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序 王保树 1
前言 1
第一章 产权理论与企业产权改革 1
第一节 产权的基本范畴 4
一、财产与占有 4
二、财产权 6
三、所有制与所有权 9
四、产权效用与产权体制 13
(一)产权效用的主要表现和意义 13
(二)产权体制及其改革 14
第二节 产权理论的发展演变 15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权理论 15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产权理论 19
三、中国理论界对产权理论的探讨 22
(一)关于产权涵义的界定 22
(二)产权的基本特征 24
(三)产权结构 25
(四)产权市场 27
第三节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及其创新 28
一、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变革 28
二、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产权关系 31
三、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产权关系目标模式的构建 33
(一)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运营机构,确定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人格化代表 33
(二)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 35
(三)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明确法人产权主体和终极所有权主体的责权关系 35
(四)建立开放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 36
(五)搞好产权制度改革的企业配套改革 37
(六)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氛围 38
第二章 公司治理与企业产权改革 41
第一节 企业理论与公司治理概述 43
一、公司治理概述 43
(一)公司的历史演化及其与企业和法人概念的关系 43
(二)公司治理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 46
(三)公司治理的典型模式:德国模式与美国模式 51
二、企业理论与公司产权 53
(一)现代企业的三种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 53
(二)产权经济学与契约经济学对企业的分析 56
(三)公司法私权体系的基础:股权与企业法人所有权 58
第二节 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 59
一、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演变 59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及相应立法的变化 59
(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的规范意义 62
二、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 64
(一)股东会中心主义与董事会中心主义 64
(二)董事受托义务:勤勉义务和忠实义务 67
(三)董事与管理层保护 68
(四)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关系 69
一、国有股权的管理与行使方式 70
(一)国有资产管理局的国有股权管理 70
第三节 国有股权的管理与公司治理机制的实现 70
(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股权管理 73
二、公司治理的分权制衡机制 74
(一)监事会、稽查特派员、注册会计师与公司秘书制度 74
(二)独立董事与管理层期权制度 77
(三)公司管理制度与职业经理人市场 78
第三章 资本市场与企业产权改革 81
第一节 中国资本市场的结构与企业产权改革 83
一、中国资本市场结构的主要弊端 84
二、资本市场结构变革——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87
第二节 主板市场与企业产权改革 91
一、主板市场的准入制度 92
(一)准入制度的演变 92
(二)保荐人制度 94
(三)目前的主板市场准入制度对企业产权改革的启示 96
二、主板上市企业国有股减持问题 97
(一)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提出 97
(二)国有股减持的方案选择 99
(三)国有股减持问题的法律思考 101
第三节 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与企业产权改革 103
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的历史简单回顾 104
二、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价值——交易费用理论 105
三、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定位 106
四、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运行机制 109
五、非上市企业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 111
第四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并购 113
第一节 公司合并中的法律问题 116
一、公司合并概述 116
(一)吸收合并 117
(二)新设合并 118
二、公司合并的程序 119
三、公司合并合同 121
(一)合并合同的主要条款 121
(二)合并合同的普通条款 122
四、我国有关公司合并的法律制定与完善 123
第二节 资产收购中的法律问题 126
一、资产收购概述 126
二、资产收购与股权收购之比较 127
三、资产收购合同 129
(一)资产收购合同的构成要素 129
(二)资产收购合同的内容 130
(三)资产收购合同的无效和撤销 133
第三节 股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 134
一、股权转让概述 134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 134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 135
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中的法律问题 135
(一)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理论基础 135
(二)对我国《公司法》中相关规定的理解 137
(三)其他相关法律问题 139
三、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的法律问题 142
一、外资并购概述 144
第四节 外资并购中的法律问题 144
二、外资并购法律体系 148
三、我国外资并购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150
(一)“超国民待遇”问题 150
(二)产业政策引导问题 152
(三)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153
(四)反垄断限制问题 155
第五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管理层收购 157
一、管理层收购的发展历史 160
第一节 管理层收购概述 160
二、管理层收购的理论基础 161
(一)代理人成本理论 161
(二)激励机制理论 162
(三)公司治理结构理论 163
(四)产权激励理论 164
三、管理层收购的优势 165
四、管理层收购的目标企业 166
一、管理层收购在中国的变异 167
第二节 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分析 167
二、管理层收购的法律问题 170
(一)收购主体合法性问题 171
(二)收购价格公平性问题 173
(三)管理层收购融资问题 174
(四)关于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限制规则和程序问题 179
三、对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思考 180
第三节 信托机制在管理层收购中的应用 182
一、信托发展历史概述 182
(一)国外信托的历史发展 182
(二)中国信托的历史发展 183
二、信托法律关系分析 184
三、信托机制在管理层收购中的作用——从案例说起 186
(一)信托机制为管理层收购提供合法、通畅的融资渠道 187
(二)信托机制为管理层收购提供持股平台 188
四、信托机制运用于管理层收购应注意的问题 189
(一)关于信托融资的风险控制问题 189
(二)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规模问题 191
(三)信托期限问题 192
(四)管理层内部人员变动对信托计划执行的影响问题 193
(五)信托产品的条款设计水平问题 194
第六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资产处置 195
第一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资产评估 198
一、资产评估概述 198
(一)资产评估的概念 198
(二)资产评估的特点 198
(三)资产评估的原则 199
(四)资产评估的方法 202
(五)国有资产评估程序 205
二、资产评估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思考 207
(一)资产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7
(二)解决资产评估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0
三、无形资产评估 216
(一)无形资产的定义及其特点 216
(二)影响无形资产评估的因素 218
(三)无形资产评估中应注意的问题 219
第二节 产权改革中土地资产的处置 220
一、产权改革中土地资产处置方式比较 220
(一)产权改革中土地处置方式概述 221
(二)产权改革中土地处置方式比较 224
二、土地资产处置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思考 225
(一)土地使用权出让处置中的问题 225
(二)土地使用权租赁处置中的问题 226
(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处置中的问题 228
(四)授权经营处置土地使用权存在的问题 230
第三节 产权改革中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 231
一、非经营性资产的界定 231
二、非经营性资产剥离的原则及模式 232
第七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债务处理 237
第一节 企业公司制改造中的债务承担 240
一、企业整体公司制改造后其原有债务的承担 241
的承担 242
(一)企业改造为国有独资公司后原有债务 242
(二)企业整体改造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后原有债务的承担 244
二、企业部分公司制改造后其原有债务承担 246
第二节 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造中的债务承担 248
一、企业职工买断企业产权形式的原有债务承担 250
二、企业与职工共建形式的原有债务承担 251
三、增资扩股形式的原有债务承担 252
四、企业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过程中隐瞒或遗漏债务的处理 253
第三节 企业分立、兼并和出售中的债务承担 255
一、企业分立的债务承担 255
(一)企业分立后原企业债务的承担 255
(二)分立后的企业承担债务后的债务分担 258
二、企业兼并后原有债务的承担 260
(一)吸收合并后被吸收企业原有债务的承担 261
(二)新设合并的债务承担 263
(三)控股式兼并中被兼并企业原有债务的承担 264
(四)企业合并时未尽注销义务时的债务承担 265
三、企业出售中的原有企业债务承担 267
(一)买受人将企业资产纳入本企业或变更为分支机构的债务承担 268
(二)买受人将所购资产入股与他人成立新公司时,原有企业的债务承担 269
(三)买受人将所购企业注册成立为新公司时,原有企业的债务承担 270
(四)企业出售后应当办理而未办理企业注销登记时,原有企业的债务承担 270
(五)企业出售后,出售人隐瞒或者遗漏债务承担问题 271
(六)企业出售时,放弃到期债权、无偿转让或者以明显不合理价格转让财产行为时的债务处理 272
第四节 企业债转股中的法律问题 274
一、企业债转股概述 274
二、债转股的有关法律问题 275
三、纯商业性债转股的法律保护 276
(一)纯商业性债转股中合同的效力问题 277
(二)纯商业性债转股协议的撤销 277
(三)企业纯商业性债转股对其他债权人的影响 279
第八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职工权益保障 281
第一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保障职工权益的依据与必要性 284
一、职工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84
二、企业产权改革对职工权益的影响 287
三、保护职工权益是法律维护社会公平的价值取向体现 288
四、维护职工权益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289
五、我国职工权益保护的现状 289
第二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围绕劳动合同关系产生的职工权益保障 291
一、企业产权改革后劳动合同关系的继承 292
(一)两种立法模式及评析 292
(二)我国的规定与做法 294
(三)职工债权的继承问题 295
二、劳动合同变更中的职工权益保障 297
(一)劳动合同应该变更而未及时变更 297
(二)附限制条件的变更——强制入股 298
三、劳动合同的变相解除——买断工龄的法律分析 301
(一)买断工龄的含义与表现 301
(二)买断工龄应符合法定条件 302
四、“下岗”劳动关系中的职工权益保障 305
(一)下岗劳动关系解除后的职工权益保障 307
(二)保护下岗职工权益对策 308
(三)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法律对策 310
五、“身份置换”的法律探讨 314
第三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职工长远利益保障的法律对策 316
一、加快制定《劳动合同法》,规范企业与职工的劳动关系 317
(一)变异劳动合同行为存在的原因 317
(二)规范劳动合同关系的对策 318
二、完善社会保障法,依法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319
(一)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 319
(二)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320
(三)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321
第九章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税收 325
第一节 企业纳税筹划基本原理 328
一、企业纳税筹划产生的原因 328
二、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必要性 329
一、企业合并税收筹划 330
(一)企业合并的概念与税收政策 330
第二节 企业合并与分立中的税收筹划 330
(二)企业合并的税收筹划 336
(三)企业合并税收筹划案例分析 340
二、企业分立税收筹划 343
(一)企业分立的概念与税收政策 343
(二)企业分立的税收筹划 346
第三节 企业产权改革中的税收流失问题 352
一、企业产权改革中税收流失的原因 352
(一)税收体制的设计不够合理 352
(二)纳税人自觉和诚信纳税的觉悟尚待形成 353
(三)税收执法方式与执法力度的原因 353
二、企业产权改革中税收流失的主要表现方式 354
(一)不规范的企业破产导致税收流失 354
(二)不规范的企业资产重组导致税收流失 355
(三)不规范的企业出售、出租导致税收流失 356
(一)完善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357
(二)强化欠税管理 357
三、企业产权改革中避免税收流失的对策 357
(三)实行资产(存货)税金保值方法 358
(四)建立资产监管机制,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358
(五)明确改制各方涉税责任,实行税收损失追偿制 358
附录:重要法规汇编 361
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公司制改建有关国有资本管理与财务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财企[2002]313号) 363
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2]267号) 372
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 377
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 385
国家经贸委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国有大中型 395
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 395
关于进一步明确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分配[2003]21号) 40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404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2003年国务院令第378号) 410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96号) 419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425
参考文献 435
后记 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