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北京的茶馆 1
一、北京茶文化溯源 1
(一)茶的故乡是中国 1
(二)辽金元三朝茶文化概论 3
(三)雅志与逸情——明清茶文化的特征 5
(四)饮茶四要素——茶、水、器、境 6
名茶——灵气所钟 6
名水——天下几多第一泉 7
雅器——哲理之所存 9
清境——返朴归真 11
二、北京茶文化的特征 13
(一)京师茶文化 13
(二)茉莉花茶甲天下 14
(三)四季茶序 16
(四)茶与儒释道三家 18
儒家与茶——砺节、雅志、养廉 18
道家与茶——孕涵无为之道 20
释家与茶——茶禅一境 21
(五)茶与诗书画 22
茶与诗——灵与韵的拥抱 22
茶与画——境与丹青的染和 23
茶与书——一盏清茗潜龙蛇 23
(六)茶与戏 24
茶馆戏院难解难分 24
茶戏同韵亦同缘 25
三、北京历史上茶馆兴盛的原因 26
(一)人口特征决定了茶馆的需求 26
闲人之城 26
单身男子之城 27
文人雅士之城 27
(二)北京茶文化的特征决定了茶馆的需求 28
大众化——各阶层人士均是茶人 28
社会化——以茶为中介进行社交活动 28
(三)舒心换境的要求决定了茶馆的需求 29
需要到职业范围外舒心换境 29
需要到家庭范围外舒心换境 29
四、北京茶馆的类别 31
(一)大茶馆 31
八大轩名满京华 31
天汇轩——京城第一大茶馆 36
(二)二荤铺 37
二荤铺的起因——服务到家 37
龙海轩——教育界的京派议事厅 38
(三)野茶馆 39
安定门外觅茶踪——名泉佳境 39
高梁桥畔一盅茶——临河情趣 40
六铺炕品茗——京风京韵有京茶 40
葡萄园野茶馆——夏日风情 41
麦子店野茶馆——半日逍遥 42
(四)棋茶馆 43
(五)清茶馆 44
清茶清贫清侃 44
由闲人到忙人 45
老北京的社区中心 48
(六)书茶馆 49
不闻丝竹有评书 49
天桥的书茶馆——短打 51
鼓楼的书茶馆——长拳 52
书坛之声——由忠君到爱国 53
(七)佛寺中的茶禅 54
佛门茶客 54
禅境茶境终是人境 55
(八)道观之中的茶寮 56
人间永恒的仙境 56
茶道——长寿之道 56
白云观茶寮——红尘之中有蓬莱 57
东岳庙茶寮——因果与自食其果 57
(九)季节性茶棚 58
荷花市场——什刹海的茶韵风情 58
水心亭品茗——文韬武略 60
(十)公园中的茶社 60
由禁苑到公园——茶文化的新内涵 60
北海双虹榭 62
中山公园来今雨轩 62
紫竹院观鱼堂 63
(十一)茶楼 64
五、茶馆沧桑话新篇 65
第二章 北京的会馆 70
一、会馆的兴衰 70
(一)九州学子聚京城——试馆大兴 70
(二)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商馆林立 72
(三)衙如海官如潮——仕馆难立 73
(四)会馆的终结——历史的必然 75
二、会馆的概况 76
(一)会馆的分布 76
(二)会馆的功效 78
(三)会馆的格局 84
(四)会馆的管理 86
三、会馆的影响 90
(一)九州一统朝京阙 90
(二)不尽乡情滚滚来 91
(三)九州生气恃风雷 93
(四)登高远呼处士横议 95
(五)会馆与北京文化 97
(六)文尚文骚属宣南 98
(七)会馆与学堂 99
(八)会馆与商帮 100
四、著名会馆 103
(一)台湾会馆 103
(二)浏阳会馆 107
(三)南海会馆 109
(四)湖广会馆 111
(五)安徽会馆 114
(六)平遥会馆 118
(七)长春会馆 120
(八)绍兴会馆 121
(九)奉天会馆 123
第三章 北京地区的书院 126
一、书院概况 127
(一)书院的兴起 127
(二)书院与官学、私学的区分 128
(三)书院的类型与等级 130
二、历朝书院综述 136
(一)两宋书院 136
(二)元代书院 138
(三)明代书院 139
(四)清代书院 143
三、书院官学化的趋势 146
四、书院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 149
(一)重学统——祀先贤敬宗师 149
(二)择师选生 150
(三)书院的教学内容 151
(四)书院的教学方式 157
(五)书院的考试制度 159
五、书院的影响 160
(一)真正的高等学府 160
(二)社会的舆论中心 162
(三)书院的藏书事业 163
(四)书院的刻书事业 165
(五)中国书院走向世界 167
朝鲜的书院 168
日本的书院 170
意大利的书院 170
六、改书院为学堂 171
(一)近代教育兴起的大趋势 171
(二)湖南敢为天下先 172
七、北京行政区域内的历朝书院 174
(一)元代 175
太极书院 175
文靖书院 177
谏议书院 178
(二)明代 179
首善书院 180
通惠书院 183
白檀书院 183
(三)清代 184
金台书院 184
潞河书院 185
燕平书院 187
近光书院 188
云峰书院 189
蒙泉书院 189
卓秀书院 189
温阳书院 190
八旗书院 190
教会兴办的书院 191
怀理书院(汇文书院) 191
协和书院 192
(四)北京书院的特征 192
第四章 北京的学堂 195
一、国子监 196
(一)最高学府的风采 196
(二)元代的国子监 200
(三)明代的国子监 201
(四)清代的国子监 202
二、顺天府学 203
附:贡院 207
三、北京大学 210
(一)国子监与北京大学 210
(二)京师大学堂综述 213
(三)灰色首都的老爷学府 215
(四)革新北大——兼容并包 216
(五)新文化运动兴起 218
(六)五四运动爆发 218
(七)最高学府中的赳赳武夫 220
(八)国立大学育国人 222
(九)教育史上的奇迹——西南联合大学 223
附:(1)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 225
(2)校歌(满江红) 227
(3)勉歌 227
(4)凯歌词 227
(十)北大校园——文的神韵道的内涵 227
四、清华大学 234
附:北大与清华 237
五、北京师范大学 243
六、中国大学 244
七、北平大学 246
八、中法大学 250
九、著名中学 251
(一)公立中学 251
北京一中 251
北京二中 252
北京三中 252
北京四中 254
北京五中 255
北京女一中 256
(二)私立中学 256
艺文中学 257
孔德学校 259
大中中学 260
十、教会学校 260
(一)教会大学 262
燕京大学 262
协和医学院 263
辅仁大学 265
(二)教会中学 268
汇文中学 269
育英中学 270
潞河中学 271
辅仁大学附属中学 272
贝满女子中学 273
参考书目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