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第一章 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3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4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5
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5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7
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 9
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9
第二节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 10
第四章 实践 认识 真理 15
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 15
第二节 认识和真理 18
第五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21
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21
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22
第三节 阶级 国家 革命 24
第二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43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研究对象 43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43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4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46
第一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46
第二节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47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48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 54
第一节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54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62
第三节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65
第一节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67
第四章 资本的运行 67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 70
第五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71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71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72
第三篇 邓小平理论 85
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85
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 85
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 87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 90
第一节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0
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91
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 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9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94
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7
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97
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99
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102
第四节 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10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10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1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13
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115
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 117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1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 11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0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 122
第五节 “一国两制”、统一祖国 123
第四篇 形势与政策 143
第一章 国内重要思想专题 143
第二章 国际组织 153
第三章 热点问题提示 156
第五篇 人文与科技 161
第一章 历史常识 161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史 161
第二节 中国近代史 165
第三节 中国现代史 168
第四节 中共党史 170
第五节 世界史 172
第一节 中国文学常识 175
第二章 文学常识 175
第二节 外国文学常识 182
第三章 科学常识 186
第一节 自然科学常识 186
第二节 20世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 189
第三节 科技丰碑人物 192
第四节 科普辞条 194
第四章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195
第一节 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95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 197
第一章 宪法 209
第一节 宪法基本理论 209
第六篇 法律 209
第二节 国家性质 210
第三节 经济制度 212
第四节 国家形式 212
第五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14
第六节 国家机构 214
第二章 行政法 219
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219
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220
第三节 行政行为概述 221
第四节 抽象行政行为 225
第五节 具体行政行为 226
第六节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 234
第七节 行政程序 235
第八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 236
第九节 行政赔偿 237
第十节 行政复议 241
第十一节 行政诉讼 244
第三章 经济法 250
第一节 经济法总论 250
第二节 经济法主体 252
第三节 市场管理法 254
第四节 宏观调控法 257
第五节 社会保障法 260
第四章 民法 262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262
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262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 264
第四节 物权与所有权 265
第五节 债权 266
第六节 知识产权 269
第七节 人身权 270
第八节 财产继承权 271
第九节 民事责任 272
第十节 诉讼时效 273
第七篇 行政管理 297
第一章 政府职能及其转变 297
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涵义和作用 297
第二节 政府职能体系 298
第三节 政府职能转变 300
第二章 中国政府机构及其改革 302
第一节 政府机构概述 302
第二节 政府机构设置的原则 303
第三节 政府机构改革 304
第四节 现行各级人民政府的架构 305
第三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 308
第一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及其特色 308
第二节 完善公务员制度,建立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公务员队伍 309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 311
第四章 行政领导 319
第一节 行政领导体制 319
第二节 行政领导及其职务升降与任免 321
第一节 行政决策 325
第五章 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与协调 325
第二节 行政执行 326
第三节 行政协调 327
第四节 行政监督 329
第八篇 公文写作与处理 347
第一章 写作基础知识 347
第一节 主题与材料 347
第二节 结构、表达方式与语言 348
第三节 常用基本文体写作方法 350
第二节 公文的种类 352
第一节 公文的特点与功能 352
第二章 公文概述 352
第三节 公文的文体与结构 354
第四节 公文的格式与稿本 355
第三章 公文写作要则 359
第一节 公文写作基本要求 359
第二节 行文规则 360
第三节 公文写作的语言运用 361
第四节 公文写作程序 366
第四章 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 368
第一节 规范性公文的撰写 368
第二节 决定、决议、通知、通报、批复、通告的撰写 370
第三节 请示、报告的撰写 374
第四节 函、会议纪要的撰写 377
第五章 公文处理 379
第一节 概述 379
第二节 收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380
第三节 发文处理程序与方法 384
第四节 办毕公文的处置 386
全真模拟试卷 396
《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一) 396
《公共基础知识》全真模拟试卷(二) 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