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第一篇 农作学原理 3
第一章 农作学概述 3
第一节 农作学与农作制度 3
一、农作学的概念及内涵 3
二、农作制度的概念及内涵 4
第二节 农作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对象 5
一、农作学的性质 6
二、农作学的任务 7
三、农作学研究对象 9
第三节 农作学的形成与发展 10
一、农作学的起始 10
二、农作学的形成 11
三、农作学在我国的发展 12
主要参考文献 14
第二章 农作制度理论 16
第一节 植物生活要素及其调控 16
一、植物生活要素的概念及其分类 16
二、植物生活要素的基本学说 17
三、植物生活要素调控与农作制度发展 22
第二节 农业资源生产潜力及其增进 23
一、生产潜力的概念与层次 24
二、农业资源生产潜力的研究方法 26
三、农业资源生产潜力的增进 31
第三节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及其管理 32
一、农业生态系统理论与“三大车间”学说 32
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35
三、农业技术经济理论 37
四、农业地域资源优势与利用 39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 40
主要参考文献 41
第三章 农业资源与资源生产力 42
第一节 农业资源的特性及合理利用 42
一、农业资源的类型 42
二、农业资源的特性 44
三、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 46
第二节 我国农业资源状况 52
一、土地资源 53
二、气候资源 54
三、水资源 55
四、生物资源 57
五、社会资源状况 58
第三节 我国农业资源生产潜力 59
一、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作物生产潜力 60
二、我国不同区域耕地生产潜力 63
三、我国不同区域耕地资源最大可能粮食潜在产量 65
四、我国土地资源承载力 67
第四节 农业资源生产潜力的开发 70
主要参考文献 72
第二篇 农田种植制度 75
第四章 作物布局 75
第一节 作物布局的内涵、原则与设计 75
一、作物布局的意义 75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76
三、作物布局设计 79
第二节 作物生态适应性 81
一、作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82
二、作物对光的适应性 87
三、作物对水分的适应性 90
四、作物对土肥的适应性 94
五、作物对地貌的适应性 96
第三节 我国的作物布局 97
一、粮食作物布局 97
二、经济作物布局 98
三、园艺作物布局 99
四、饲料绿肥作物布局 101
第四节 农业结构调整 103
一、结构的层次及其调整 103
二、种植业结构及其调整 106
三、农牧结合的种植制度 107
第五节 作物布局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研究方法 110
一、作物布局研究方法 110
二、种植业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方法 113
主要参考文献 116
第五章 种植模式 117
第一节 种植模式的类型与土地利用 117
一、种植模式的类型 117
二、种植模式与土地利用 121
第二节 复种 123
一、复种的意义与发展 123
二、复种效益原理 129
三、复种的基本条件 136
四、发展复种的基本技术 140
五、我国复种的主要类型与方式 142
第三节 间混套作 145
一、间混套作的意义与动向 146
二、间混套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150
三、间混套作技术要点 162
四、我国间套作的主要类型与方式 167
第四节 种植模式的研究方法 174
一、复种研究方法 174
二、间套作研究方法 177
三、种植模式效益评价方法 179
主要参考文献 181
第六章 种植体制 182
第一节 轮作与换茬 182
一、轮作换茬的概念 182
二、轮作的作用及在现代化农业中的地位 183
三、轮作的主要类型与形式 186
四、作物的茬口特性及其在轮作中的应用 188
第二节 连作 191
一、连作的概念与意义 191
二、不同作物对连作的反应 192
三、连作的弊端与消除途径及连作应用 193
四、连作的类型与模式 195
第三节 种植体制的建立 196
一、轮作万案的设计原则 197
二、轮作方案的效益评价 198
三、轮作方案的优化设计 201
主要参考文献 203
第三篇 农田养护制度 207
第七章 养地制度 207
第一节 农田培肥 207
一、地力的类型和评价 207
二、地力的动态和平衡 210
三、农田培肥的途径与培肥制 213
四、农田培肥研究方法 217
一、土壤耕作的任务 221
第二节 土壤耕作 221
二、土壤耕作技术原则 223
三、土壤耕作措施 225
四、土壤耕作法 230
五、土壤耕作制 235
六、土壤耕作研究方法 237
第三节 农田灌溉 240
一、农田水分循环与平衡 240
二、作物需水的基本规律 243
三、节水灌溉技术与农田灌溉制 244
四、农田灌排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50
主要参考文献 253
第八章 护地制度 255
第一节 防水蚀 255
一、水蚀的危害及其影响因素 255
二、农田水蚀控制的技术原则 260
三、农田水蚀控制的基本措施 264
第二节 防风蚀 268
一、风蚀的危害及其影响 269
二、防治风蚀的农业措施 272
三、农田防护林网建设 273
第三节 防杂草 278
一、农田杂草的危害及其种类 278
二、农田杂草的农业防除 283
三、农田杂草的化学防除 285
四、农田杂草的生物防除 291
第四节 防污染 292
一、农田污染的类型及其危害 293
二、农田污染的防治 296
一、农田水蚀、风蚀的研究方法 298
第五节 农田防护制度研究方法 298
二、农田杂草研究方法 301
三、农田污染研究方法 303
主要参考文献 304
第四篇 农作经营与农作制度管理 307
第九章 农作经营制度 307
第一节 农作经营制度概述 307
一、农作经营制度的影响因素 307
二、我国农作经营制度的历史沿革 310
三、当前我国农作经营中的若干问题 312
四、我国农作经营方式的选择 314
五、我国农作经营类型的选择 315
第二节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317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含义与意义 317
二、农业经营规模的衡量指标 318
三、影响农业经营规模的主要因素 319
四、推进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 321
五、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途经与政策措施 323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 324
一、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324
二、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327
三、农业产业化的实施 327
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模式 331
五、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 334
六、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实践及经验 338
主要参考文献 341
第十章 农作制度调查与管理 342
第一节 农业资源与农作制度的调查与评价 342
一、农业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意义、目标和原则 342
二、农作制度的调查与评价 345
一、遥感技术概述 347
第二节 遥感技术与农业资源调查研究 347
二、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 351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与农业资源综合管理 355
一、地理信息系统概述 355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资源综合管理中的应用 359
第四节 3S技术与精确农业 360
一、全球定位系统概述 361
二、精确农业的概念、思想内涵及其技术体系 362
三、3S技术在精确农作中的主要作用 365
第五节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与农作制度优化 366
一、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概述 366
二、作物生长模拟模型在农作制度优化研究中的应用 369
一、专家系统概述 372
第六节 农业专家系统与农作制度管理 372
二、农业专家系统概述 374
三、农业专家系统在农作制度管理中的应用 379
主要参考文献 380
第五篇 农作制度发展 383
第十一章 农作制度演进与分区 383
第一节 农作制度的历史演进 383
一、撂荒制 383
二、休闲制 386
三、轮种制 388
四、集约制 394
第二节 农作制度演进的若干规律 400
第三节 我国主要农区的农作制度 403
一、青藏高原喜凉作物一熟轮歇区 405
二、北部中高原半干旱喜凉作物一熟区 406
三、北部低高原半干旱喜温作物一熟区 407
四、东北平原丘陵半湿润喜温作物一熟区 408
五、西北干旱灌溉一熟兼二熟区 409
六、黄淮海平原丘陵水浇地二熟旱地二熟一熟区 410
七、西南高原山地水田二熟旱地二熟一熟区 411
八、江淮平原丘陵麦稻二熟兼早三熟区 412
九、四川盆地水旱二熟三熟区 413
十、长江中下游平原丘陵水田三熟二熟区 414
十一、东南丘陵山地水田旱地二熟三熟区 415
十二、华南丘陵沿海平原晚三熟热三熟区 416
主要参考文献 417
第十二章 国内外农作制度的发展与趋势展望 418
第一节 50年来中国农作制度发展 418
一、农牧结合的发展 418
二、多熟种植的发展 421
三、立体农业的推广 424
四、设施农业的兴起 425
五、农作制度区划 426
六、主要农区农作制度改革成效 428
第二节 50年来国外农作制度发展 434
一、国外多熟种植 434
二、国外种植体制 437
三、国外土壤耕作 441
四、国外农田培肥 443
五、国外农作经营制度 445
第三节 我国农作制度发展趋势展望 448
一、农作制度发展面临的形势 448
二、我国农作制度发展趋势展望 451
主要参考文献 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