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章 河南小麦生产和科技发展概况 1
第一节 河南小麦的栽培历史 1
第二节 河南小麦生产的发展 3
第三节 河南小麦科技的发展 9
第二章 麦田生态系统与生态因子分析 16
第一节 麦田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7
第二节 小麦与光因子的生态关系 19
第三节 小麦与温度因子的生态关系 23
第四节 小麦与大气因子的生态关系 31
第五节 小麦与水分因子的生态关系 33
第六节 小麦与土壤因子的生态关系 37
第七节 小麦与营养因子的生态关系 46
第八节 小麦与生物因子的生态关系 48
第九节 生态条件与小麦生育特点 49
第三章 河南小麦生态类型区 52
第一节 小麦生态类型区划分的意义和依据 52
第二节 小麦生态类型区 53
第四章 小麦生长发育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78
第一节 根系生长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78
第二节 茎秆生长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94
第三节 叶片生长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107
第四节 分蘖成穗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115
第五节 小麦幼穗分化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128
第六节 子粒形成和灌浆及其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140
第五章 产量构成因素和群体结构 150
第一节 产量构成因素及其制约关系 150
第二节 群体与个体动态结构指标 165
第六章 小麦的土壤生态条件与合理施肥 187
第一节 小麦的土壤生态条件 187
第二节 麦田土壤的氮素状况与小麦生态反应 191
第三节 麦田土壤的磷素状况与小麦生态反应 194
第四节 麦田土壤的钾素状况与小麦生态反应 197
第五节 土壤物理性状与小麦生态反应 199
第六节 小麦对养分的需要 200
第七节 施肥措施对小麦生态的影响 206
第八节 小麦生态与施肥技术指标化 212
第七章 小麦的水分生态条件与合理灌水 218
第一节 小麦生态条件与需水量 218
第二节 小麦的需水特点与生态条件的关系 225
第三节 不同生育时期的适宜土壤水分指标 230
第四节 小麦的水分生理指标 234
第五节 灌水时期与灌溉制度 239
第六节 小麦的节水灌溉 242
第七节 灌水新技术的应用 248
第八节 麦田排水防渍 253
第八章 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苗情表现 256
第一节 苗情诊断的原则和依据 257
第二节 不同生育时期的形态诊断指标 258
第三节 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理诊断指标 272
第九章 小麦生产成本构成及技术经济效果评价 299
第一节 小麦生产成本研究的特点 299
第二节 小麦生产成本构成分析 300
第三节 小麦生产技术经济效果评价的特点和意义 303
第四节 提高小麦生产技术经济效果的途径 308
第十章 河南省不同生态类型麦区栽培技术(上) 311
第一节 豫东北低洼盐碱生态类型麦区 311
第二节 豫东北风沙干旱生态类型麦区 320
第三节 沿河平原灌溉生态类型麦区 328
第四节 沿黄灌溉稻茬生态类型麦区 345
第五节 东部冲积平原潮土生态类型麦区 356
第十一章 河南省不同生态类型麦区栽培技术(下) 365
第一节 豫中南、西南砂礓黑土生态类型麦区 365
第二节 豫南多湿稻茬生态类型麦区 374
第三节 西部丘陵旱作生态类型麦区 383
第四节 豫西南岗坡丘陵生态类型麦区 395
第五节 西部山地生态类型麦区 403
第十二章 河南小麦品种的生态类型及其合理利用 410
第一节 河南小麦品种的演变 410
第二节 河南小麦品种生态特性 414
第三节 河南小麦品种的合理利用 418
第十三章 小麦子粒品质及其提高途径 421
第一节 小麦子粒品质的概念 421
第二节 河南小麦品种子粒品质状况 424
第三节 提高小麦子粒品质的途径 430
第十四章 河南小麦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439
第一节 小麦锈病 439
第二节 小麦黑穗病 449
第三节 小麦病毒病 456
第四节 小麦其它病害 464
第十五章 河南小麦主要害虫及其防治 477
第一节 地下害虫 478
第二节 麦蚜 493
第三节 麦蜘蛛 498
第四节 粘虫 500
第五节 小麦吸浆虫 506
第十六章 河南麦田杂草 513
第一节 麦田杂草的概述 513
第二节 河南麦田主要杂草简介 516
第三节 河南麦田杂草防除 550
第十七章 小麦的收获储存与转化 553
第一节 小麦的收获 553
第二节 小麦的储存 558
第三节 小麦的转化途径 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