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篇 1
甄士隐 1
1.《好了歌》是“真事隐”的反面 2
2.“真事隐去”部分是天的设计 4
宝玉 7
1.天生一种意淫 8
2.肯定女儿的灵魂价值 11
3.迷津与家国无望 13
4.参禅正是因为不能割舍 16
5.“空对着”与“终不忘” 19
6.宝玉的局限性 23
7.宝玉的价值 26
黛玉 29
1.黛玉之美是灵魂不可抑制的溢出 29
2.黛玉是太虚幻境的理想 34
3.情是一种力量 36
4.使命面前不可讨价还价 38
5.续书于黛玉命运之偏差影响全局 41
宝钗 46
1.任是无情也动人 46
2.山中高士晶莹雪 52
3.从高处对比黛玉 55
4.钗黛分歧在对现实世界态度的不同选择 58
5.宝钗与黛玉互为参照 60
警幻 66
1.警幻与可卿是一人之两面 66
2.太虚幻境与青埂峰使命不同 70
3.“意淫”是警幻的最高期待 72
4.“迷津”是警幻的有意设计 74
可卿 78
1.情天情海幻情身 78
2.可卿的第四维度 83
晴雯 87
1.与生俱来的高度 87
2.从底层对比黛玉 89
妙玉 93
1.云空未必空 93
2.从左面对比黛玉 98
湘云 101
1.湘云不是唯美主义者 101
2.从右面对比黛玉 104
王熙凤 107
1.“机关算尽”是一种薄命 107
2.凤姐与可卿是互补的 109
元春 113
探春 117
迎春与惜春 120
贾母 123
李纨 126
香菱 129
1.不受命运染污的艺术感悟力 129
2.与卫道士风马牛不相及 132
3.与可卿的比较 135
平儿 141
袭人 144
1.“温柔和顺”反衬“无缘”的悲哀 144
2.与宝玉最核心的关系是精神倾诉 147
3.做不到真正的贤妻良母 149
王夫人 152
1.拆散宝黛的真正推手 152
2.礼教是为恶的通行证 154
3.合理的私利应受保护 157
作品篇 159
用灵魂写的书,须以灵魂去参悟 159
梦境是雪芹真正着意处 163
应自不同的角度去关注作品 169
以命运作主线才能展示价值 174
《红楼梦》的写作是五维的 179
《牡丹亭》对雪芹的影响 184
红楼少年男女的年龄 188
上天给雪芹的并不多 190
次要人物反映宝玉本人的倾向 194
善待才能达到美之本真 200
1.善能使真更触及本质 200
2.“真事隐”的出发点是善待 203
作者篇 205
雪芹的主题是美、善与真 205
雪芹有近乎无限的慈悲心 209
雪芹有令人必须回首的力量 213
雪芹超越了纯粹的唯美主义 217
雪芹如衔石填海的精卫小鸟 221
雪芹以情托起女儿的缺点 224
雪芹于真有殉道般的执著 227
雪芹没有答案,却有坚定的立场 232
珍珠与鱼眼 235
1.女儿之鱼眼化是一种不谐和音 235
2.鱼眼睛的要害是依附兼控制 238
3.避免鱼眼化的根本在于真情 241
4.彻底的真是一种慈悲 244
5.不能涂抹雪芹揭示出的真相 246
善恶与慈悲 250
1.为恶的三个层次 250
2.雪芹的角度是揭露,态度是叹息 252
3.雪芹无一丝一毫报复之心 253
使命与叛逆 256
1.炼石补天多出一块的荒谬 256
2.男人与女儿的使命不同 258
3.雪芹不苛责无使命感的女儿 262
4.补天不是叛逆 266
5.孤单才能体会上天独给自己的使命 271
空空道人与情僧 275
1.“情僧”是雪芹人生之概括 275
2.宗教并非雪芹的目的 278
3.迷津是达到智慧的必须考验 280
结束语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