一节 行政机构 571

第二十五篇 卫生第一章 机构设置 571

第三节 医疗机构 572

第四节 群众团体 574

第一节 医疗队伍 575

第二章 医疗 575

第二节 医疗水平 579

第三节 医疗设施 586

第四节 医疗制度 588

第五节 卫生事业费 589

第一节 中药 590

第三章 医药 590

第三节 药政 592

第二节 西药 592

第二节 流行病防治 594

第一节 预防接种 594

第四章 卫生防疫 594

第三节 社会卫生监督监测 599

第四节 妇幼保健 601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602

第二章 群众体育 607

第二十六篇 体育第一章 机构设置 607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609

第三章 学校体育 609

第五章 体育竞赛 610

第四章 体育设施 610

第二节 体育队伍 610

第六章 人才输送 611

第一节 古遗址 623

第二十七篇 文物第一章 古遗址和古墓葬 623

第二节 古墓葬 624

第三节 古建筑 625

第一节 石类 626

第二章 陶石书画 626

第二节 书画碑拓 627

第三章 近现代文物 633

第一节 衣食住行用 637

第二十八篇 风土第一章 风俗习惯 637

第二节 传统节日 638

第四节 丧葬 640

第三节 喜庆婚事 640

第五节 恶习与除治 641

第二章 社会新风 642

第一节 声调字音和特点 643

第三章 方言 643

第二节 地区差异与生活用语 647

第三节 民谚民谣 650

第二十九篇 人物第一章 革命烈士 657

第二章 革命干部 665

第三章 社会闻人 668

第四章 历史罪人 678

第五章 烈士英名录 679

第二节 职工生活 701

第一节 农民生活 701

第三十篇 杂记第一章 人民生活 701

第三节 社会商品购买力 703

第二章 长寿老人 706

第一节 佛教 707

第四章 宗教 707

第三章 侨务活动 707

第四节 天主教 708

第三节 伊斯兰教 708

第二节 道教 708

第五节 基督教 709

第五章 会道门 710

第六章 姓氏 711

第二节 乐陵枣的传说 719

第一节 地名传说 719

第七章 民间传说 719

第四节 楹联趣事 720

第三节 其他传说 720

第九章 善化桥的蟋蟀 721

第八章 奇异 721

附录一、历代修志记略 725

二、考辩 727

三、乐陵潘氏存石《来禽馆真迹》 729

四、革命回忆录 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