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学发展史 近世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2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炯主编
  • 出 版 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5426611
  • 页数:792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近世中国社会的转型与文学转型 1

第一节中国近代历史的双向运动与文化变革 1

第二节百年文学体系的转型 5

第二章启蒙思想家龚自珍、魏源的文学成就 8

第一节龚自珍的文学变革及其影响 8

第二节魏源创作的发展及其意义 16

第三章十九世纪诗风、文风的新变 23

第一节鸦片战争时期的爱国诗潮 23

第二节经世文风的发展 28

第三节近代传播方式与报章文体的形成 31

第四节域外游记 37

第四章传统文学流派的衰变 43

第一节桐城文派的中兴与终结 43

第二节学古诗派的流变与衰微 47

第三节常州词派后劲与四大词人 55

第四节小说创作倾向的变化与流派 61

第五章近代少数民族文学 68

第一节伊湛纳希和蒙古族文学 68

第二节满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诗文 73

第六章二十世纪初的文学界革命 77

第一节 文学界革命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发展过程 77

第二节文学界革命的旗手梁启超 80

第七章诗界革命 88

第一节新派诗与新学诗 88

第二节诗界革命发动时期的创作 93

第三节革命诗潮与柳亚子等南社诗人 97

第八章 文界革命与白话文运动 104

第一节 “新文体”的形成与特征 104

第二节新体散文的扩展 108

第三节 “今言”理论与白话文运动 111

第九章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革 114

第一节小说理论发展和小说翻译热潮 114

第二节政治小说和谴责小说 118

第三节历史小说和短篇小说 124

第四节言情小说和社会小说 128

第十章戏曲改良运动和话剧的肇生 131

第十一章 文学理论与文学观念的转换 138

第一节章太炎的国粹主义文学论 138

第二节王国维的美学思想和纯文学理论 141

第三节张炜与齐鲁乡土小说家 142

第一节五四文学革命的背景与新文学的发端 148

第十二章新文学的发端与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 148

第二节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学观 152

第十三章鲁迅的建树及其意义 161

第一节鲁迅的生平 161

第二节鲁迅小说创作的成就 165

第三节鲁迅杂文和其他创作 174

第四节鲁迅的历史意义 183

第十四章郭沫若与创造社 185

第一节郭沫若的生平 185

第二节郭沫若的新诗 187

第三节郭沫若的历史剧 190

第四节郁达夫等创造社诸作家 194

第十五章 茅盾与文学研究会诸作家 199

第一节茅盾的生平与文学贡献 199

第二节冰心的创作 208

第三节周作人的散文及其他 213

第四节文学研究会其他作家 217

第十六章 闻一多、徐志摩与新月派 223

第一节闻一多的诗 223

第二节徐志摩的诗与散文 227

第三节新月派其他作家 230

第十七章张恨水和通俗小说 235

第一节鸳鸯蝴蝶派的成因和演进 235

第二节张恨水创作的发展和成就 238

第三节其他通俗小说作家 245

第十八章老舍和巴金的文学贡献 257

第一节老舍的生平和创作 257

第二节 巴金的生平和创作 265

第十九章丁玲等女作家的创作 274

第一节五四时期女作家群 274

第二节丁玲的创作 279

第三节张爱玲的创作 286

第二十章左翼文学思潮 291

第一节革命文学运动与左联 291

第二节左翼作家的创作 293

第二十一章 田汉与曹禺等的剧作 303

第一节田汉的剧作 303

第二节曹禺的剧作 306

第三节夏衍等的剧作 311

第二十二章京派和海派 317

第一节沈从文的创作 317

第二节京派其他作家的创作 324

第三节现代派诗 329

第四节海派小说 333

第二十三章艾青和其他诗人 338

第一节冯至的诗 338

第二节艾青的诗 341

第三节臧克家等的诗 344

第二十四章 抗战文艺和人民文艺运动 349

第一节东北作家群的创作 349

第二节七月派的创作 357

第三节抗战戏剧运动和报告文学 365

第四节根据地和解放区的人民文艺 370

第二十五章 当代中国文学的新创与发展 376

第一节当代中国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 376

第二节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分期 378

第三节 台港澳地区当代文学的发展 382

第二十六章 毛泽东、邓小平与当代中国文学 384

第一节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他对文艺的干预 384

第二节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和诗论 390

第三节邓小平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 396

第二十七章新文学理论批评与周扬、胡风 398

第一节新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 398

第二节周扬的理论贡献与局限 401

第三节胡风的理论贡献与悲剧 404

第四节其他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407

第二十八章 当代中国小说的繁衍 413

第一节当代小说的历史地位与文体种类 413

第二节当代小说创作的两大高潮 414

第三节当代小说的多样化 415

第二十九章 当代乡土小说(上) 417

第一节赵树理与三晋乡土小说家 417

第二节柳青与泾渭乡土小说家 421

第三节周立波与三湘乡土小说家 426

第四节孙犁与京冀乡土小说家 430

第三十章 当代乡土小说(下) 436

第一节李凖与中原乡土小说家 436

第二节陈登科与江淮乡土小说家 439

第四节陈残云与岭南乡土小说家 444

第五节高缨与云贵川乡土小说家 446

第六节其他地区乡土小说家 449

第一节草明、雷加等的工矿小说 451

第三十一章 当代都市小说家群 451

第二节刘心武、冯骥才等的都市风情小说 456

第三节蒋子龙等的都市变革小说 461

第三十二章 当代军旅小说家群 467

第一节刘白羽和魏巍 467

第二节杜鹏程、吴强、曲波等 472

第三节徐怀中、黎汝清、王愿坚等 476

第四节新时期军事小说的发展 479

第三十三章 当代历史小说(上) 483

第一节欧阳山、梁斌的近历史小说 483

第二节杨沫、周而复的近历史小说 487

第三节 《小城春秋》和《红岩》等小说 491

第四节其他作家的近历史小说 496

第三十四章 当代历史小说(下) 504

第一节姚雪垠、徐兴业、凌力的历史小说 504

第二节吴因易、二月河等的历史小说 507

第三节 《白门柳》等历史文化小说 509

第三十五章 归来的小说家群 513

第一节王蒙与李国文 513

第二节陆文夫、邓友梅、鲍昌 516

第三节从维熙和张贤亮 519

第四节其他归来的小说家 521

第三十六章知青小说家群 526

第一节叶辛、张抗抗、王安忆等的小说 526

第二节张承志、梁晓声等的小说 529

第三节 “文化寻根”小说与贾平凹 532

第三十七章 当代先锋小说 537

第一节莫言、残雪等的前先锋小说 537

第二节苏童、余华等的先锋小说 539

第三节池莉、方方等的新写实小说 542

第一节茹志鹃、刘真、宗璞、谌容 547

第三十八章 当代女性小说 547

第二节柯岩、叶文玲、温小钰、马瑞芳 551

第三节张洁、戴厚英、铁凝 554

第四节女性作家的“私人化”小说 557

第三十九章 当代少数民族小说 560

第一节李乔、陆地等的小说 560

第二节玛拉沁夫等的小说 566

第四十章 台湾当代小说 571

第一节早期乡土小说与林海音、钟肇政 571

第二节传统派与高阳、琼瑶、古龙 573

第三节现代派与白先勇、陈若曦、七等生 576

第四节 “留学生小说”与聂华苓、於梨华、赵淑侠 579

第五节乡土小说与陈映真、黄春明 582

第六节台湾女性主义小说 586

第七节台湾“后现代”小说 588

第一节徐讦、李辉英等与现实主义小说 590

第四十一章香港当代小说 590

第二节刘以鬯、西西、也斯与现代主义小说 593

第三节梁羽生、金庸等的武侠小说 595

第四节其他作家的小说 597

第四十二章 当代诗歌的发展与建国初诗坛四骏 601

第一节当代中国诗歌的发展 601

第二节郭小川和贺敬之 605

第三节闻捷和李季 611

第四十三章建设时代的其他歌手 615

第一节阮章竞、张志民等华北诗人 615

第二节雁翼、梁上泉等蜀中诗人 618

第三节蔡其矫、严阵、沙白、苗得雨等华东诗人 619

第四节富于乡土风情的诗歌 621

第五节郭风、柯蓝的散文诗 623

第六节民歌手和民歌的收集整理 625

第一节李瑛的诗作 628

第四十四章军旅诗人群 628

第二节公刘、白桦和西南军旅诗人群 632

第三节其他军旅诗人 635

第四节新时期军中诗人 638

第四十五章 归来的诗人群 642

第一节绿原、牛汉等“七月”诗人的新作 642

第二节辛笛、穆旦等“九叶”诗人的新作 645

第三节邵燕祥、流沙河等的诗文 650

第四节 吕剑、梁南、赵恺、昌耀等的诗 654

第四十六章 “知青”诗人群 659

第一节杨牧等“前知青”诗人 659

第二节舒婷等的“朦胧诗” 662

第三节杨炼、欧阳江河与现代史诗 665

第四节新时期的女性诗歌 667

第一节 “新生代”与校园诗歌 669

第四十七章 “新生代”诗人 669

第二节多元探索和“非非主义”理论 672

第三节 “城市生活流”和纯诗 674

第四十八章 当代少数民族诗歌 677

第一节纳·赛音朝克图等蒙古族诗人 677

第二节铁依甫江和维吾尔族诗人 679

第三节晓雪、金哲和其他各族诗人 681

第四节韦其麟、汪承栋与叙事长诗 684

第五节康朗甩等民族民间歌手 686

第六节 《阿诗玛》和《嘎达梅林》的加工整理 687

第四十九章 台湾当代诗歌 690

第一节台湾当代诗歌的生存环境 690

第二节纪弦、余光中等“现代派”诗人 691

第三节林亨泰、文晓村等现实主义诗人 700

第四节 “龙族”等七十年代成长的本土诗人 706

第五节多元走向的“新世代” 709

第一节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诗坛和诗人 712

第五十章香港、澳门的当代诗歌 712

第二节七八十年代香港诗坛的新格局 716

第三节澳门的当代诗歌 722

第五十一章 当代散文作家群 727

第一节杨朔、秦牧的散文 727

第二节吴伯箫、曹靖华等的散文 730

第三节荒煤、冯牧等评论家的散文 735

第四节女性散文家 738

第五节杂文与随笔 741

第五十二章 当代史传文学 743

第一节建国初的史传文学 743

第二节革命回忆录的兴起 745

第三节传记文学的发展 747

第一节建国前期的报告文学 753

第五十三章 当代报告文学 753

第二节新时期的报告文学 758

第五十四章 台港澳的当代散文 767

第一节杨逵、钟理和等的散文 767

第二节台湾的文化散文 774

第三节台湾的情爱散文 776

第四节台湾的杂文 778

第五节江南、桑柔等的传记文学 781

第六节香港、澳门的当代散文 783

第五十五章新中国戏剧的分蘖 785

第一节传统戏剧的改革 785

第二节话剧创作的三次高潮 786

第三节歌剧的新收获 788

第四节电影与电视剧 789

下卷后记 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