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临床检验图谱》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覃西,钱士匀主编
  • 出 版 社:海口:海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6458883
  • 页数:16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前列腺液 1

图1-1 正常卵磷脂小体 2

图1-2 卵磷脂小体成线或成堆排列 4

图1-3 毛滴虫 5

图1-4 真菌 6

图1-5 白细胞内、外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7

图1-6、7前列腺液内球菌 8

图1-8 白细胞吞噬细菌 8

图1-10 白细胞吞噬精子(或精子穿入白细胞)(leucocytes pseudomonas spermatozoa) 9

图1-11 线索细胞 10

图1-12 纤毛菌 11

图1-13 白细胞 12

图1-14 脓细胞 13

图1-15 白细胞吞噬 14

图1-16 闪光细胞 15

图1-20 前列腺颗粒细胞 16

图1-19 结晶体 16

图1-17 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中各种成分变化 16

图1-18 白细胞空泡变性 16

图1-21 前列腺上皮细胞 17

图1-22 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18

图1-23 巨噬细胞 18

第二章 精液 20

图2-1 正常精子 20

图2-2 精子头部畸形 21

图2-3 精子形态畸形 22

图2-4 精子头尾折角 22

图2-5 双尾畸形 23

图2-6 精子尾部卷曲 23

图2-7 尾部缺失精子 24

图2-8 精子顶体畸形 24

图2-9 精子体、尾部支原体感染 25

图3-1 宫颈粘液典型结晶 27

第三章 宫颈、阴道分泌物宫颈粘液结晶(未染色片) 27

图3-2 宫颈粘液非典型结晶 28

图3-3 宫颈粘液非典型结晶,椭圆体,精子 29

图3-4 宫颈粘液盐结晶与混合结晶 29

图3-5 性交后试验 30

图3-6 精子与宫颈粘液相合试验 31

图3-7 精子与宫颈粘液相合试验(凝固后标本)宫颈、阴道分泌物涂片 32

图3-8 鳞状上皮细胞 32

图3-9 柱状上皮细胞 33

图3-10 移行上皮细胞 34

图3-11 纤毛柱状上皮细胞 34

图3-12 白细胞 35

图3 13 红细胞 36

图3-14 脓细胞 37

图3-15 白细胞毒性变化 37

三、革兰阴性杆菌部分 38

图3-16 闪光细胞 38

图3-17 阴道杆菌 39

图3-18 线索细胞 39

图3-19 链球菌 40

图3-20 球菌 41

图3-21 杆菌 42

图3-22 双球菌 43

图3-23 沙眼衣原体 45

图3-24 孢子 46

图3-25 芽生孢子 47

图3-26 假菌丝 49

图3-27 纤毛菌 50

图3-28 阴道滴虫 51

第四章 寄生虫 53

医学原虫 53

图4-1 溶组织内阿米巴 53

图4-2 哈门氏内阿米巴包囊 53

图4-3 结肠内阿米巴 54

图4-4 微小内蜒阿米巴包囊 54

图4-5 布氏嗜碘阿米巴包囊 55

图4-6 杜氏利氏曼原虫 55

图4-8 阴道毛滴虫 56

图4-9 人毛滴虫 56

图4-7 蓝氏贾第鞭毛虫 56

图4-10 间日疟原虫 57

图4-11 恶性疟原虫 58

图4-12 三日疟原虫裂殖体 58

图4-13 刚地弓形虫 59

图4-14 等孢子虫 60

图4-15 结肠小袋纤毛虫包书 60

图4-16 华支睾吸虫(肝吸虫)卵 60

图4-19 日本裂体吸虫(日本血吸虫)卵 61

二 医学蠕虫 61

图4-18 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卵 61

图4-17 布氏姜片吸虫(姜片吸虫)卵 61

图4-20 带绦虫卵 62

图4-21 微小膜壳绦虫卵 62

图4-22 缩小膜壳绦虫卵 62

图4-25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卵 63

图4-23 似蚓蛔线虫(蛔虫)卵 63

图4-24 毛首鞭形线虫(鞭虫)卵 63

图4-26 钩虫卵 64

图4-27 马来布鲁线虫(马来丝虫)微丝蚴 65

图4-28 班氏吴策线虫(班氏丝虫)微丝蚴 65

第五章 尿液 67

图5-1 均一性血尿 67

图5-2 非均一性血尿(变形型或多形型) 70

图5-3 白细胞 70

图5-4 脓细胞 71

图5-5 吞噬细胞 71

图5-6 闪光细胞 72

图5-7 鳞状上皮细胞 72

图5-8 复粒细胞 72

图5-9 小圆上皮细胞、白细胞 73

图5-12 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 74

图5-10 移形上皮细 74

图5-11 线索细胞 74

图5-13 红细胞管 75

图5-14 白细胞管 76

图5-15 细颗粒管型 76

图5-16 粗颗粒管型 77

图5-17 类圆柱体 77

图5-18 混合管型 78

图5-19 透明管型 79

图5-20 蜡样管型 79

图5-21 脂肪管型 80

图5-22 肾功能不全管型 80

图5-23 人毛滴虫 81

图5-24 菌尿症 81

图5-25 芽生孢子 81

图5-26、27 真菌 82

图5-30 尿中含铁血黄素 83

图5-29 脂肪滴 83

图5-28 粘液丝 83

图5-31 草酸钙结晶 84

图5-32 尿酸结晶 84

图5-33 磷酸铵镁结晶 84

图5-34 酪氨酸结晶 85

图5-35 磷酸盐结晶与管型 85

图5-36 颗粒管型与结晶 85

第六章 血液、骨髓细胞 87

一、血液非细胞成份 87

图6-1 脂质微粒 87

图6-2 斑块 88

图6-3 结晶体 91

图6-4 血液垃圾 91

图6-6 球形红细胞 92

二、血液中常见细胞 92

图6-5 正常红细胞 92

图6-7 靶形红细胞 93

图6-8 皱缩红细胞 93

图6-9 柠檬状红细胞 94

图6-10 缗钱状红细胞 94

图6-11 红细胞聚集 95

图6-12 正常血小板 96

图6-13 大血小板 96

图6-14、15 血小板活化、粘附、聚集 99

图6-16A、B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 100

图6-16C 嗜酸性杆状核粒细胞 100

图6-16D 变形白细胞与红细胞 100

图6-16E、F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101

图6-16G 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 101

图6-16H 嗜碱性分叶核粒细胞 101

图6-17 白细胞聚集 102

图6-18A、B中性粒细胞墨汁吞噬试验 102

图6-18C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103

图6-19 单核细胞 103

图6-20 单核细胞墨汁吞噬试验 104

图6-21 小淋巴细胞 105

图6-22 大淋巴细胞 105

图6-23 红斑狼疮细胞 106

三、常见骨髓细胞及病理性骨髓象 107

图6-24 原始红细胞 107

图6-25 早幼红细胞 108

图6-26 中幼红细胞 108

图6-27 晚幼红细胞 109

图6-28 网织红细胞 109

图6-29 原始粒细胞 110

图6-30 早幼粒细胞 111

图6-31A、B、C 中性中幼粒细胞 111

图6-32A、B 中性晚幼粒细胞 112

图6-31D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 112

图6-31E 嗜碱性中幼粒细胞 112

图6-33 原始淋巴细胞 113

图6-32C 嗜酸性晚幼粒细胞 113

图6-32D 嗜碱性晚幼粒细胞 113

图6-35 原始单核细胞 114

图6-36 幼稚单核细胞 114

图6-34 幼稚淋巴细胞 114

图6-37 原始浆细胞 115

图6-38 幼稚浆细胞 115

图6-39 浆细胞 116

图6-40 原始巨核细胞 116

图6-41 幼稚巨核细胞 117

图6-42 颗粒型巨核细胞 117

图6-43 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 118

图6-44 裸核型巨核细胞 118

图6-46破骨细胞 119

图6-45E、F 吞噬型网状细胞 119

图6-45A、B、C、D网状细胞 119

图6-48 血管内皮细胞 120

图6-49 骨髓增生极度活跃 120

图6-47 尼-曼匹克氏细胞 120

图6-50 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121

图6-51 骨髓增生活跃 121

图6-52 骨髓增生减低 121

图6-53 骨髓增生极度减低 122

图6-54 缺铁性贫血 122

图6-55 巨幼细胞性贫血 123

图6-56 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124

图6-57 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125

图6-58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125

图6-59 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126

图6-60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127

图6-61 红白血病 127

图6-62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28

图6-63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29

图6-64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29

图6-65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130

图6-6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131

图6-67 浆细胞白血病 131

图6-68 多发性骨髓瘤 132

图6-69 多毛细胞白血病 133

图6-70 骨髓转移癌细胞 134

第七章 临床常见微生物 135

一、革兰阳性球菌部分 135

图7-1 金黄色葡萄球菌 135

图7-2 化脓性链球菌 136

图7-3 无乳链球菌 136

图7-5 脑膜炎奈瑟茵 137

图7-6 淋病奈瑟氏菌 137

图7-4 肺炎链球茵 137

二、革兰阴性球菌部分 137

图7-7 大肠埃希菌属 138

图7-8 鼠伤寒沙门菌 139

图7-9 鲍氏志贺茵 140

图7-10 肺炎克雷伯菌 140

图7-11 粘质沙雷菌 140

图7-12 产碱普罗威登斯菌 141

图7-14 霍乱弧菌 142

图7-13 奇异变形杆菌 142

图7-15 温和气单胞菌 143

图7-16 假鼻疽假单胞菌 143

图7-17 铜绿假单胞菌 143

四、革兰阳性杆菌部分 144

图7-18 产气荚膜芽胞梭菌 144

图7-19 炭疽芽胞杆菌 144

图7-20 枯草芽胞杆菌 144

图7-21 破伤风芽胞梭菌 145

五、真菌部分 146

图7-22 白色念珠菌 146

图7-23 新型隐球菌 147

图7-24 常用Fontana镀银染色法,钩体染成棕褐色。菌体两端弯曲成钩状。 147

图7-25 梅毒螺旋体 147

图7-26A 奋森氏螺旋体 147

图7-26B 奋森氏螺旋体(口腔溃肠部标本) 147

第八章 常见脱落细胞 148

一、女性生殖器脱落细胞学 148

图8-1 鳞癌(鳞状细胞癌) 148

?-2 Ⅱ级增生 148

二、肺部脱落细胞学 149

图8-3 分化较好的鳞癌(最常见) 149

图8-4 未分化癌(较常见) 149

图8-5 腺癌(极少见) 150

图8-6 鳞状细胞癌(极少见) 151

三 、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 152

图8-7 腺癌 152

图8-8 鳞癌 152

图8-9 未分化癌 153

图8-10 恶性淋巴瘤(非何杰金淋巴癌) 153

四、消化道脱落细胞学 154

图8-11 鳞状细胞癌(分化较好) 154

图8-12 鳞状细胞癌(分化较差) 154

图8-13 腺癌 155

五、泌尿道脱落细胞学 156

图8-14 移行细胞癌 156

六、乳头溢液脱落细胞学 156

图8-15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156

图8-16 乳腺导管内癌(腺癌) 157

参考文献 158

出版说明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