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导言 1
第一编 市场结构嬗变与商人资本兴替 27
第一章 变迁的诱因:开埠通商与对外贸易 27
一、烟台港开埠通商 28
二、烟台港贸易结构与贸易消长 30
三、青岛港的开放及自由港(地区)制 44
四、青岛港贸易的发展与影响 49
五、龙口港开埠与航运贸易 61
六、威海港的对外贸易 71
七、贸易带来了什么 75
第二章 新旧商路网的兴衰与演变 83
一、陆运商路 83
二、河运商路 102
三、沿海民船贸易航路 120
四、公路修筑与商运 133
第三章 市场结构变化与新市场体系的形成 139
一、传统市场结构的变化 139
二、旧基础融入新因素——产地市场的变化 148
三、单一商品的集中交易地——专业市场 153
四、市场间的桥梁——中转市场 159
五、区域性商品聚散地——集散市场 164
六、内地市场的枢纽——中心市场 172
七、以沿海城市为核心的市场结构体系 177
第四章 商品流通结构的变迁及其意义 180
一、传统经济下的商品流通 180
二、流通条件与环境的改变 186
三、替代结构的形成及其特点 190
四、流通变化的影响与意义 198
一、洋行的阑入及其商贸经营 201
第五章 外国资本的商贸金融经营 201
二、民国时期外资商业的扩张 211
三、外国银行的金融业经营 219
第六章 盐典钱传统商人的衰落与蜕变 225
一、旧式盐商的衰落 226
二、典当业商人的衰落 231
三、传统钱业商人的蜕变 236
第七章 买办之后:新兴行栈商人资本的发展 245
一、主要市场的行栈商人资本 245
1.青岛著名行栈商一览表 250
统计表 250
二、流通领域里的行栈经营 254
2.青岛主要花生贸易行栈一览表 258
3.济南主要花生贸易行栈一览表 258
三、行栈的市场功能与商贸角色 268
四、行栈资本对近代市场经济的影响 275
4.行栈商兴办工业企业简表 283
第八章 商人资本地域分布及商帮构成的变动 286
一、传统商人资本的地域分布格局 286
二、商人资本向开埠城市的移动和集中 291
三、地域分布结构变动的后果 299
四、商帮结构的变化 301
第二编 产业改进与工业化进程 311
第一章 传统手工业结构的嬗变与商品化趋势 311
一、洋货冲击下部分传统手工业的衰落 311
二、手工织布业生产的商品化倾向 317
三、缫丝业与丝织业商品生产的发展 320
5.缫丝工场一览表 324
四、传统结构的变动与新行业的兴起 328
第二章 近代民族机器工矿业的发端 341
一、官办、官督商办工矿企业的创立 341
二、官商合办企业 352
三、商办企业的初兴 354
一、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的开矿设厂活动 366
第三章 清末外国资本的工矿业投资经营 366
二、德华矿务公司的煤矿开采经营 368
三、德国资本的投资设厂活动 373
一、机器纺纱业的兴起与发展 379
第四章 机器纺织印染业的产生与发展 379
二、织布技术的改进及其特点 390
三、机器染厂的兴办与印染技术改进 397
第五章 丝绸业生产的改进 401
一、缫丝业的改进 401
二、丝织业的改进 412
一、机器面粉加工业的进步 421
第六章 农产品加工业的工业化进程 421
6.济南机器磨坊概况表 422
二、手工榨油向机器榨油的过渡 430
7.1934年机器面粉厂统计 430
三、与手工卷烟业并存的机器卷烟业 436
四、蛋粉加工业的兴衰 440
一、火柴工业的勃兴 444
第七章 化工技术的引进与化学工业的兴起 444
8.青岛日资火柴厂概况 446
9.华商火柴厂一览表 448
二、采用新工艺的新式染料工业 452
三、新式烛皂业 457
四、橡胶加工企业的创立 460
五、盐业生产的改进 462
一、对西洋简单机械的最初仿制 468
第八章 机器制造业的起步 468
二、大型轮船机车修造厂的建立 470
三、青岛济南机器制造业的发展 472
四、华丰机器厂与潍县布机制造业 478
五、发展中的困顿 481
小结 市场变迁条件下的工业化特点 484
一、清末农业试验改良机构的设立 495
第一章 改良的倡行者——农业改良机构的设立与发展 495
第三编 农业改进与农业经济变迁 495
二、民国时期的变化与扩充 497
10.山东县立农事试验场一览表 504
三、机构设置的特点 507
一、农作物栽培技术试验 509
第二章 近代农业科学试验的起步 509
二、优良品种的培育 515
三、农业试验改良的意义与影响 523
一、新品种的引进推广 526
第三章 新品种的引进与农业经济变迁 526
二、新品种传播推广的原因和条件 534
三、品种引进与农业经济变迁 541
一、清末农业推广的发端 556
第四章 走进传统农业中的农业推广 556
二、民国时期的进步 559
三、农业推广方法的改进 569
四、农业推广的特点、作用及影响 574
第五章 近代蚕桑业生产的改良 583
一、传统蚕桑业生产状况 583
二、蚕桑改良机构的设立 585
11.乙种学校学生人数与经费统计表 586
三、蚕桑改良的推行 592
四、改良的功效和局限 597
第六章 近代林果业的改良与推广 600
一、清末外国树种的引进与林业改良 600
二、民国前期的林业改良 606
三、果木改良及其影响 611
一、清末民初家畜业状况 616
第七章 家畜业和渔业生产的改良 616
二、畜种改良与防疫技术的采用 617
三、渔业教育和改良机构的创办 621
四、渔轮业及海产品加工业的兴起 624
12.烟台历年增添渔轮统计表 627
五、渔业改良的局限 631
小结 农业改进:迈向现代化的脚步 633
结语 642
征引书目 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