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诊断学基础的内容 1
目录 1
二、诊断内容的分类 2
三、学习目的、要求和方法 2
第一节 发热 3
一、病因 3
第一章 常见症状 3
第一篇 体格检查 3
二、发生机制 4
三、临床表现 4
四、诊断注意事项 7
第二节 头痛 8
一、病因 9
二、发生机制 9
三、临床表现 9
四、诊断注意事项 10
三、临床表现 11
二、发生机制 11
第三节 胸痛 11
一、病因 11
四、诊断注意事项 12
第四节 腹痛 13
一、发生机制 13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 13
三、诊断注意事项 14
第五节 水肿 15
一、发生机制 15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 16
一、病因 18
三、诊断注意事项 18
第六节 咳嗽与咳痰 18
二、发生机制与临床表现 19
三、诊断注意事项 20
第七节 咯血 21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21
二、临床表现 21
三、诊断注意事项 22
第八节 呼吸困难 23
一、病因与发生机制 23
二、临床表现 24
三、诊断注意事项 26
第九节 心悸 26
一、发生机制 26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 26
三、诊断注意事项 27
第十节 发绀 28
一、发生机制 28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 29
一、发生机制 30
第十一节 恶心与呕吐 30
三、诊断注意事项 30
二、病因及临床表现 31
三、诊断注意事项 32
第十二节 呕血 32
一、病因 33
二、临床表现 33
三、诊断注意事项 34
第十三节 腹泻 34
一、病因 34
二、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35
三、伴随症状 36
四、诊断注意事项 36
第十四节 黄疸 37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37
二、病因、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37
三、诊断注意事项 40
第十五节 意识障碍 40
一、病因 40
二、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41
三、诊断注意事项 42
第二章 问诊 44
一、问诊的重要性 44
二、问诊的方法 44
三、问诊的注意事项 44
四、问诊内容 45
第三章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 48
第一节 视诊 48
第二节 触诊 49
一、触诊方法 49
第三节 叩诊 50
一、叩诊方法 50
二、触诊的注意事项 50
二、叩诊的注意事项 51
三、叩诊音 51
第四节 听诊 51
一、听诊方法 51
二、听诊的注意事项 52
第五节 嗅诊 52
三、生命征 54
二、年龄 54
一、性别 54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54
第四章 一般检查 54
四、发育、体型与营养 55
五、意识状态 56
六、面容与表情 57
七、体位与步态 58
第二节 皮肤与黏膜 60
一、颜色 60
三、皮肤弹性 61
四、皮疹 61
二、湿度与出汗 61
五、皮肤脱屑 62
六、皮下出血 62
七、蜘蛛痣 62
八、水肿 63
九、皮下气肿 63
十、皮下结节 63
十一、毛发及指(趾)甲 63
第三节 浅表淋巴结 64
一、检查方法 64
临床意义 65
二、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 65
第五章 头部检查 66
第一节 头颅 66
一、头颅畸形 66
二、头部运动异常 67
三、头发及头皮检查 67
第二节 头部器官 67
一、眼 67
二、耳 69
三、鼻 69
四、口部 71
第六章 颈部检查 74
一、颈部外形与活动 74
二、颈部包块 74
三、颈部血管 74
四、甲状腺 75
五、气管 76
第七章 胸部检查 77
第一节 胸部体表标志 77
一、自然标志 77
二、人为划线 78
第二节 胸壁及胸廓检查 79
一、胸壁 79
二、胸廓 79
三、乳房 81
第三节 肺部检查 81
一、视诊 82
二、触诊 84
三、叩诊 86
四、听诊 89
急性支气管炎 94
主要临床表现 94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 94
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 95
支气管哮喘 95
大叶性肺炎 96
胸腔积液 96
气胸 97
第五节 心脏与血管检查 98
心脏检查 98
一、视诊 99
二、触诊 100
三、叩诊 101
四、听诊 104
心脏病的诊断 120
血管检查 120
一、视诊 120
二、触诊 121
三、听诊 123
四、血压测量 123
第六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 125
临床表现 125
二尖瓣狭窄 125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126
二尖瓣关闭不全 126
主动脉瓣狭窄 127
心包积液 128
心功能不全 129
一、慢性心功能不全 129
二、急性心功能不全 131
第八章 腹部检查 133
第一节 解剖与体表标志 133
一、腹部的范围及体表标志 133
二、腹部分区法 135
第二节 检查技术 136
一、基本要求 136
二、视诊 137
三、听诊 140
四、触诊 141
五、叩诊 150
第九章 肛门、直肠和男性 153
生殖器检查 153
第一节 解剖与生理 153
一、肛门与直肠 154
第二节 检查技术和内容 154
二、男性生殖器 156
第十章 脊柱和四肢检查 158
第一节 解剖与生理 158
第二节 检查技术和内容 159
一、脊柱 159
二、四肢 159
一、嗅神经(Ⅰ) 163
二、视神经(Ⅱ) 163
第一节 颅神经检查 163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检查 163
三、动眼、滑车、展神经 164
(Ⅲ、Ⅳ、Ⅵ) 164
四、三叉神经(Ⅴ) 165
五、面神经(Ⅶ) 165
六、位听神经(Ⅷ) 165
七、舌咽、迷走神经(Ⅸ、Ⅹ) 166
八、副神经(Ⅺ) 166
九、舌下神经(Ⅻ) 166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 166
一、随意运动和肌力 166
三、共济运动 167
二、不随意运动 167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 168
一、浅感觉 168
二、深感觉 168
三、复合感觉……………………(169)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 169
一、浅反射 169
二、深反射 170
三、病理反射 172
五、脑膜刺激征 173
四、阵挛 173
六、拉塞格(Lasegue)征 174
七、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174
第二篇 实验诊断 177
第一章 血液检验 177
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验 177
红细胞检验 178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178
二、网织红细胞计数 180
三、红细胞比容测定 182
四、红细胞平均值 182
六、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183
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183
七、红细胞体积直方图及临床 184
意义 184
白细胞检验 186
一、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 186
计数 186
二、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 191
三、白细胞的直方图及临床意义 191
一、血小板计数 192
二、平均血小板体积 192
血小板检验 192
三、血小板分布宽度和血小板 193
比容 193
四、血小板体积大小分布直方 193
图及临床意义 193
第二节 红细胞沉降率检查 194
第三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195
一、确定有无贫血的试验 196
二、明确溶血存在的试验 196
三、判断溶血部位的试验 196
四、查明溶血原因的试验 196
一、血栓与止血检查的主要项目 198
第四节 止血与凝血障碍检验 198
二、临床应用 199
第二章 骨髓细胞 204
第一节 标本的采取和送检 204
第二节 血细胞的发育规律及形态 205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的步骤 206
第四节 常用的血细胞化学染色 207
一、过氧化物酶染色 208
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208
三、铁染色 208
三、急性失血性贫血 209
一、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09
增生不良性贫血 209
第五节 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 209
二、溶血性贫血 209
一、缺铁性贫血 209
增生性贫血 209
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210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10
白血病 210
一、分类 210
二、急性白血病的血液学特点 212
四、其他血液病 213
三、慢性白血病的血液学特点 213
第三章 尿液检验 215
第一节 标本的收集和保存 215
一、标本的收集 215
二、尿液标本的保存 216
第二节 理学检查 216
一、尿液酸度测定 217
二、尿蛋白质检查 217
第三节 化学检查 217
三、尿中糖的检查 218
四、尿酮体检查 219
五、尿胆红素定性试验 219
六、尿胆原定性试验 219
七、尿中亚硝酸盐还原试验 220
八、隐血试验(血红蛋白定性 220
试验) 220
第四节 尿沉渣检查 220
一、细胞 220
二、管型 222
三、结晶 223
第五节 妊娠诊断试验 224
第四章 粪便检查 226
第一节 标本收集 226
第二节 理学检查 226
一、颜色 226
二、气味 227
三、性状 227
四、寄生虫 227
第三节 显微镜检查 227
第四节 粪便潜血试验 229
第五章 脑脊液和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230
第一节 脑脊液检查 230
一、适应证 230
二、腰穿的主要禁忌证 230
三、标本采集 230
四、理学检查 230
五、化学检查 231
二、理学检查 232
第二节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232
一、浆膜腔穿刺的主要适应证 232
七、细菌学检查 232
六、显微镜检查 232
三、化学检查 233
四、显微镜检查 233
五、细菌学检查 233
第六章 免疫学检查 234
第一节 免疫功能检查 234
一、免疫球蛋白测定 234
五、T淋巴细胞检查 235
四、补体C4测定 235
三、补体C3测定 235
二、轻链与重链检查 235
六、B淋巴细胞检查 236
第二节 自身抗体检查 237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的免疫学检查 240
第四节 常用感染免疫检测 241
第七章 肝脏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244
第一节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244
第二节 胆红素代谢的检查 246
第三节 血清总胆汁酸测定 247
第五节 血清酶学检查 248
第四节 染料摄取与排泄功能检查 248
第七节 肝病检验项目的选择 252
第六节 肝纤维化的检查 252
第八章 肾功能检查 253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 253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253
二、血清尿素测定 254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检查 255
一、浓缩稀释试验 255
四、血清尿酸测定 255
三、血清肌酐测定 255
二、尿液和血浆渗量测定 256
三、酚红排泄试验 257
第三节 其他肾功能检查 257
第四节 肾功能检测的评价和选择 258
第九章 心肌疾病检查 260
第一节 有关心肌蛋白检查 260
第二节 心肌酶学检查 261
第十章 血清脂类和脂蛋白检查 263
一、总胆固醇测定 263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264
二、甘油三酯测定 264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264
五、载脂蛋白AI测定 265
六、载脂蛋白B测定 265
七、脂蛋白(a)测定 265
第十一章 内分泌检查 266
第一节 胰岛功能检查 266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检查 267
第三节 垂体及肾上腺功能检查 268
第四节 性激素测定 270
第一节 血清电解质检查 273
第十二章 其他常用生化检验 273
第二节 血液酸碱度和血气 277
分析 277
第三节 淀粉酶和脂肪酶测定 280
第十三章 肿瘤标志物检测 281
一、癌胚抗原 281
二、甲胎蛋白 281
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281
六、糖链抗原15-3(CA15-3) 282
五、糖链抗原19-9(CA19-9) 282
四、糖链抗原125(CA125) 282
七、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283
八、α-L-岩藻糖苷酶 283
九、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283
与特性 285
一、X线的发现 285
二、X线的产生与特性 285
第一节 X线的发现、产生 285
第一章 总论 285
第三篇 X线诊断 285
第二节 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287
一、自然对比 287
二、人工对比 287
第三节 X线检查方法 288
一、普通检查法 288
二、特殊检查法 288
三、造影检查法 289
四、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 289
二、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 290
一、X线诊断原则 290
第四节 X线影像分析与诊断 290
第五节 X线的防护 291
第六节 X线诊断及影像医学进展 291
第二章 呼吸系统 293
第一节 检查方法 293
一、透视 293
二、摄影 293
三、体层摄影 293
四、支气管造影 293
一、肺部 294
第二节 正常X线表现 294
二、纵隔 295
三、膈 296
四、胸膜 297
五、胸廓 297
第三节 胸部病变的基本X线表现 298
一、支气管阻塞及其后果 298
二、肺部病变 300
三、胸膜病变 302
X线诊断 304
大叶性肺炎 304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 304
支气管肺炎 306
间质性肺炎 307
肺脓肿 307
肺结核 308
肺肿瘤 312
纵隔原发肿瘤 314
二、摄片 316
一、透视 316
第一节 检查方法 316
第三章 循环系统 316
三、造影检查 317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X线 317
表现 317
一、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317
二、心脏、大血管的搏动 320
三、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 320
生理因素 320
X线表现 321
一、心脏及各房室增大 321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病变基本 321
二、主动脉的改变 323
三、肺血管的改变 324
第四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 325
X线诊断 325
风湿性心脏病 325
高血压性心脏病 32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327
心肌病 328
心包炎 328
先天性心脏病 329
第四章 消化系统 334
第一节 胃肠道检查方法 334
一、普通检查 334
二、造影检查 334
第二节 胃肠道正常X线 336
表现 336
一、食管 336
二、胃 337
三、十二指肠 339
四、空肠与回肠 339
五、结肠 340
X线表现 341
一、形态改变 341
第三节 胃肠道病变的基本 341
二、功能改变 343
第四节 胃肠道常见病的 344
X线诊断 344
食管静脉曲张 344
食管癌 344
食管憩室 346
食管异物 346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346
胃、十二指肠溃疡 347
胃癌 348
肠结核 350
结肠癌 351
溃疡性结肠炎 352
第五节 胃肠道常见急腹症 352
胃肠道穿孔 352
肠梗阻 353
肠套叠 354
一、检查方法 355
第六节 胆道疾病的X线诊断 355
二、正常X线表现 356
三、常见病的X线诊断 356
第五章 骨、关节系统 358
第一节 X线检查方法 358
一、普通检查 358
二、特殊检查 358
第二节 骨、关节正常X线表现 359
一、长骨 359
三、脊柱 360
二、四肢关节 360
四、颅骨 361
五、常见解剖变异 362
第三节 骨、关节病变基本 363
X线表现 363
一、骨骼病变基本X线表现 363
二、关节病变基本X线表现 365
第四节 骨、关节疾病X线诊断 366
骨、关节外伤 366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 371
骨、关节结核 372
骨肿瘤 374
第一节 泌尿系统 378
一、检查方法 378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 378
二、正常X线表现 379
三、常见疾病X线表现与诊断 380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382
一、检查方法 382
三、子宫、输卵管疾病的 383
X线诊断 383
二、正常X线表现 383
四、节育器的X线检查 384
第七章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386
第一节 CT装置及发展概况 386
第二节 CT成像基本原理 387
第三节 CT图像特点 387
第四节 CT扫描方法 388
第五节 CT图像分析 388
第六节 CT诊断的临床应用 389
第八章 磁共振成像 390
第一节 MRI的成像基本原理 390
第二节 MRI设备 391
第三节 MRI图像特点 392
第四节 MRI检查技术 393
第五节 MRI分析与诊断 393
第六节 MRI诊断的临床应用 394
第四篇 其他检查 395
第一章 心电图 395
第一节 心电图总论 395
一、心肌细胞的除极、复极和 395
心电耦 395
二、心脏起搏传导系统 396
三、心电向量 397
四、导联 399
五、心电向量图与心电图的关系 402
六、平均心电轴 403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407
一、心电图的测量 407
二、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 408
常范围 408
第三节 心房、心室肥大 414
二、右房肥大 415
一、左房肥大 415
三、双房肥大 416
四、左室肥大 416
五、右室肥大 417
六、双室肥大 417
第四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418
一、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419
二、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419
三、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420
一、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基本图形 423
第五节 心肌梗死 423
二、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价值 424
三、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定位诊断 424
四、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演变及 426
分期 426
五、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心电图改变 427
第六节 心律失常 428
一、心肌的生理特性 428
二、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 429
三、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429
四、期前收缩 430
五、阵发性心动过速与非阵发性心动过速 434
六、扑动与颤动 435
七、逸搏和逸搏性心律(自主 437
性心律) 437
八、心脏传导阻滞 438
九、预激综合征 444
第七节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445
一、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445
二、心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 446
附一 心电图实习报告 447
三、心电图报告 447
附二 心电图波形鉴别诊断 448
第二章 脑电图 451
第一节 脑电图的基本内容 451
一、频率 451
二、波幅 451
三、波形 451
四、位相 453
五、出现方式 453
一、健康成年人(18~60岁) 454
第二节 正常脑电图 454
六、出现部位 454
七、生理反应性 454
二、儿童正常脑波的分期和特点 455
三、小儿正常脑电图诊断标准 456
四、睡眠脑电图 456
第三节 异常脑电图 456
一、成年人的异常脑电图 456
二、成人异常脑电图的诊断标准 457
三、儿童异常脑电图的诊断标准 458
二、脑电图的阅读、分析方法 459
第四节 脑电图的临床应用及分析 459
一、脑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459
第三章 肌电图与诱发电位 461
第一节 肌电图与电诊断 461
一、肌电图 461
二、神经传导 464
三、重复神经电刺激及瞬目反射 465
四、各类疾病的肌电图 466
第二节 诱发电位 468
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临床应用 469
一、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的临床应用 469
三、视觉诱发电位(VEP) 470
的临床应用 470
第四章 肺功能检查 471
第一节 通气功能检查 471
一、肺容积 471
二、通气功能 473
第二节 换气功能检查 476
第三节 小气道功能检查 477
一、超声波的定义及有关物理量 479
二、超声波的物理特性 479
第一节 超声诊断的基础知识 479
第五章 超声检查 479
三、超声诊断原理 481
第二节 超声检查的种类 481
一、A型超声 481
二、B型超声 482
三、M型超声 482
四、D型超声 482
第三节 超声检查的主要用途 483
第四节 人体组织的声学类型 483
一、正常超声心动图 484
第五节 超声心动图 484
二、异常超声心动图 489
第六节 腹部超声检查 497
一、肝脏 497
二、胆道系统 499
三、胰腺 501
四、梗阻性黄疸 502
五、脾脏 502
六、泌尿系统 503
七、妇产科 504
第七节 经颅多普勒 508
一、经颅多普勒超声的技术原理 508
八、其他器官 508
九、介入性超声 508
二、检查方法 509
三、检查结果分析 510
四、临床应用 511
第六章 消化内镜 512
第一节 内镜的种类 512
一、以结构和性能分类 512
一、临床应用 513
第二节 胃镜诊断 513
二、以用于不同部位的分类 513
二、正常胃镜所见 514
三、常见病变 515
第三节 纤维结肠镜诊断 515
一、临床应用 515
二、正常结肠镜所见 516
三、常见病变 516
二、书写病历的基本要求 518
一、病历的重要性 518
第一章 病历书写 518
第五篇 病历书写和诊断思维方法 518
三、病历格式与内容 519
附:病历举例 523
第二章 诊断步骤和思维方法 528
一、确定诊断的步骤 528
二、确定诊断的注意事项 530
三、诊断错误的原因 530
四、诊断内容 531
附录一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532
附录二 临床常用检验正常参考值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