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科学院农业丰产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1
  • ISBN:16031·155
  • 页数:476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水稻土类型与水稻丰产的关系 8

一、水稻土的生成条件和形成过程 8

(一)水稻土生成的农业气候地带性特征 10

(二)水稻土形成的地域性特征 12

(三)水稻土的起源和熟化过程 16

二、水稻土的分类原则 18

三、水稻土的主要类型和特性 20

(一)泥肉化水稻土 20

(二)乌泥化水稻土 31

(三)蚕沙-鳝血化水稻土 36

四.丰产水稻土的特点和培育措施 50

(一)丰产水稻土的类型及其特点 50

(二)丰产水稻土的培育措施 51

第三章 水稻土的物理性质 54

一.土壤耕性 54

(一)农民对水稻土耕性的认识 55

(二)耕性的一般物理特征及其实质 56

(三)良好耕性的培育途径 60

二.土壤质地 61

(一)对南方水稻土质地分类的初步意见 61

(二)水稻土耕作层的质地特性及影响质地的因子 65

(三)水稻土质地剖面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69

(四)丰产水稻土的质地 76

三.土壤结构 77

(一)土壤结构与肥力的关系 79

(二)土壤微结构与肥力的关系 81

(三)耕作措施和土壤结构的关系 85

第四章 水稻土的粘土矿物组成 94

一.成土母质对水稻土粘土矿物组成的影响 95

(一)砖红壤发育的水稻土 95

(二)酸性母岩风化物和红壤发育的水稻土 97

(三)第四纪红色粘土发育的水稻土 100

(四)紫色土发育的水稻土 101

(五)石灰岩堆积物发育的水稻土 103

(六)长江中下游沉积物发育的水稻土 105

二.水稻土形成过程中粘土矿物的变化 109

(一)水稻土形成过程中粘土矿物组成的变化 109

(二)表层与心土层粘土矿物组成的异同 114

(三)潜育作用对粘土矿物的影响 115

三.水稻土粘土矿物组成的地理分区 117

(一)以高岭类[三水铝石]为主的华南水稻土区 118

(二)以高岭类[云泰、蒙脱类]为主的华中水稻土区 119

(三)以蒙脱类和云泰[高岭类]为主的长江中下游水稻土区 119

(四)以云泰[蒙脱类]为主的华北水稻土区 120

四.水稻土的粘土矿物组成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20

一.水稻土的代换性能 130

(一)水稻土形成过程中代换量的变化 130

第五章 水稻土的吸附特性 130

(二)成土母质对土壤代换量的影响 131

(三)水稻土不同粒级的代换量 133

(四)不同类型水稻土的粘粒部分的代换量 135

(五)有机质对代换吸附能力的影响 139

(六)水稻土的代换量与肥力水平的关系 142

二.代换性盐基组成与盐基饱和度 144

(一)水稻土形成过程对盐基饱和度的影响 144

(二)代换性盐基含量与饱和度 152

(三)水稻土的盐基饱和度与pH值的关系 154

(四)盐基饱和度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57

三.水稻土的缓冲性能 159

四.吸附性能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61

第六章 水稻土的氧化还原状况 163

一.水稻生长过程中土壤的氧化还原状况的动态变化 164

二.水稻土中氧化还原体系的区分 166

(一)氧的作用 166

(二)有机物的作用 168

(三)铁锰的作用 170

三.氧化还原状况对土壤肥力因素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173

(一)氧化还原状况对土壤肥力因素的影响 173

(二)氧化还原状况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176

四.耕作措施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177

(一)深耕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177

(二)施肥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179

(三)密植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181

(四)水浆管理对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 182

五.水稻土中氧化还原状况的控制 185

第七章 水稻土的微生物学特性 188

一.水稻土中微生物的一般特性 188

二.水稻土中微生物的分布和生化活性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191

(一)南方水稻土中各类微生物的分布 191

(二)水稻土中各主耍微生物生理群的数量及生化强度 193

(三)水稻土剖面中微生物的分布 198

三.农业技术措施对水稻土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01

(一)深耕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01

(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03

(三)灌排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205

(四)土垡冻晒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在土壤熟化中的作用 206

四.土壤微生物在水稻丰产中的作用 207

第八章 水稻土的有机质状况 211

一.有机质的剖面分布状况 211

(一)运积物或一般地带性土壤上发育的水稻土 212

(二)沼泽土上发育的水稻土(包括长期全年渍水的水稻土) 213

(三)某些洪积、冲积物上发育的水稻土 214

二.耕作层中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 215

(一)各地区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和氮素的含量 215

(二)影响水稻土中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因子 217

三.腐殖质的质的特征 220

(一)碳氮比的变异 220

(二)腐殖质的组成 224

(三)腐殖质组成的一般特征 228

四.土壤有机质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31

(一)耕作层中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31

(二)丰产水稻土的有机质状况及其改善途径 238

第九章 水稻土中养分供应的特点 240

一.氮的含量及其供应特点 240

(一)水稻土中全氮和水解性氮的含量 241

(二)水稻土中铵态氮的供应特点 244

(三)水稻土中有机质的矿化 246

二.磷的含量及其供应特点 249

(一)南方水稻土中各种形态磷的含量 250

(二)水稻土中有效磷的含量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54

(三)南方水稻土中无机磷存在的形态 260

三.钾、钙、镁的含量及其有效性 261

(一)水稻土中钾、钙、镁的含量 262

(二)水稻土中钾、钙、镁的释放速度 268

第十章 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及其与水稻生长的关系 288

一.施肥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288

(一)土壤中养分的动态变化 288

(二)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301

二.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其与水稻生长的关系 309

(一)施肥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309

(二)施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24

三.集中施肥在经济用肥上的意义 324

(一)秧期施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24

(二)沾秧根施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27

(三)塞根施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330

四.高肥时土壤的养分和谐与水稻倒伏问题 332

(一)土壤养分状况与水稻倒伏的关系 332

(二)营养元素的吸收、平衡与倒伏的关系 335

(三)水稻体内氮化物和糖化物的状况与倒伏的关系 339

五.看土施肥问题的初步讨论 345

第十一章 水稻土的深耕和生土熟化 352

一.深耕(结合施肥)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352

(一)深耕(结合施肥)对土壤紧实度和通气状况的影响 353

(二)深耕(结合施肥)对土壤水热状况的影响 358

(三)土壤性状的变化在确定深耕深度中的意义 365

(一)深耕(结合施肥)对根系伸展和根系吸收能力的影响 366

二.深耕(结合施肥)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366

(二)深耕(结合施肥)对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371

(三)深耕(结合施肥)对产量的影响 374

三.合理深耕问题 377

(一)深耕深度和深耕时间 377

(二)看土深耕 378

四.生土熟化问题 385

(一)冻垡和晒垡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其在生土熟化中的作用 386

(二)精细整地和增施有机肥料 387

(三)连续深耕 389

第十二章 水分管理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其意义 391

一.不同灌溉处理对土壤性状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91

(一)灌溉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92

(二)灌溉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394

(三)灌溉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396

二.烤田对土壤性状的影响及其意义 399

(一)烤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399

(二)烤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03

(三)烤田过程中渗漏水组成的变化 403

(四)烤田与水稻生长发育的关系 405

三.水稻的合理水分管理问题 409

(一)水稻各生育期中适宜的土壤水分状况 410

(二)不同类型水稻土的合理水分管理方式 411

第十三章 土壤肥方水平与合理密植的关系 415

一.看土密植的意义 415

(一)土壤养分含量对水稻单株有效穗和粒数的影响 416

二.土壤肥力水平对水稻单株有效穗和粒数的影响 416

(二)土壤物理性状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418

三.看土密植问题的讨论 420

(一)特肥田的密植 421

(二)高肥田的密植 422

(三)中肥田的密植 422

(四)低肥田的密植 423

四.对几个地区水稻合理密植密度的意见 424

(一)长江老冲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地区 425

(二)太湖湖积物发育的水稻土地区 425

(三)南方山区 425

一.各主要土区水稻土的养分储藏及养分收支状况 426

第十四章 水稻土的养分平衡 426

(一)养分储藏状况 427

(二)养分收支状况 429

二.调节养分平衡的措施 434

(一)轮作在调节养分平衡和加速物质循环上的作用 435

(二)猪厩肥的施用 437

(三)农家肥料的积制与施用 438

(四)化学肥料的施用 443

(五)防止水肥流失,保持土壤中的养分 446

三.绿肥在提高土壤肥力上的作用 447

(一)紫云英和苕子的干物质形成速度 447

(二)几种主耍绿肥的成分及其对养分的吸收速度 448

(三)绿肥对难溶性物质的利用 457

(四)绿肥在调节养分平衡上的作用 460

第十五章 创造肥沃水稻土的途径 463

一.肥沃水稻土的概念和特性 463

(一)肥沃水稻土的概念 463

(二)肥沃水稻土的一般特性 464

(三)肥沃水稻土的区域性特征 466

二.创造肥沃水稻土的基本措施 467

(一)深耕细作是加速土壤熟化的基本措施 467

(二)合理施肥是增加和调节土壤中养分的重耍措施 469

(三)水浆管理是调节土壤肥力因素的主要措施 471

三.低产水稻土的改造 473

四.创造肥沃水稻土的耕作园田化农作制 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