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基础方法论 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其荣,曹志平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309040155
  • 页数:3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比较研究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分,方法的共同基质,方法论的元方法论等。

第一章 科学划界的“质的标准”: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区分 1

第一节 历史上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划界的理论 2

一、绝对主义的科学划界理论 2

二、相对主义的科学划界理论 6

三、马克思的批判的历史的科学划界理论 9

第二节 科学划界的概念、层次及过程模式 13

一、科学划界的概念 14

二、科学划界的逻辑层次 18

三、科学划界的过程模式 28

四、科学划界的二重性 33

第三节 科学划界的“质的标准”的提出 36

一、科学划界的一元标准 36

二、科学划界的多元标准 38

三、科学划界的“质的标准” 45

第四节 科学划界的“质的标准”的运用 50

一、运用“质的标准”区分科学与非科学 50

二、运用“质的标准”区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57

第一节 科学思维方式:从抽象理性到辩证理性 80

第二章 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交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与同一 80

一、科学思维方式的理性与非理性之争 81

二、自然科学思维方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88

三、人文、社会科学思维方式中的理性与非理性 104

第二节 现代科学辩证理性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 110

一、现代科学思维的向度——多元系统思维 110

二、现代科学思维的逻辑本质——概率统计性思维 114

三、现代科学思维的主导方式——“人性化”思维 118

一、科学思维方式与常识思维方式 123

第三节 科学思维方式与常识、哲学、宗教思维方式比较 123

二、科学思维方式与哲学思维方式 128

三、科学思维方式与宗教的思维方式 137

第三章 认识的“非中心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的共同基质 144

第一节 认识的“非中心化”及其二重性 144

一、认识的中心化与“非中心化” 145

二、认识“非中心化”的二重性 148

第二节 “非中心化”:科学认识发生的基本条件 153

一、认识“非中心化”的自然科学模式 154

二、社会科学认识的“非中心化” 159

三、人文科学认识的“非中心化” 165

四、人文、社会科学认识“非中心化”的特殊性 171

第三节 认识“非中心化”的经验方法与科学抽象方法 178

一、科学事实:认识“非中心化”的关节点 179

二、人文、社会科学中经验方法的困难 184

三、认识“非中心化”的科学抽象方法 189

第四章 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一般与个别 192

第一节 人文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解释观”批判 192

一、“解释”的语义及其影响 194

二、传统人文主义的“解释”观 196

三、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解释观及其引起的争论 200

四、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对传统人文主义和实证主义解释观的超越 211

第二节 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基本类型 216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常用的解释类型分析 216

二、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的基本特征 226

三、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的普遍性 229

第三节 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一般逻辑 235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宏观结构 236

二、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的微观模式 238

三、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的适用标准及特殊问题 241

第四节 理解与解释关系中的定律解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解释的本质属性 252

一、解释的“本质”概说 253

二、“科学解释”的本质属性:提供理由与说明原因的辩证统一 264

三、人类科学解释的演进逻辑:从“对自然的解释”到“对人的解释” 269

第五章 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元方法论思想 274

第一节 方法论与本体论、认识论的一致性 274

一、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从“理解或解释”到“理解与解释” 275

二、理解与解释关系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辩证理解 280

三、一个重要的“元方法论”思想:“理解与解释”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的一致性 285

第二节 方法论和科学观、社会观、人文观的一致性 288

一、科学方法论与“两种文化”形式 288

二、方法论与科学观、社会观、人文观的统一性 292

第三节 方法论的转移、渗透与科学发展水平的一致性 298

一、自然科学方法论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移植、渗透的三个层次 298

二、限制自然科学方法向人文、社会科学移植和渗透的基本因素 300

后记 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