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5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建刚,朱锦堂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488902
  • 页数:462 页
图书介绍: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十五”规划系列教材供高职高专医学、药学专业用:本书介绍了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介绍重要代表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绪论 3

一、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3

目 录 3

二、药物与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4

三、新药的研究过程 4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6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 6

一、药物作用与效应 6

二、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7

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7

四、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7

二、不良反应 8

第二节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8

一、治疗作用 8

第三节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9

一、量效关系相关概念 10

二、强度比较与安全性评价 10

第四节药物作用机制 11

一、药物构效关系 11

二、药物作用方式 12

第五节药物与受体 13

一、受体的特征与分类 13

二、药物与受体结合 15

一、药物跨膜转运 17

第三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17

第一节药物的体内过程 17

二、吸收 19

三、分布 20

四、生物转化 21

五、排泄 22

第二节体内药量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 24

一、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24

二、生物利用度 24

三、房室模型 25

四、分布容积 27

五、药物消除动力学 27

六、血浆药物的稳态浓度 30

第二篇 传出与传入神经系统药理 35

第四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35

一、传出神经系统分类 35

二、传出神经系统递质 36

三、传出神经系统受体 37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 40

五、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分类 41

第五章胆碱受体激动药与胆碱酯酶抑制药 42

第一节胆碱受体激动药 42

第二节胆碱酯酶抑制药 44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44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 46

第一节M受体阻断药 49

一、阿托品类生物碱 49

第六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49

二、阿托品合成代用品 52

第二节N受体阻断药 53

一、N1受体阻断药 53

二、N2受体阻断药 54

第七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58

第一节α受体激动药 58

一、α1、α2受体激动药 58

二、α1受体激动药 60

第二节α、β受体激动药 61

三、α2受体激动药 61

第三节β受体激动药 64

一、β1、β2受体激动药 64

二、β1受体激动药 65

三、β2受体激动药 66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69

第一节α受体阻断药 69

第二节β受体阻断药 71

第九章局部麻醉药 76

一、局部麻醉药概论 76

二、常用局麻药 78

第一节吸入麻醉药 83

第十章全身麻醉药 83

第三篇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83

第二节静脉麻醉药 85

第三节复合麻醉常用药物 87

第十一章镇静催眠药及抗惊厥药 89

第一节苯二氮?类药 89

第二节巴比妥类药 91

第三节其他镇静催眠药 92

第四节抗惊厥药 93

第十二章抗癫痫药 95

第十三章抗帕金森病药和抗老年性痴呆症药 100

第一节抗帕金森病药 101

一、拟多巴胺类药 101

第二节抗老年性痴呆症药 103

二、中枢性抗胆碱药 103

一、胆碱酯酶抑制药 104

二、胆碱受体激动药 105

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 107

第一节抗精神病药 107

一、吩噻嗪类 108

二、丁酰苯类 111

三、硫杂蒽类 111

四、其他类 111

第二节抗躁狂抑郁症药 112

一、抗躁狂症药 112

二、抗抑郁症药 113

第三节抗焦虑药 114

第十五章镇痛药 117

第一节阿片生物碱类 117

第二节人工合成镇痛药 121

第三节其他镇痛药 123

第四节阿片受体阻断药 124

第十六章中枢兴奋药 126

一、主要兴奋大脑皮层的药物 126

二、主要兴奋呼吸中枢的药物 127

三、中枢兴奋药用药注意事项 128

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 130

第一节概述 130

一、水杨酸类 131

第二节非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药 131

二、苯胺类 133

三、吡唑酮类 133

四、其他有机酸类 133

第三节选择性环加氧酶抑制药 135

第四节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应用原则 136

【附】抗痛风药 136

第四篇 心血管系统药理 141

第十八章钙拮抗药 141

一、分类 141

二、药理作用 142

三、临床应用 143

四、常用钙拮抗药 144

一、正常心肌电生理 147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 147

第一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 147

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学机制 149

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及分类 150

一、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机制 150

二、抗心律失常药分类 151

第三节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151

一、Ⅰ类药——钠通道阻滞药 151

二、Ⅱ类药——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55

三、Ⅲ类药——延长APD的药物 155

四、Ⅳ类药——钙拮抗药 156

第四节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药物选用 157

第二十章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160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抑制药 161

一、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ACE)抑制药 161

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药 162

三、抗醛固酮药——螺内酯 162

第二节利尿药 163

第三节β受体阻断药 163

第四节强心苷类 164

第五节血管扩张药 167

第六节其他治疗CHF药 168

一、非苷类正性肌力作用药 168

二、钙拮抗药 169

第一节抗心肌缺血药 171

第二十一章抗心脑缺血药 171

一、硝酸酯类药物 172

二、β受体阻断药 173

三、钙拮抗药 174

四、其他抗心肌缺血药 174

第二节抗脑缺血药 175

一、选择性扩张脑血管的药物 175

二、促进脑代谢、改善脑功能的药物 176

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 177

第二十二章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79

第一节调血脂药 179

一、主要降低TC和LDL的药物 180

二、主要降低TG及VLDL的药物 182

第二节抗氧化药 183

第三节多烯脂肪酸类 185

第四节黏多糖和多糖类 186

第二十三章抗高血压药 188

第一节抗高血压药分类 188

第二节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 189

一、利尿药 189

二、钙拮抗药 190

三、β受体阻断药 191

四、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 192

五、AT1受体阻断药 193

一、中枢性降压药 194

第三节其他抗高血压药物 194

二、α1受体阻断药 195

三、血管平滑肌扩张药 196

四、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滞药 197

五、神经节阻断药 197

六、钾通道开放药 197

七、作用于其他新靶点的药物 198

第四节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199

第五篇 血液系统和内脏器官系统药理 203

第二十四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203

第一节抗凝血药 204

第二节纤维蛋白溶解药 206

一、抑制血小板代谢药 208

第三节抗血小板聚集药 208

二、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药 209

三、凝血酶抑制药 209

四、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药 209

第四节促凝血药 209

一、促进凝血因子功能的药物 210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210

三、促血小板药物 211

第五节抗贫血药 211

第六节造血生长因子 213

第七节血容量扩充剂 214

一、利尿药的作用基础 217

第一节利尿药 217

第二十五章利尿药和脱水药 217

二、常用利尿药 220

第二节脱水药 223

第二十六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226

第一节治疗消化性溃疡药 226

一、抑制胃酸分泌药 227

二、抗酸药 229

三、抗幽门螺杆菌药 230

四、胃黏膜保护药 230

第三节止吐药 232

一、H1受体阻断药 232

第二节助消化药 232

二、多巴胺D2受体阻断药 233

三、5-HT3受体阻断药 233

四、M受体阻断药 234

第四节泻药 234

一、渗透性泻药 234

二、接触性泻药 235

三、润滑性泻药 236

第五节止泻药 236

一、肠蠕动抑制药 236

二、收敛、吸附药 236

二、利胆药 237

一、肝疾病的辅助治疗药 237

三、肠道微生态药 237

第六节治疗肝、胆、胰疾病药物 237

三、治疗胰腺炎药 238

第二十七章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242

第一节平喘药 242

一、支气管扩张药 243

二、抗炎性平喘药 246

三、抗过敏平喘药 247

第二节镇咳药 248

一、中枢性镇咳药 248

第三节祛痰药 249

一、痰液稀释药 249

二、外周性镇咳药 249

二、黏痰溶解药 250

第二十八章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的药物 253

第一节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253

一、神经垂体素类 253

二、麦角生物碱类 255

三、前列腺素类 256

第二节子宫平滑肌抑制药 256

第穴篇 体内活性物质及内分泌系统药理 261

第二十九章组胺和组胺受体阻断药 261

第一节组胺及组胺受体 261

第二节组胺受体阻断药 262

一、H1受体阻断药 263

二、H2受体阻断药 264

第三十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268

第一节糖皮质激素 269

第二节盐皮质激素 273

第三节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 274

一、促皮质素 274

二、皮质激素抑制药 274

第三十一章甲状腺激素类药和抗甲状腺药 277

第一节甲状腺激素 277

第二节抗甲状腺药 279

一、硫脲类 279

二、碘和碘化物 280

四、β受体阻断药 281

三、放射性碘 281

第三十二章胰岛素和降血糖药 283

第一节胰岛素 283

第二节口服降血糖药 285

一、磺酰脲类 285

二、双胍类 286

三、葡萄糖苷酶抑制药 286

四、其他类 287

第三十三章性激素类药和抗生育药 289

第一节性激素类药 289

一、雄激素及同化激素 290

二、雌激素及其类似合成药物 291

【附】 雌激素拮抗药 292

第二节抗生育药 293

三、孕激素类 293

一、避孕药 294

二、抗早孕药 296

第七篇 化学治疗药 301

第三十四章化学治疗药概论 301

第一节常用术语 302

第二节抗菌药作用机制 302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302

四、抑制细菌核酸代谢 303

第三节细菌的耐药性 303

五、抗细菌叶酸代谢 303

三、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303

二、影响细菌胞浆膜通透性 303

一、耐药性产生机制 304

二、避免细菌耐药性的措施 304

第四节抗菌药合理应用原则 304

一、明确诊断,合理选择有效药物 304

二、严格控制预防用药 305

三、合理联合用药 305

四、杜绝不合理用药 305

第三十五章抗生素 307

第一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08

一、青霉素类 308

二、头孢菌素类 311

三、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312

一、第一代大环内酯类 313

第二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313

二、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314

第三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15

第四节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 317

一、四环素类 317

二、氯霉素 318

第五节其他抗生素 319

一、林可霉素类 319

二、万古霉素类 320

三、多黏菌素类 320

第一节喹诺酮类抗菌药 324

第三十六章人工合成抗菌药 324

第二节磺胺类抗菌药 328

第三节其他合成抗菌药 332

第三十七章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335

第一节抗结核病药 335

一、一线抗结核病药 336

二、二线抗结核病药 338

三、抗结核病药应用原则 339

第二节抗麻风病药 340

一、砜类 340

二、其他抗麻风病药 340

第三十八章抗真菌药 342

第三十九章抗病毒药 345

第一节抗疟药 350

第四十章抗寄生虫药 350

一、主要用于控制症状的抗疟药 351

二、主要用于控制复发和传播的抗疟药 352

三、主要用于病因性预防的抗疟药 352

第二节抗阿米巴原虫药 353

一、肠内肠外抗阿米巴药 353

二、肠内抗阿米巴药 354

三、肠外抗阿米巴药 354

第三节抗滴虫药 355

第四节抗血吸虫药 355

第五节抗丝虫药 355

一、驱肠线虫药 356

第六节抗肠蠕虫药 356

二、驱绦虫药 357

第四十一章抗恶性肿瘤药 360

第一节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 361

第二节抗恶性肿瘤药的常见不良反应 362

第三节常用抗恶性肿瘤药 363

第四节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367

第八篇 其他类药 375

第四十二章免疫功能调节药 375

第一节免疫抑制药 375

第二节免疫增强药 377

第四十三章中毒及解毒药 382

第一节金属中毒解毒药 383

第二节氰化物中毒解毒药 384

第三节有机氟农药中毒解毒药 385

【附】 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385

第四十四章抗SARS药 388

第一节概述 388

第二节治疗原则 388

第三节常用药物 389

第九篇 临床药理和合理用药 395

第四十五章治疗药物监测 395

第一节概述 395

第二节治疗药物监测的适应指征 398

一、药物不良反应分类 402

第四十六章药物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402

第一节药物不良反应 402

二、药物不良反应危害 403

三、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 403

四、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404

第二节药源性疾病 405

一、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405

二、重要脏器的药源性疾病 405

第四十七章药物依赖性与药物滥用 408

第一节药物依赖性 408

第二节药物滥用及其危害 409

一、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412

第一节体内的药物相互作用 412

第四十八章药物相互作用 412

二、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418

第二节体外的药物相互作用 419

第四十九章合理用药 421

第一节合理用药原则 421

一、正确选择药物 421

二、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 422

三、充分考虑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 422

第二节特殊人群用药 424

一、老年人用药 424

二、小儿用药 425

四、肝病患者用药 427

三、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427

五、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 428

第五十章处方 429

一、处方的概念及意义 429

二、处方的种类 430

三、处方的结构 430

四、处方书写规则及方法 431

五、处方常用缩写词 433

六、处方分析 433

第五十一章复方制剂 437

【附】常用的复方制剂 438

药名中文索引 443

药名英文索引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