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科 1
疟疾(三十一方) 1
痢疾(三十三方) 8
狂犬病(九方) 14
传染性肝炎(一方) 17
脑炎(一方) 18
大头瘟(一方) 18
百日咳(四方) 18
麻疹(八方) 19
麻风(五方) 21
白喉(一方) 21
肺结核(九方) 23
血吸虫病(六方) 26
黄肿(十三方) 28
蛔虫病(二方) 32
头痛(十九方) 33
腰痛(五方) 37
关节痛(十八方) 38
湿脚气(一方) 43
脚转筋(一方) 43
鹤膝风(二方) 43
瘫痪(二方) 44
癫痫(三方) 45
手足拘挛(一方) 45
高血压(一方) 46
失眠(三方) 46
哮喘(七方) 47
气喘(五方) 49
咳嗽(七方) 51
肺痈(腐败性支气管炎)(三方) 52
吐血(十二方) 54
咯血(三方) 56
便血(十方) 57
衂血(三方) 57
尿血(七方) 59
胃痛(十八方) 61
呕吐腹泻(十二方) 65
呕吐(四方) 67
呃逆(五方) 68
噎膈(三方) 69
黄疸(四方) 70
肿胀(十七方) 71
盗汗(二方) 76
消渴(三方) 76
便秘(二方) 77
脱肛(四方) 77
癃闭(七方) 78
小便多(三方) 79
小便失禁(一方) 80
淋病(六方) 80
砂淋(六方) 81
疝气(二方) 83
睾丸炎(五方) 83
瘿瘤(八方) 84
瘾疹(七方) 86
肠痈(阑尾炎)(三方) 87
解毒急救(九方) 88
二外科 91
疡肿(十四方) 91
溃疡(九方) 94
疗疮(十六方) 96
对口疮(一方) 100
乳痈(十方) 100
臁疮(五方) 102
秃疮(十七方) 104
疥疮(三方) 104
癣疮(八方) 107
漆疮(六方) 109
黄水疮(三方) 110
脓疖(五方) 111
痄腮(七方) 112
丹毒(四方) 113
瘭疽(五方) 114
痔疮(九方) 115
冻疮(十一方) 117
梅毒(五方) 119
蛇头疗(三方) 122
鹅掌风(一方) 123
蜘蛛丹(一方) 123
痧疿(一方) 123
腋臭(一方) 124
瘰疬(十三方) 124
肾囊风(三方) 129
小儿天泡疮(二方) 130
鱼鳞痣(三方) 130
雀斑(一方) 131
跌打损伤(八方) 131
汗斑(三方) 131
外伤出血(十方) 134
汤火伤(十三方) 135
蛇咬伤(九方) 138
蜈蚣咬伤(九方) 139
蜂螫伤(四方) 141
壁虎咬伤(一方) 142
人咬伤(一方) 142
毛虫伤(二方) 142
鸟铳伤(一方) 142
针刺肉内(一方) 143
竹木刺伤(三方) 143
三妇科 144
月经不调(九方) 144
倒经(二方) 146
白带(七方) 146
崩漏(十一方) 148
习惯性流产(二方) 150
妊娠胎动不安(二方) 151
妊娠恶阻(三方) 151
子嗽(一方) 152
妊娠小便难(一方) 152
胎盘不下(三方) 153
孕妇梅毒(一方) 153
闪挫伤胎(一方) 153
产后高热(一方) 154
产后腹痛(四方) 154
产后便秘(二方) 155
产后血晕(六方) 155
产后胞损(二方) 156
子宫脱出(一方) 157
乳头破裂(一方) 157
乳汁缺乏(一方) 157
阴痒(滴虫病)(五方) 157
脐气(五方) 159
四儿科 159
呕乳(四方) 160
呕吐(三方) 160
腹泻(三方) 161
呕泻(三方) 162
腹痛(一方) 162
婴儿夜啼(一方) 162
小儿惊风(六方) 163
高热不退(六方) 164
百日咳(十一二方) 166
肺胀(一方) 166
麻疹(十一方) 169
暑渴尿多(八方) 173
赤游风(一方) 175
疳积(二十五方) 175
蛔虫病(二方) 182
蛲虫病(一方) 183
尿床(四方) 183
脱肛(二方) 184
鹅口疮(五方) 184
龟胸(一方) 186
阴肿(四方) 186
误吞铜铁(一方) 187
五五官科 188
烂眼睑(七方) 188
风火赤眼(六方) 190
雀目(六方) 191
角膜软化症(一方) 192
眼生云翳(五方) 193
眼流泪(一方) 194
麻疹后眼病(二方) 195
倒睫(一方) 195
瞳孔散大(一方) 195
视力减退(一方) 195
眼睛打伤(三方) 196
耳痛(三方) 196
?耳(七方) 197
耳聋(四方) 198
鼻塞(二方) 199
鼻渊(三方) 200
鼻虫蚀(二方) 200
柳须疮(一方) 201
口舌疮(三方) 201
鼻衄(一方) 201
牙痛(十三方) 202
牙疳(八方) 204
牙齿动摇(三方) 206
齿衄(一方) 207
咽喉痛(九方) 207
喉痹(三方) 209
喉蛾(九方) 209
白喉(二方) 211
失音(一方) 212
骨类卡喉(六方)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