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1
《考试说明》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要求 1
一、语音 1
(一)基本知识 1
(二)汉语拼音方案 2
(三)汉语拼音书写的要求 3
(四)轻声和儿化 3
(八)重音 4
(七)节拍 4
(六)停顿 4
(五)变调 4
(九)语气 5
(十)平仄 5
(十一)押韵 5
(十二)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5
(十三)高考试题(2001年~2004年)回顾 6
与评析 6
附录1 中学生容易读错的字 7
(一)因按声旁发音而读错的字 7
(1 9
附录5《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新变字音 9
(二)因按声旁类推而读错的字 9
(三)因形似而误续 11
(四)因旧有异读而读错的字 12
附录2容易读错的专用名词 13
附录3常用多音多义字 14
附录4成语中的难读字 19
(二)汉字的演变 20
(三)汉字的造字法(六书) 20
(一)汉字及其特点 20
二、汉字 20
(四)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1
(五)汉字的结构 21
(六)汉字的偏旁和部首 21
(七)繁字、简化字和异体字 21
(八)同音字、形似字和多音多义字 21
(九)纠正错别字 22
(十)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22
(十一)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 22
与评析 22
附录1常见汉字部首的意义类属 23
附录2同音异混字辨析举例 25
附录3容易写错的字集录 27
附录4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29
三、词语(包括熟语) 31
(一)语素 31
(二)词 31
(三)词的构成 31
(五)同义词和反义词 32
同音词的辩析 32
(四)词义 32
(六)怎样解词 33
(七)成语 33
(八)其他熟语 33
(九)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34
(十)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与 34
评析 34
附录1常见易混实词辨析举例 38
附录2常见易混虚词辨析举例 42
附录3试卷中常考成语集释 44
附录4常见易混成语辨析 49
附录5常见的成语误用类型 52
(一)词类 53
四、语法 53
(二)短语 55
1.短语的分类 55
2.复杂的短语及其划分 57
(三)句子 57
1.句子及分类 57
2.句子的成分 57
3.几种特殊单句 60
5.复句 61
4.单句的复杂化 61
6.句群 64
(四)病句类型 65
《考试说明》规定的病句类型 65
《考试说明》没有规定的病句类型 69
(五)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69
(六)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70
(七)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与 70
评析 70
(三)标点符号的用法 73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 73
五、标点符号 73
(一)标点符号的作用 73
(四)标点符号的位置 78
(五)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78
(六)高考试题(1995年~1998年)回顾与 78
评析 78
六、修辞 80
(一)《考试说明》中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 80
(二)中学常见的其他10种修辞手法 83
(三)其他修辞手法(14种) 85
(四)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87
(五)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88
(六)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与 88
评析 88
七、语言表达 89
(一)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89
1.扩晨语句(类型、方法) 89
2.压缩语段(方法、例析) 91
(二)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92
1.选用句式 92
2.仿用句式(类型、解法) 93
3.变换句式(类型、解法) 94
(三)语完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96
1.语言表达简明 96
2.语言表达连贯 97
3.语言表达得体 99
(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100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4年)回顾与 100
评析 100
(一)中国作家作品 106
1.先秦作家作品 106
《考试说明》对“文学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部分的要求 106
一、文学常识 106
第二部分 文学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 106
2.秦汉作家作品 107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108
4.隋唐五代作家作品 109
5.宋代作家作品 111
6.元明作家作品 112
7.清代近代作家作品 113
8.现代、当代作家作品 114
(二)外国作家作品 119
1.古代作家作品 119
2.近代作家作品 121
(三)文学体裁 124
(四)常见文学流派 130
(五)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130
(六)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131
评析 131
(一)姓氏和称谓 133
二、古代文化常识 133
(二)职官 136
1.中央职官 136
2.地方职官 137
3.有关官吏任免调动的词语 137
(三)天文 138
(四)历法 139
(五)地理 142
(六)科举 144
(七)礼俗 144
(八)衣、食、住、行、用 147
(九)度量衡 148
(十)古代刑法 148
(十一)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149
三、名句名篇 149
(一)《语文大纲》推荐的部分背诵篇目及 149
其名句 149
(二)初高中课文里的其他名句 153
(三)其他名句辑录 154
评析 157
(五)高考试题(2002年~2004年)回顾与 157
(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157
第三部分古代诗文阅读 159
《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要求 159
一、文言实词 159
(一)古今词义的演变 159
(二)单音和复音 160
(三)一词多义 161
(四)通假字、古今字 161
(五)词类活用 161
(六)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165
评析 166
(七)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166
附录1常见通假字表 171
附录2新大纲规定的120个常见文言实 177
词集释 177
附录3课本练习多义词集释 195
附录4古今异义词集释 199
附录5古代汉语数的表达 204
(一)文言虚词的特点 206
(二)文言虚词分类简介 206
二、文言虚词 206
(三)《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用 210
法归纳 210
(四)其他常见的32个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213
(五)文言复音虚词 215
(六)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218
(七)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218
评析 218
三、文言句式 220
(一)判断句 220
(三)倒装句 221
(二)被动句 221
(五)疑问句 223
(四)省略句 223
(六)否定句 224
(七)固定结构 224
(八)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226
(九)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227
评析 227
(一)文言读音 228
(二)文言断句 228
四、文言读音、断句和翻译 228
(三)文言翻译 229
(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230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230
评析 230
附录 中学文言文异读字辑录 232
五、分析综合 235
(一)《考试说明》的要求 235
(二)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35
(三)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236
(五)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238
(四)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38
(六)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239
评析 239
六、古代诗歌鉴赏 243
(一)鉴赏古代诗歌必须具备的知识 243
1.诗歌的基本特点 243
2.古代抒情诗的分类及各自特点 244
3.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现实主义和 244
浪漫主义 244
4.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45
(1)表达方式 246
5.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246
(2)表现方法 250
6.古代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251
7.古代诗歌的风格流派 254
(二)古诗词鉴赏的步骤和方法 258
(三)古诗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260
(四)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261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261
评析 261
(一)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65
一、理解 265
1.考点解析 265
《考试说明》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要求 265
第四部分现代文阅读 265
专项阅读能力 265
2.解题技巧归纳 266
(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67
1.考点解析 267
2.解题技巧归纳 267
(三)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269
(四)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269
评析 269
(二)培养分析综合能力的方法 276
1.培养分析能力的方法 276
二、分析综合 276
(一)什么是分析综合 276
2.培养综合能力的方法 278
(三)分析综合应注意的问题 279
(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80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282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283
(八)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284
(七)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84
评析 286
(九)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286
三、鉴赏评价 292
(一)什么是鉴赏评价 292
(二)培养鉴赏评价能力的方法 292
(三)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 293
巧 293
(四)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293
态度 293
析 294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评 294
整体阅读能力 297
一、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 297
(一)高考命题特点 297
(二)高考考查要点 297
(三)学习方法与解题技巧指导 298
(四)高考考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298
评析 298
(二)高考考查要点 303
(一)高考命题特点 303
二、文学作品阅读 303
(三)散文鉴赏摘要 304
(四)小说鉴赏摘要 305
(五)文学作品阅读应注意的问题……… 306
(六)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 306
评析 306
一、基础理论知识 314
(一)主题 314
《考试说明》对“写作”部分的要求 314
第五部分写作 314
(二)材料 317
1.材料、素材、题材 317
2.如何选择材料 317
3.使用材料应注意什么 318
(三)结构 319
(四)语言 322
(五)写作过程 326
1.命好文章的标题 326
2.审题 327
3.要正确立意 329
4.列好提纲 330
5.开头和结尾 332
6.过渡和照应 336
二、常用文体的写作 337
(一)记叙文的写作 337
1.记叙文的特点及分类 337
2.记叙文的线索和顺序 338
3.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338
4.记叙文的写作 341
5.改写、扩写、缩写 343
1.议论文的特点和分类 344
(二)议论文的写作 344
2.论证方法 345
3.议论文的结构 346
4.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技巧 346
5.议论性供材料作文的类型及写作技巧 348
6.常见议论类别的论证角度及其论据集锦 349
(三)说明文的写作 360
1.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和分类 360
2.说明文写作的基本过程 362
1.《考试说明》规定的八种应用文格式 365
(四)应用文的写作 365
2.其他常见的应用文格式 368
三、话题作文的写作 370
(一)话题作文的特点 370
(二)话题作文写作的基本过程 371
(三)话题作文的写作技巧 371
1.怎样审题 371
2.怎样选取角度 372
3.怎样选择文体 373
4.怎样拟题 373
5.怎样写出新意 374
6.怎样写出文采 377
四、考场作文的应试技巧 379
(一)哪些作文可以取得高分 379
(二)高考作文如何取得高分 381
五、高考试题(2000年~2003年)回顾与评析 383
(一)作文命题回顾 383
(二)分析和评价 384
1.命题原则 384
2.命题特点及走向 385
3.高考作文预测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