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胡经之 1
第一章小说:一种文化 1
第一节小说中的文化 1
一在“上帝的怒火”背后 1
二走不进的“城堡” 5
第二节文化中的小说 8
一小说在文化中的“位置” 8
二作为文化表征的小说:“虚构文化” 9
第二章美国犹太小说:一个文化样本 12
第一节历史上的犹太人 12
一流浪的犹太人 12
二“犹太人”的界定 19
第二节世界文学中的犹太文学 23
一犹太文学之标识:犹太性 23
二语言的困惑与“张力” 27
三犹太性呈现之方式:写实与意象化 30
第三节美国犹太小说的文化样本意义 35
一作为“社会运动”的美国犹太文学 35
二美国犹太小说:一个文化样本 38
第三章小说生成与文化渊源、文化品性 42
第一节犹太传统:美国犹太小说的文化资源 42
一格托:犹太传统之载体 42
二精神格托与格托精神 44
第二节美国文化:美国犹太小说的生成土壤 47
一寻找“希望之乡” 47
二汇入文化熔炉 48
第三节融合与冲突:美国犹太小说的发生机制 51
一融合作为异质文化接触的一种方式和结果 51
二文化冲突:一种永恒的文化命题 53
一写照文化变迁 56
第四节美国犹太小说的文化品性 56
二呈现多维属性 61
第四章身份变移与文化变迁 67
第一节身份感:文化的标识 67
一犹太人的身份情结 67
二割礼:犹太传统中的身份密码 67
第二节犹太主人公:从再现到“寓言” 72
一传统性的犹太人形象及其生活再现 72
二犹太身份的运用:犹太式寓言 76
第三节“挂起来的人”:犹太身份的淡化与升华 83
一“挂起来的人”与“犹太玩笑” 83
二身份的淡漠:一种走向 90
第四节人物身份演变的文化意义 92
一身份演变的基本轨迹 92
二身份变移的文化意义 93
第一节小说主题对文化母题的联结 98
第五章小说主题与文化母题 98
第二节父与子:一个永恒的故事 100
一《创世记》中的父子之争,以及与犹太经验的贯通 100
二美国犹太小说对“父与子”母题的运用 102
三“父与子”母题:内涵及意义 109
第三节祭祀一救赎:神学、历史与文学 114
一犹太传统中的“祭祀一救赎”思想 114
二“祭祀一救赎”的文学表现 119
三拯救:一种虚妄 125
四“祭祀一救赎”的现代化及形而上化 130
第四节小说主题与文化母题的关系机制 137
一小说主题对文化母题的运用方式 137
二小说主题与文化母题的关系规则 139
第一节反传统:一个犹太传统 144
一向上帝挑战 144
第六章小说批判与“文化背叛” 144
二责问上帝的几个问题 145
三反传统:一个传统的开始 152
第二节小说批判 156
一小说家认知犹太生活的三种方式 156
二逆向认知:一种对传统的联结 161
第三节逆向认知的文化意义 166
一逆向认知与“文化背叛” 166
二逆向认知的效用 167
第七章小说意象与传统经验 169
第一节美国犹太小说中的意象 169
一小说的意象 169
二“战争”作为一种意象 170
一犹太传统中的战争经验 173
第二节传统经验与小说意象之内涵 173
二“战争原理”与小说意象之内涵 177
第三节象征思维与异象手法:小说意象之操作 182
第四节小说意象:符号化的系统 186
一小说意象作为一种符号的解读 186
二小说意象之元表象 187
三小说意象的符号化特征 201
第八章小说技巧与文化融合 205
第一节最需要理解的文学世界主义者 205
第二节小说的叙事模式 208
一流浪汉模式 208
二精神流浪汉模式 211
第三节小说的叙述视角 213
一单一视角 213
二复合视角 215
三视角网 218
一人物本体:心态与性格 219
第四节小说人物 219
二人物关系:自身与替身 224
第五节小说技巧中的文化融合 228
第九章小说意味与文化超越 230
第一节小说中的意味 230
第二节小说意味的若干指向及特点 231
一 自由意识 231
二两性意识 236
三生命意识 241
四小说意味的哲学化倾向及文化意义 247
第三节文化超越的文学效用 248
一诺贝尔文学奖现象 248
二从文化认同到文学接受 248
第十章小说观念与文化精神 256
第一节小说观念 256
一文本分析与观念分析 256
二贝娄的小说观念 258
三小说观念在美国犹太文学中的若干印证 264
四小说观念在文学演进中的贯通实现 269
第二节小说与文化的关系机制 271
一机制的涵义 271
二文学与文化全息说 273
第三节小说观念与文化精神的联结 280
一小说观念对文化精神的遵循 280
二小说文本对文化本源内涵的呈现与超越 285
第十一章走向文化诗学 292
第一节小说的文化价值 292
第二节走向文化诗学 299
一文化,诗学,文化诗学 299
二文化诗学:一种“实践” 301
三文化诗学的理念与追求 303
主要参考文献 312
后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