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作物学概述 1
1.1 作物学的概念、地位和特点 1
1.1.1 作物学的概念与范畴 1
1.1.2 作物学的地位与作用 2
1.1.3 作物学的性质和特点 3
1.2 作物学的发展进程 6
1.2.1 作物学的起源 6
1.2.2 不同发展时期的特点 8
1.2.3 作物学前景展望 12
1.3 作物生产与粮食安全 14
1.3.1 作物产品的营养贡献 14
1.3.2 作物生产发展的特点 17
1.3.3 粮食需求与粮食危机 22
1.3.4 粮食安全的技术途径 26
第2章 作物的分类、起源和分布 31
2.1 作物的分类、起源和传播 31
2.1.1 作物的概念与分类 31
2.1.2 作物的起源 35
2.1.3 作物的传播 37
2.2 世界作物的分布与生产 38
2.2.1 作物的分布与环境 38
2.2.2 世界作物的分布与生产 39
2.2.3 世界作物产品贸易 45
2.3 中国作物的分布与生产 46
2.3.1 中国作物的分布 46
2.3.2 中国作物的生产现状 50
2.3.3 中国作物生产亟须解决的问题 51
第3章 作物品种选育与良种繁殖 55
3.1 品种及种质资源 55
3.1.1 品种的概念 55
3.1.2 品种改良的任务 56
3.1.3 品种改良的目标 56
3.1.4 制定育种目标的原则 59
3.1.5 种质资源 60
3.2 作物育种的遗传学原理 63
3.2.1 遗传及其物质基础 63
3.2.2 遗传的三大规律 65
3.2.3 选择 68
3.2.4 数量性状遗传 69
3.3 作物的繁殖方式与育种特点 72
3.3.1 作物的繁殖方式 72
3.3.2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育种特点 74
3.4 作物育种方法 76
3.4.1 引种 76
3.4.2 系统育种 78
3.4.3 杂交育种 79
3.4.4 杂种优势的利用 82
3.4.5 其他育种方法 86
3.4.6 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88
3.5 良种繁育 89
3.5.1 品种审定与推广 89
3.5.2 种子繁育体系 91
3.5.3 种子检验 93
第4章 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 96
4.1 作物的发育特性与生育期 96
4.1.1 作物的发育特性 97
4.1.2 作物的发育阶段 98
4.1.3 作物的生育期 99
4.2 作物器官的建成 102
4.2.1 种子形态和萌发 103
4.2.2 营养器官的建成 108
4.2.3 生殖器官的建成 119
4.2.4 器官生长的相关性 124
4.3 作物的群体特征 128
4.3.1 作物群体的基本概念 128
4.3.2 作物群体结构与指标体系 129
4.3.3 作物群体的源、库、流 131
4.4 作物产量的形成 137
4.4.1 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 137
4.4.2 产量构成因素 138
4.4.3 产量形成过程及影响条件 139
4.4.4 产量潜力及增产途径 140
4.5 作物品质的形成 142
4.5.1 作物产品品质 142
4.5.2 作物产品品质的影响因素 145
4.5.3 提高作物产品品质的途径 146
第5章 作物与生态环境 149
5.1 作物的生态因子与生长调节 149
5.1.1 作物的生态因子 149
5.1.2 作物的生态适应性 152
5.1.3 作物生长的环境调节 153
5.2 作物与光照 154
5.2.1 光照度对作物的影响 155
5.2.2 日照长度对作物的影响 159
5.2.3 太阳光谱成分对作物的影响 161
5.3 作物与温度 163
5.3.1 温度的变化节律及其对作物的影响 163
5.3.2 温度对作物的影响及作物生育的温度范围 166
5.3.3 积温及无霜期 168
5.3.4 温度逆境对作物的危害及防御措施 170
5.4 作物与水分 172
5.4.1 作物对水分的需求特点 173
5.4.2 水分逆境对作物的影响 175
5.5 作物与空气 177
5.5.1 作物与二氧化碳的关系 177
5.5.2 作物与氧气的关系 179
5.5.3 风速对作物的影响 180
5.5.4 空气中其他气体与作物的关系 180
5.6 作物与肥料 181
5.6.1 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181
5.6.2 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 181
5.6.3 作物的需肥规律 184
5.7 作物与土壤 185
5.7.1 土壤和土壤肥力 185
5.7.2 土壤的主要性质及其对作物的影响 186
5.7.3 我国主要低产田土壤的改良 189
第6章 作物生产技术 192
6.1 土壤耕作技术 192
6.1.1 土壤耕作的作用和意义 192
6.1.2 土壤耕作类型 194
6.2 播种技术 198
6.2.1 播前技术 199
6.2.2 播种技术 202
6.2.3 播后技术 206
6.3 育苗移栽技术 207
6.3.1 育苗移栽的意义 207
6.3.2 育苗方式 207
6.3.3 苗床管理 212
6.3.4 移栽技术 215
6.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16
6.4.1 地膜覆盖技术的作用 216
6.4.2 地膜的种类与性能 218
6.4.3 地膜覆盖的效应及增产机理 220
6.4.4 地膜覆盖栽培管理 222
6.5 施肥技术 224
6.5.1 施肥的意义 224
6.5.2 影响肥效的因素及施肥原则 224
6.5.3 养分作用规则 227
6.5.4 推荐施肥技术与施肥量的确定 228
6.5.5 肥料种类和施用方法 230
6.6 水分管理技术 233
6.6.1 合理灌溉 233
6.6.2 节水农业技术 238
6.6.3 旱地农业 241
6.6.4 涝渍害的防治 243
6.7 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243
6.7.1 病害防治 244
6.7.2 虫害防治 246
6.7.3 杂草防治 251
6.8 化学调控技术 254
6.8.1 植物激素与植物生长调节剂 254
6.8.2 植物激素的种类与作用 254
6.8.3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上的应用 257
6.9 收获与贮藏 261
6.9.1 收获 261
6.9.2 收获物的粗加工 263
6.9.3 贮藏 264
6.10作物智能栽培技术 266
6.10.1 作物智能栽培学的形成和定义 266
6.10.2 作物智能栽培的基本特征 267
6.10.3 作物智能栽培支持系统 268
第7章 种植制度与农业生态系统 273
7.1 种植制度与作物布局 273
7.1.1 种植制度的概念和特点 273
7.1.2 作物布局的含义与生产意义 274
7.1.3 作物布局的影响因素 275
7.1.4 作物布局的原则 282
7.1.5 我国的作物布局 284
7.2 复种 285
7.2.1 复种的概念与意义 285
7.2.2 复种的条件 288
7.2.3 复种技术 289
7.2.4 我国主要复种方式 291
7.3 间套作 291
7.3.1 间、套作的概念与意义 291
7.3.2 间、套作效益原理 294
7.3.3 间、套作技术特点 295
7.3.4 间、套作主要类型与方式 298
7.4 轮作与连作 300
7.4.1 轮作 300
7.4.2 连作 303
7.5 农业生态系统 305
7.5.1 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306
7.5.2 农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 308
7.5.3 生态农业与持续农业 314
中文名词索引 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