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第一章绪论 1
一、植物寄生线虫和植物线虫病害 1
二、植物线虫的危害及其经济重要性 1
目录 1
三、植物线虫学发展历史 2
四、植物线虫学的任务 5
第一节线虫的形态和体壁 6
一、线虫的形状、大小 6
第二章线虫的形态解剖学 6
二、线虫的体壁 7
三、头部 8
第二节线虫的消化系统 8
一、口 8
二、食道 9
三、肠 11
第三节线虫的生殖系统 11
第四节线虫的神经系统 13
第一节植物寄生线虫的高阶元分类体系简介 14
一、Chitwood(1950)的分类体系 14
第三章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类学 14
二、Maggenti(1991)的分类系统 15
三、植物寄生线虫的目、总科和科的分类系统 16
第二节植物寄生线虫属的鉴定 23
一、虫体的形态结构观察 23
二、雌虫 24
三、雄虫 24
四、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属的形态鉴定检索表 24
第三节植物寄生线虫种的鉴定 36
一、垫刃目(Tylenchida) 38
第四节 农林业生产上重要的线虫属 38
第四节 土壤环境及对线虫的影响 1 59
二、矛线目(Dorylaimida) 74
第四章植物寄生线虫的生物学 80
第一节植物寄生线虫的繁殖 80
一、性细胞 80
二、线虫的繁殖 80
三、线虫的胚胎发育和生长 81
第二节植物寄生线虫的生活史 86
第五章 植物病原线虫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 89
第一节水分、pH、离子对线虫生命活动的影响 89
一、水分对线虫生命活动的影响 89
三、渗透压对线虫的影响 92
二、酸碱度(pH) 92
第二节 氧气和二氧化碳对植物病原线虫的影响及线虫的呼吸 93
一、氧气 93
二、二氧化碳 94
三、线虫的呼吸 95
第三节 温度对植物病原线虫生命活动的影响 99
一、变温的作用 100
二、致死低温 101
三、致死高温 101
第四节线虫的运动和趋性 102
一、线虫的运动 103
二、线虫行为随龄期的变化 104
四、线虫的趋性 105
三、随着对环境的适应虫体行为的变化 105
第五节植物病原线虫的取食、代谢途径和有关酶类 109
一、植物寄生线虫的取食 109
二、线虫的化学组成 112
三、植物线虫的酶类和代谢途径 117
第六章植物线虫的生态学 121
第一节线虫的地理分布和传播 121
一、线虫的起源与地理分布 121
二、线虫的传播 125
第二节生境 131
一、生境类型 132
二、线虫与植物 137
第三节 生物群落与线虫群体变化 142
一、生物群落 142
二、线虫的群体变化 150
一、土壤剖面 159
二、矿质成分 160
三、土壤湿度 161
四、土壤温度 162
五、通气 164
六、阳离子交换 165
七、氧化还原电势 166
八、肥料 166
九、渗透压 167
第五节植物地上部寄生线虫的生态 169
一、滑刃类线虫(Aphelenchoididae) 170
二、茎线虫属(Ditylenchus spp) 174
三、粒线虫属(Anguina) 176
一、植物寄生线虫的寄生性 179
第七章 线虫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 179
第一节植物寄生线虫的寄生性与生理分化 179
二、植物寄生线虫的寄生专化性 182
三、生理小种 184
第二节植物寄生线虫对植物的侵染过程 188
一、侵入前 188
二、侵入 189
三、侵入后 191
第三节 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性 191
一、致病机制 192
二、代谢库 195
三、植物寄生线虫致病性的遗传与变异 200
第四节植物对线虫的抗性 206
一、抗病性的概念和表现 206
二、植物对线虫的抗性和耐性机制 210
三、抗性的遗传和变异 217
四、基因对基因关系 221
五、抗性基因的归类和推导 225
第五节 线虫与其他病原物的相互作用 228
一、线虫与真菌的相互作用 229
二、线虫对细菌病害的影响 232
三、线虫和植物病毒的关系 233
第一节根结线虫病害 243
第八章 农业生产上重要植物线虫病害 243
一、烟草根结线虫病 244
二、柑橘根结线虫病 259
三、黄瓜根结线虫病 270
四、花生根结线虫病 272
第二节胞囊线虫病害 281
一、大豆胞囊线虫病 281
二、燕麦胞囊线虫病(禾谷胞囊线虫病、禾谷根线虫病) 294
一、水稻干尖线虫病(贝西滑刃线虫病) 304
第三节 滑刃线虫病害 304
二、谷子不稔线虫病(紫穗病) 311
三、草莓滑刃线虫病(草莓腋芽线虫病) 316
四、菊花叶线虫病 322
五、松材线虫萎蔫病 326
第四节茎线虫病害 335
一、马铃薯茎线虫(马铃薯块茎腐烂线虫) 335
二、起绒草茎线虫(鳞球茎线虫) 339
第五节 潜根线虫病害 345
一、水稻潜根线虫病 345
二、芋球茎腐烂病 349
第六节粒线虫病害 350
第九章植物线虫病害的防治 360
一、植物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 360
二、植物检疫 360
三、农业技术措施防治 362
四、抗病育种 362
五、物理防治法 363
六、化学防治法 363
七、生物防治 365
第二节 植物病原线虫抗病基因的克隆 367
第十章 植物病原线虫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 367
第一节 植物病原线虫的抗病基因 367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鉴定 368
第十一章 植物和土壤线虫的分离方法 372
第一节分离线虫的常用方法及原理 372
第二节 土壤线虫的各种分离方法 373
第三节 植物材料中线虫的各种分离方法 376
第四节线虫卵的各种分离方法 377
第五节线虫胞囊的各种分离方法 378
第六节线虫的杀死方法 379
第七节线虫的固定方法 380
第八节 常用固定液及配制方法 381
第十二章植物线虫的制片方法 384
第一节 临时玻片的制片方法 384
第二节永久玻片的制片方法 386
第三节植物线虫的染色 389
第四节植物线虫病害组织病理学的石蜡制片方法 393
第五节根结线虫雌虫会阴花纹的制片方法 398
第六节胞囊线虫雌虫阴门锥的制片方法 399
第十三章植物线虫的电子显微镜制样技术 401
第一节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线虫制样技术 401
第二节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线虫制样技术 405
第十四章线虫接种和抗性鉴定技术 414
第一节线虫的接种方法 414
第二节抗病性鉴定技术 419
第三节抗病性评价指标 425
第十五章 问题与展望 429
附录 433
一、国内外出版的线虫学刊物 433
二、国内外出版的线虫学专著 433
三、各国线虫学学会 436
四、常见杀线虫药剂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