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河南农业大学编
  • 出 版 社: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9
  • ISBN:7534904161
  • 页数:217 页
图书介绍:

目 录 1

第一章作物育种与农业生产 1

第一节作物育种学的意义与任务 1

第二节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

一、品种的概念 1

二、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

三、品种的合理利用 3

第三节我国育种工作的主要成就 4

一、良种评选与推广 4

二、品种资源的搜集和利用 4

四、育种理论和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5

三、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 5

第二章育种目标与种质资源 7

第一节育种目标 7

一、育种目标的意义 7

二、制订育种目标的一般原则 7

三、育种目标的内容 8

第二节种质资源 9

一、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重要意义 9

二、种质资源的类别 10

三、种质资源的搜集和整理 12

四、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和保存 13

一、不同授粉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与育种的关系 17

二、无性繁殖 17

第二节不同授粉方式作物的遗传特点及其选育方法 17

一、有性繁殖 17

第一节作物的繁殖方式 17

第三章作物繁殖方式与育种的关系 17

二、选择的基本方法 19

第三节自然异交率的测定 22

一、自然异交的概念 22

二、测定自然异交率的方法 22

第四章引种 24

第一节引种的意义与作用 24

一、引种的概念 24

二、引种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4

第二节引种的原理 25

一、气候相似论 25

二、不同纬度、海拔与引种的关系 26

三、作物生态类型与引种的关系 27

四、作物的阶段发育与引种的关系 28

第三节主要农作物的引种规律 30

一、小麦引种 30

二、水稻引种 31

三、棉花引种 32

四、玉米引种 32

五、大豆引种 32

第四节引种的方法 33

一、引种材料的搜集 33

二、引种试验 33

三、加强种子检疫和种子检验工作 34

四、引种与选择工作相结合 34

一、系统育种的意义 35

二、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 35

第一节系统育种的意义和基本原理 35

第五章系统育种 35

第二节系统育种的程序和方法 37

一、系统育种的程序 37

二、提高系统选择效果应注意的问题 38

第六章杂交育种 40

第一节杂交育种的意义与原理 40

一、杂交育种的意义 40

二、杂交育种的原理及其应用 40

第二节杂交亲本的选配及杂交组合方式 41

一、选配亲本的原则 41

二、杂交组合方式 43

一、系谱法 45

第三节杂种后代的处理 45

三、杂交技术 45

二、混合法 47

三、派生系统法 48

四、单粒传法 49

第四节提高杂种后代的选择效果 49

第五节杂交育种程序 51

一、育种程序 51

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 52

第七章回交育种 53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特点 53

一、回交育种的意义 53

二、回交育种的作用 53

第二节回交的遗传效应 54

一、回交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的变化 54

三、回交育种的特点 54

二、回交对克服连锁遗传的效应 55

第三节回交育种的方法和程序 55

一、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的选择 55

二、回交育种程序 56

第四节回交法的应用 57

一、回交系谱法 57

二、逐步回交改良法 57

三、双回交法 58

第八章杂种优势利用 59

第一节杂种优势的概念和表现 59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59

二、杂种优势的表现 59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基本条件 62

第二节杂种优势利用的条件和方法 62

二、不同繁殖授粉方式作物利用杂种优势的特点 63

三、利用杂种优势的方法 64

第三节杂交种的选育及制种技术 66

一、亲本选配的原则 66

二、杂交种的类别 67

三、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 68

四、杂交制种技术 72

第四节雄性不育性?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应用 75

一、质核互作不育型的遗传和应用 75

二、“三系”(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选育方法 78

三、核不育型的应用 83

第九章远缘杂交?种 84

第一节 ???交育种的意义与作用 84

一、远缘杂交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84

二、远缘杂交在作物育种中的作用 85

一、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原因 86

第二节 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 86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方法 87

第三节远缘杂种天亡和不育的原因及其克服方法 89

一、远缘杂种天亡和不育的现象及原因 89

二、克服远缘杂种不育的方法 90

第四节远缘杂种后代的分离与选择 91

一、远缘杂种后代性状的分离特点 91

二、远缘杂种后代的选择特点 92

第十章无性繁殖作物育种 93

第一节无性繁殖作物的育种特点 93

一、无性繁殖方式与无性繁殖系 93

第二节无性繁殖作物的芽变利用 93

一、芽变的意义 93

第三节无性繁殖作物的有性杂交育种 94

一、诱导和促进开花 94

二、利用芽变的方法 94

二、杂交亲本的选配 98

三、实生苗的培育和选择 99

四、无性繁殖作物杂交育种的程序 102

第四节提纯选优及加速繁殖 103

一、良种繁殖 104

二、加速良种繁殖 106

第一节辐射育种 108

一、辐射育种的意义及其优点 108

第十一章诱变育种 108

二、辐射育种的原理 110

三、辐射处理的剂量与方法 111

四、辐射材料的选择与后代处理 113

第二节化学诱变育种 114

一、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其诱变原理 115

二、化学药剂处理的技术要点 115

三、辐射与化学诱变相结合的处理技术 116

第一节多倍体育种 118

一、多倍体育种的概念 118

第十二章倍数性育种 118

二、多倍体育种的成就 121

三、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和方法 122

四、多倍体育种要点 124

一、单倍体与单倍体育种概念 125

二、单倍体育种的意义及途径 125

第二节单倍体育种 125

三、花药和花粉的离体培养 128

四、单倍体育种现状与问题 129

一、抗病育种的意义 130

第一节抗病育种的意义和作物的抗病类型 130

二、作物的抗病类型 130

第十三章抗病育种 130

第二节作物抗病性及病原菌致病性的遗传 132

一、作物抗病性的遗传 132

二、病原菌的变异和致病性(毒性)的遗传 133

三、基因对基因学说 134

第三节育种材料抗病性的鉴定 136

一、创造发病条件 136

二、抗病性鉴定的方法 137

第四节抗病品种的选育 139

一、抗源的搜集和筛选 139

二、抗病品种的选育方法 139

三、抗病育种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141

第十四章品种区域化鉴定和良种繁育 143

第一节品种区域化鉴定与品种审定 143

一、区域试验 143

二、生产试验(生产示范)和栽培试验 144

三、品种审定 144

第二节良种繁育的任务和体系 145

一、良种繁育的意义和任务 145

二、我国良种繁育的体系 145

第三节品种混杂退化与防杂保纯 146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现象及其对生产的影响 146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147

三、品种防杂保纯措施 148

一、提纯复壮的意义和作用 149

二、原种的标准 149

第四节 提纯复壮 生产原种 149

三、提纯复壮生产原种的程序和方法 150

四、原种的繁殖 151

五、建立种子田、繁殖大田用种 152

第五节良种繁殖的技术要点和加速良种繁殖的方法 153

一、良种繁育的农业技术要点 153

六、品种提纯复壮与系统育种的区别 153

第六节种子标准化与种子检验 154

一、种子标准化的含义与内容 154

二、加速良种繁殖的方法 154

二、种子检验 155

附录一 几种农作物田间观察记载和室内考种标准 166

一、小麦 166

二、玉米 167

三、棉花 170

四、水稻 172

五、甘薯 174

附录二实验实习指导 177

实验一、小麦有性杂交技术 177

实验二、玉米有性杂交和自交技术 180

实验三、棉花有性杂交技术 182

实验四、水稻有性杂交技术 185

实验五、大豆有性杂交技术 187

实验六、油菜的自交和杂交技术 189

实验七、花生的有性杂交技术 191

实验八、高梁的有性杂交技术 193

实验九、小麦杂种后代的田间选择和优良品系的评选 196

实验十、小麦杂种后代的室内考种 198

实验十一、花粉育性及生活力的测定 199

实验十二、玉米育种材科的室内考种 202

实验十三、水稻育种材料的室内考种 203

实验十四、玉米杂种一代(F1)与亲本自交系间经济性状杂种优势的测定 204

实验十五、棉花室内考种和纤维品质的鉴定 206

实验十六、嫁接技术 210

实验十七、品种纯度的田间检验 211

实验十八、种子质量的室内检验 214

实验十九、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216

二、无性繁殖作物的遗传育种特点 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