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1
1一、绪论 1
中医诊断学发展概要 1
2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3
中医诊断学的特点与原则 4
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5
3二、四诊 6
望诊(一) 6
4望诊(二) 9
5望诊(三) 12
第二周 15
1闻诊 15
2问诊(一) 18
3问诊(二) 20
4切诊(一) 24
5切诊(二) 26
第三周 30
1三、八纲 30
什么叫八纲 30
表证与里证 30
2寒证与热证 32
3虚证与实证 35
4寒热、表里、虚实的关系 37
5阴证与阳证 40
第四周 43
1四、辨证 43
(一)什么是辨证 43
(二)病因辨证 44
六淫 44
2疫疠 46
七情 47
饮食劳逸 48
房室所伤 49
外伤 49
3(三)气血津液辨证 51
气病辨证 51
血病辨证 52
4气血同病辨证 54
5津液病辨证 56
第五周 61
1(四)脏腑辨证 61
心与小肠病辨证 61
2肺与大肠病辨证(一) 66
3肺与大肠病辨证(二) 68
4脾与胃病辨证(一) 72
5脾与胃病辨证(二) 75
第六周 78
1肝与胆病辨证(一) 78
2肝与胆病辨证(二) 81
3肾与膀胱病辨证 85
4脏腑兼证(一) 88
5脏腑兼证(二) 92
第七周 96
1(五)经络辨证 96
十二经脉辨证(一) 96
2十二经脉辨证(二) 98
3奇经八脉辨证 100
4(六)六经辨证 103
太阳病辨证 103
阳明病辨证 104
少阳病辨证 105
5太阴病辨证 106
少阴病辨证 107
厥阴病辨证 108
合病、并病、两感 109
第八周 110
1(七)卫气营血辨证 110
卫分证 110
气分证 111
营分证 111
血分证 112
心包证 112
卫气营血证的传变 112
2(八)三焦辨证 113
上焦病证 113
中焦病证 114
下焦病证 115
三焦病证的传变 115
3五、常见症状的鉴别 116
发热 116
4出汗 119
咳嗽 120
气喘 121
5出血 122
第九周 126
1疼痛 126
2呕吐 131
泄泻 131
便秘 133
3小便不利 133
水肿 134
黄疸 135
4眩晕 136
心悸 137
不寐 137
5抽搐 138
昏迷 139
噎膈 140
积聚 141
臌胀 141
痿躄 142
第十周 143
1六、辨证与病案 143
(一)辨证 143
2(二)病案 145
3七、常见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148
(一)呼吸系统常见病 148
支气管炎 148
4支气管哮喘 151
5支气管扩张 153
第十一周 156
1(二)消化系统常见病 156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156
2慢性胃炎 158
3胆囊炎、胆石症 160
4肝硬化 163
5(三)循环系统常见病 165
高血压病 165
第十二周 169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69
2病毒性心肌炎 172
3(四)泌尿系统常见病 174
慢性肾小球肾炎 174
4泌尿系统结石 177
5(五)造血系统常见病 180
再生障碍性贫血 180
第十三周 183
1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83
2(六)神经系统常见病 185
偏头痛 185
3(七)新陈代谢疾病 188
糖尿病 188
4痛风 191
5(八)内分泌系统常见病 194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94
第十四周 197
1(九)常见传染病 197
病毒性肝炎 197
2肺结核病 199
3(十)癌症 202
肺癌 202
4胃癌 204
5原发性肝癌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