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新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凌绍崇著
  • 出 版 社:北京:民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105065745
  • 页数:2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部研究民族教育的理论专著。作者在对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民族教育的特殊性,对上述三教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一、民族教育在本书中的定义 1

绪论 1

二、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历程 2

三、我国民族教育的辉煌成就 4

四、我国民族教育的客观差距 7

五、我国民族教育的改革创新 9

第一节 特殊的社会历史基础 15

一、我国民族的人口比例 15

第一章 民族教育的三重特殊意义 15

二、我国民族的居住分布 16

三、我国民族的语言状况 17

第二节 特殊的现实基本情况 18

一、办学形式的多样性 18

二、教育基础薄弱的普遍性 19

三、教学用语的复杂性 20

四、师资队伍建设的特殊性 20

五、办学条件的局限性 21

第三节 特殊的客观必然要求 22

一、必须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23

二、必须为提高民族素质而努力 24

三、必须根据当地民族特点进行办学 25

四、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战略 28

第二章 民族普九、三教统筹与科教兴县 30

第一节 加快民族地区“普九”步伐 30

一、目前民族地区“普九”状况 31

二、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32

三、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对策 33

一、三教统筹的涵义 35

第二节 三教统筹,协调发展 35

二、构建三教统筹的运行机制 36

三、“三教统筹”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38

第三节 民族地区科教兴县的个案调查 39

一、民族地区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40

二、探索农科教结合的新路子 42

三、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民族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44

四、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新突破 46

第三章 民族院校的品格和属性 48

第一节 根本任务和工作全程的特殊性 48

二、工作全程的特殊性 49

一、根本任务的特殊性 49

第二节 办学品格的高教性和专业性 51

一、高教性 51

二、专业性 53

第三节 培养目标与内地高校的同一性 55

一、思想境界要高 56

二、专业思想要巩固 57

三、专业知识要较为深广 57

六、技术技能本领要强 58

四、科学文化知识面要博 58

五、身心素质要好 58

第四节 办学理念和教育实践的民族性 59

一、坚持办好民族高等教育的宗旨 59

二、在学校工作中要体现民族团结精神 60

三、民族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61

四、教学上要有针对性 62

五、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62

六、采取多种形式办学 63

第一节 教学改革的成就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65

第四章 民族院校的教改与创新 65

一、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 66

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 66

三、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 67

四、办学效益显著,人才质量优良 67

第二节 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 69

一、学科课程改革 70

二、综合课程改革 71

三、活动课程改革 72

第三节 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开拓创新 73

四、潜在课程改革 73

一、以创新精神推动教学改革 74

二、构建良好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75

三、引入市场机制,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步伐 76

四、培养创新型人才 82

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育人队伍 83

第五章 民族院校的德育与心育 84

第一节 邓小平德育理论与校园精神文明 84

一、邓小平德育思想包含丰富的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理论 85

二、邓小平德育思想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意义 87

三、学习邓小平德育思想,搞好学校精神文明建设 9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92

第二节 “三个代表”与民族院校德育创新 92

二、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94

第三节 民族院校的形势与政策教育 99

一、学科特点 100

二、教学规律 103

三、教改措施 105

第四节 民族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06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民族地区院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106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 109

三、采取措施,搞好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11

第六章 学生素质与民族教育 115

第一节 知识、能力与学生综合素质 115

一、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辨证关系 115

二、打好扎实的基础,不断猎取知识, 118

丰富知识 118

三、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各种能力 119

四、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120

第二节 民族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121

一、社会化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过程 121

二、职业素养教育是大学生的社会化基础 123

三、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化和职业素养教育的措施 125

第三节 心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对民族学生素质的影响 129

一、德育和心育的衔接与配合 129

二、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协调 133

三、讲究各育的科学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34

第四节 构建民族地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 137

一、构建民族地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意义 137

二、少数民族地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的特征 138

三、构建民族地区素质教育运行机制应采取的措施 142

一、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 145

第一节 民族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145

第七章 民族师资队伍建设 145

二、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需要 148

三、优化民族师资队伍的需要 149

第二节 教师素质与民族教育创新 151

一、创新教育主要依靠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151

二、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所具备的素质 152

第三节 加强民族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156

一、采取措施,充实师资队伍 156

二、加强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158

第一节 民族中小学校校长的主要职能 162

第八章 民族中小学校管理 162

一、校长应是教育管理专家 163

二、校长既要管理学校更要领导学校 165

三、校长既要善于管理教学又要善于理财 166

四、校长应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负责 167

第二节 民族学校的战略管理和操作管理 168

一、战略管理与操作管理的涵义 169

二、战略管理与操作管理的共性 170

三、战略管理和操作管理的特殊性 171

一、学校领导行为的重要性 174

第三节 如何提高学校领导行为的有效性 174

二、提高学校领导者的影响力 175

三、正确使用领导方式 176

四、增强学校领导集体的凝聚力 178

五、创造良好的领导情境 178

第四节 领导心理对学校改革发展的影响 179

一、领导心理的因素 180

二、保持领导心理最佳状态 183

第一节 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187

一、教育思想现代化 187

第九章 民族教育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 187

二、办学水平现代化 189

三、师资队伍现代化 190

四、条件装备现代化 191

五、教育管理现代化 193

第二节 民族教育现代化的措施 195

一、积极推进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 195

二、探索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的路子 198

三、努力加快民族教育现代化步伐 199

一、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203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民族教育 203

二、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205

三、民族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206

第四节 民族教育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209

一、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209

二、建立自我制衡机制 210

三、提高师资综合素质 212

四、保护资源增加投资 213

附录:邓小平在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初探 215

主要参考文献 228

后记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