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刑事诉讼证据第一章 证据制度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证据 3
证据材料 6
证据来源 6
证据的运用 7
证据契约 11
证据的关联性 12
证据能力与证据力 12
证据的合法性 13
证据规则 15
直接言词原则 17
证据裁判主义 17
自由心证 18
证据开示 19
证据共同原则 21
刑事证据保全 22
证据辩论 22
证据判断 22
证据抗辩 22
证据分离主义与证据结合主义 24
刑事证明对象 25
严格证明与自由证明 25
诉讼证明 25
刑事诉讼证明主体 27
证明责任 28
刑事公诉案件中的证明责任 29
刑事自诉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32
证明标准 33
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举证责任 33
刑事诉讼证据中有关证明的具体要求与标准 35
司法认知 40
刑事诉讼中有关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 40
推定的适用 41
无基础事实的推定与有基础事实的推定 41
推定 41
无罪推定 42
推定与证明责任 42
证据种类与证据分类 44
第二章 证据分类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证据方法、证据资料与证据原因 44
原始证据的运用 45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45
传来证据的运用 46
言词证据的运用 47
实物证据 47
传闻证据 47
言词证据 47
直接证据的运用 49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 49
实物证据的运用 49
本证与反证 50
间接证据的运用 50
主证据与补强证据 51
情况证据、复证与佐证 51
间接反证与间接本证 51
补强证据的运用 53
刑事非法证据 54
积极证据(有罪证据)与消极证据(无罪证据) 54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55
示意证据 56
意见证据 57
品格证据 57
事前证据、当时证据和事后证据 58
第三章 被害人陈述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被害人陈述 59
被害人陈述主体的类型 61
被害人主体地位的法律保障 62
被害人陈述的界定 63
被害人陈述的作用 64
被害人陈述的收集 65
被害人询问的主体 66
被害人询问的程序 67
被害人询问的要点 69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与辩解 70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的作用 7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的特征 72
讯问的主体 73
讯问的程序 76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拒绝回答权 81
测谎仪 81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翻供 82
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 83
米兰达规则 84
沉默权 84
第四章 证人证言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证人证言 86
证人能力 89
证人资格 89
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90
证人证言收集的技巧 91
律师作证资格 93
未成年人作证资格 93
证人权利 94
证人义务 95
证人经济补偿权 96
证人特权 96
证人公共利益豁免 97
职业特权 97
证人保护 98
弱势证人 100
证人保证书 100
证人品格 101
意见证据规则 102
传闻证据规则 102
证人偏见 102
第五章 物证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物证 104
物证的特征 106
物证的表现形式 107
物证的种类 108
物证的作用 109
痕迹类物证 110
痕迹类物证的证明作用 111
物品类物证 112
微量物证 114
足迹 115
手印 115
工具痕迹 116
笔迹 117
气态和液态物质 120
文书制作过程中形成的痕迹 120
禁止和限制生产、使用的物品、物质 121
人体与来自人体的物质 122
车辆痕迹 123
枪弹痕迹 124
第六章 书证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书证 126
刑事诉讼中书证的保全 127
书证的证据能力与证据力 127
原本、正本、副本、节录本、影印本 129
书证及书证副件的采用 130
公文性书证与非公文性书证 131
译本书证 131
文字书证、符号书证、图形书证 132
格式书证与任意书证 132
处分性书证与报道性书证 132
一般书证与特殊书证 132
第七章 勘验、检查笔录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刑事勘验笔录 134
刑事诉讼法中的勘验笔录与民事诉讼法中的勘验笔录 136
刑事检查笔录 137
侦查实验笔录 139
刑事勘验、检查笔录的内容 140
刑事勘验、检查笔录的制作 140
侦查实验笔录的制作 140
关于强奸案件中对处女膜的检查 142
勘验、检查笔录与其他证据形式的区别 143
律师的勘验、调查、检查 143
勘验、检查笔录的证明作用 144
第八章 视听资料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视听资料 145
视听资料的反映性 147
视听资料的高技术性 148
视听资料的物质依赖性 149
视听资料制作与收集的主体 150
视听资料的种类 150
视听资料制作与收集 151
视听资料的审查 153
录音资料 154
视听资料的审查方法 154
录音资料的证明作用 156
录像资料 157
录像资料的证明作用 158
计算机存储的资料 160
计算机存储资料的证明作用 162
电子数据证据 165
第九章 鉴定结论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鉴定结论 167
司法鉴定人 169
司法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 174
司法鉴定委员会 175
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 177
刑事案件中司法鉴定的申请与决定 178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178
鉴定结论的制作 180
自行委托鉴定结论与指定鉴定结论 181
重新鉴定结论 184
补充鉴定结论 185
鉴定结论的证据力 187
共同鉴定结论 187
证物技术鉴定的使用 189
认定同一的鉴定结论与认定种类的鉴定结论 189
多电图仪测谎检测 189
鉴定机构或鉴定人的法律责任 190
人身伤害鉴定结论的争议处理 192
关于人的鉴定结论的证明作用 193
关于物的鉴定结论的证明作用 194
第十章 证据收集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证据与证据材料 195
刑事证据的收集 197
证据收集的主体 198
调查收集证据的原则 200
调查收集证据的要求 201
证据收集的方法 203
证据收集的范围 204
刑事证据的侦查调取 205
刑事证据侦查调取的程序 207
刑事证据的侦查扣押 208
侦查讯问 212
侦查讯问的主体 215
侦查询问 216
侦查询问的方式 218
勘验、检查 219
尸体检验 221
搜查 224
侦查实验 224
人身搜查的程序和方法 226
室内搜查的程序和方法 228
刑事鉴定 230
选任鉴定人 233
鉴定的受理 234
鉴定结论的告知 235
侦查辨认 236
第十一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证据的审查判断 238
证据材料来源的审查 240
对证据内容的审查判断 241
证据审查判断的步骤 242
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 243
同一认定法 244
辨认法 245
质证法 247
实验法 247
质证的作用 248
质证的主体 249
质证的内容 250
质证的对象 250
质证的方式 251
第十二章 认证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认证 253
认证行为的内容 254
认证的对象 254
认证的标准 255
认证标准与证明标准 256
认证的方法 256
书证证据能力的认证 257
书证的认证 257
物证的认证 258
书证证据力的认证 258
视听资料的认证 259
物证证据力的认证 259
物证证据能力的认证 259
证人证言的认证 260
证人证言证据力的认证 261
被害人陈述的认证 262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认证 263
勘验、检查笔录的认证 264
鉴定结论的认证 264
当庭供证与庭前言词证据笔录的冲突 265
第二编 民事诉讼证据第一章当事人举证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当事人举证 269
起诉证据 270
起诉证据释明的对象事实 271
反诉证据 271
举证责任 272
反诉证据证明或释明的对象事实 272
提供证据责任 273
主张责任 273
结果责任 274
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区别 275
行为责任与结果责任的联系 275
我国的举证责任的分配 276
举证责任分配标准 276
举证指导 277
举证指导的内容和立法目的 278
举证责任倒置 279
申请法院调查证据 279
专利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280
高度危险作业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281
环境污染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282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283
建筑物或其他建筑设施所引起的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283
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284
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285
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侵权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285
诚实信用原则在法院举证责任分配中的适用 291
当事人举证具结制度 292
当事人举证能力对举证责任分配的影响 292
公平原则在法院举证责任分配中的适用 292
代理人自认 293
自认的排除法则 294
举证妨碍的推定 295
针对自认的限制性规定 295
举证责任的转换 296
举证责任转换的情形 297
离婚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299
共有财产及其处分争执时的举证责任 300
继承权发生争执时的举证责任 300
因代理关系发生争执时的举证责任 301
国家赔偿案证明责任的分配 302
合同担保问题的举证责任 302
关于合同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303
劳动纠纷中的证明责任分配 303
关于为审判地法院所不知的交易习惯、外国法等的证明责任分配 304
关于时效消灭抗辩权的证明责任分配 304
免予证明的事实 305
证明妨碍 305
自然规律及定理免予证明 306
众所周知的事实免于证明 306
发生法律效力的法院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免予证明 307
推定的事实免予证明 307
仲裁裁决预决的事实及公证证明的事实免予证明 308
第二章 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人民法院证据调查的原则及范围 310
证据的职权调查收集 311
证据的申请调查 312
证据保全 313
证据申请调查中的几个问题 313
证据保全的担保和复议 315
诉前证据保全 316
鉴定机构与鉴定人员的确定 317
申请鉴定 317
重新鉴定 323
当事人选任鉴定人制度 326
当事人自行委托鉴定 326
境外收集证据 327
公证取证 333
拒绝作证权 333
律师强制代理制度 335
强制调查令 335
陷阱取证 335
法官的释明权 336
对拒绝提供证据的处理 337
第三章 证明对象和证明标准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主要事实 338
程序法事实和证据事实 339
间接事实 339
经验法则 340
众所周知的事实 340
法院确定裁判预决的事实 341
经公证证明的事实 342
仲裁裁决预决的事实 342
外国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343
自由心证 344
证明要求 344
盖然性证明标准 345
法律真实(民事诉讼证明要求) 345
客观真实 345
高度盖然性标准适用之例外 346
高度盖然性(民事诉讼证明标准) 346
第四章 举证时限与证据交换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举证时限 347
举证期限的延长 348
举证时限适用的例外 348
被告书面答辨与答辩失权 349
证据分离主义和同时提出主义 350
举证时限与证据失权 350
证据随时提出主义 351
证据次提出主义 352
证据交换的方式 353
庭前证据交换 353
证据交换的时限 354
证据交换的次数 355
证据交换的程序 355
新的证据 356
诉讼请求的变更 357
新证据提出的后果 357
禁反言原则 358
人民法院制作的确认书 358
证据秘密 359
第五章 质证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质证 360
质证的主体 361
质证的客体 362
质证的顺序 363
质证的内容 363
公开质证的例外 364
多个诉讼请求质证的方式 364
直接询问 365
交叉询问 366
诱导性询问 367
再询问 367
证人对质 368
证人的隔离询问 368
对证人智力状况的质疑 369
对证人品德的质疑 369
言词原则 370
直接原则 370
辩论主义 371
不间断审理原则 372
释明权 372
原件、原物优先规则 373
质证笔录 374
当庭认证 375
第六章 证据的审核认定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认定证据 375
证据能力 376
证明力 377
对单一证据的审核认定 378
证据的审查判断原则 378
证据能力的当庭告知 378
综合判断证据原则 379
证人资格 380
心证公开 381
证人资格的限制 381
司法认知的效力 382
司法认知的对象 382
可予司法认知 383
应予司法认知 383
法定证据制度(非法证据的排除) 384
证据披露规则 385
最佳证据规则 385
询问证人规则 386
证据排除适用法则 387
意见证据排除规则 388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388
预防规则 389
排除证据规则 390
优势证据规则 391
补强证据规则 391
法律推定 392
事实推定 393
推定的反驳 394
关于文书的推定 395
事实不证自明(表见证明) 396
反证与反驳证据 396
关于受信的推定 396
推定被告有过失的不证自明 397
推翻不证自明事实(推翻表见证明的事实) 397
当事人对事实的承认与诉讼请求的承认 399
第七章 当事人陈述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当事人陈述的证据力 399
当事人承认的构成要素 400
拟制自认的条件 401
当事人承认的排除 401
诉讼上的自认 402
自认的撤回 403
诉讼外的承认 403
当事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404
第八章 证人证言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证人的出庭义务 405
证人出庭作证的提出 406
证人出庭作证的例外情形 407
视为出庭作证 407
证人作证费用负担原则 408
证人不能出庭的作证方式 408
帮助证人回忆 411
我国关于传闻证据的规定 411
证人陈述证言的要求 411
专家辅助人 412
证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413
专家意见的诉讼功能 413
专家辅助人的资格 413
物证的收集 415
第九章 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物证的证据力 415
物证的审查判断 416
书证形式上的证据力 417
公文书的证据力 418
私文书的证据力 419
外文书证的形式及证明 420
声明书证 421
书证的审查判断 422
摘录文书的要求 422
视听资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 423
视听资料证明力的确定 423
勘验笔录的制作程序 425
第十章 勘验录笔录、鉴定结论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勘验笔录的证据力 425
勘验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426
勘验笔录的内容 426
鉴定结论 427
勘验笔录的审查判断 427
鉴定人 429
鉴定机构 431
鉴定书的内容 432
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435
鉴定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436
鉴定人的义务 437
行政诉讼证据的特性 441
第三编 行政诉讼证据第一章 行政诉讼证据的基本制度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行政程序证据与行政诉讼证据 441
复审性行政诉讼证据与非复审性行政诉讼证据 442
行政诉讼中的定案证据与非定案证据 442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与事实审查标准 443
专业书证及说明材料 444
第二章 行政诉讼的证据种类和要求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行政诉讼中书证的地位 444
询问、谈话、陈述类笔录 445
行政诉讼中物证的提供要求 446
行政诉讼中书证的提供要求 446
行政诉讼中视听资料的提供要求 447
视听资料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 447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陈述的特性 448
现场笔录的制作主体、内容和使用范围 449
现场笔录 449
现场笔录的制作程序 450
现场笔录的审查 451
证人出庭作证及其例外 452
现场笔录与勘验笔录 452
伪证453行政诉讼中的鉴定结论 454
鉴定人的选任 455
共同鉴定 456
复核鉴定程序 457
复核鉴定 457
复核鉴定的条件 458
制作司法鉴定文书的要求 459
鉴定人和证人的区别 460
证人、鉴定人之保护措施 463
行政诉讼中的专家辅助人 463
出庭费用补偿权 465
证人保护464证人保护的程序 465
鉴定人与专家辅助人 466
第三章 举证责任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被告举证的范围 467
被告的举证期限 468
被告履行举证责任的标准 468
被告补充证据的规定 469
原告起诉时的证明责任 470
被告举证的限制 470
原告承担举证责任的例外情形 471
法院的告知义务 472
行政诉讼中的涉密证据 473
法院要求当事人补充证据 473
不作为案件的举证责任问题 474
程序性事实的举证责任 475
超过起诉期限的举证 476
证据交换的程序 477
证据交换的次数 477
证据交换的范围 478
证据交换的时间 478
提供物证的要求 479
提供书证的要求 479
提供鉴定结论的要求 480
证据收据 481
提供域外或涉港澳台证据的要求 482
当事人提交证据的要求 483
提供外文资料的要求 483
规范性文件的提供规则 484
行政诉讼第一审证明对象 485
第四章 证明对象与证明标准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行政诉讼证明对象 485
行政诉讼第二审证明对象 486
立法性事实 487
行政诉讼再审证明对象 487
行政案卷之外的事实 488
预测性事实 488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 489
法院审查中的司法自限原则 489
优势证明标准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 490
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 490
行政诉讼推进责任与行政诉讼说明责任 491
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 491
行政诉讼推进责任的证明标准 492
当事人主义和直接言词查证规则 493
第五章 证据的收集和保全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职权主义查证规则 493
行政诉讼中的法院调取证据权 494
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范围 495
法院依职权调取证据的地位 495
法院依申请调取证据的范围 496
原告或第三人申请调取证据的条件 496
法院对调取证据申请书的处理 497
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申请书 497
拒绝协助调取证据的法律责任 498
行政诉讼中的异地取证 498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申请 499
行政鉴定与司法鉴定 500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保全与调取证据 500
行政诉讼证据保全措施及见证 500
对行政鉴定申请重新鉴定 501
对司法鉴定申请重新鉴定 502
法院对鉴定书的审查 503
行政诉讼中的勘验程序 506
对鉴定负举证责任的当事人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 506
勘验笔录及重新勘验 507
质证方式的限制 508
第六章 质证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质证的一般规定 508
法院调取证据的质证 509
被告不出庭应诉的处理 509
质证的内容 510
行政执法人员出庭作证 511
涉密证据的质证 511
行政诉讼中的交叉询问 511
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512
证人出庭作证的要求 513
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 514
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的例外 514
对补充证据的质证 515
二审中的质证 516
审判监督程序的质证 516
新的证据 517
第七章 证据的审核认定本章为读者提供与以下题目有关的法律问题的专家意见及法律依据书面查证规则 518
复查证据规则 518
证据裁判原则 519
认证的基本原则 520
行政诉讼认证的一般规则 520
证据的合法性审查 521
行政诉讼认证的特殊规则 521
证据的真实性审查 522
行政诉讼中的优势证据规则 523
行政诉讼中的自认 523
行政赔偿调解中的自认 524
行政诉讼中本证证明效力的认定 525
行政诉讼中司法认知的范围 525
行政诉讼中司法认知的一般程序规则 526
行政诉讼中的推定 526
行政诉讼中的妨碍举证的推定 527
生效法律文书的证据效力 527
行政诉讼中的补强证据规则 528
行政诉讼中的传闻证据 529
定案证据的排除 529
非法证据的概括排除 530
漠视行政程序的证据排除 531
违反法定行政程序的证据排除 531
与行政复议程序有关的证据效力 532
行政鉴定结论的排除 532
行政案卷排除规则 533
合议庭认证的具体方式 533
当庭认证错误的纠正 534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能力、证明力与证明效力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