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史 第4卷》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侯水平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出版集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22006697X
  • 页数:400 页
图书介绍:正当全国人民满怀深情隆重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出版了《邓小平理论史》(四卷本),这是家乡人民献给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的一份厚礼。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享有崇高威望,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理论是他留给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可宝贵的财富,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没有邓小平同志创立的这个理论,就不会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明前景。他为党和人民建立的丰功伟绩,我们永志不忘。邓小平同志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从主持全面整顿到领导拨乱反正,从运筹改革开放到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蓝图,他的名字始终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前进历史紧密相连,他的思想和理论始终同社会主义在中国和世界的命运息息相关。他一生的经验、观点和思想的结晶,升华成为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

目录 1

第30章 稳定是前提: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

第一节 国际局势的新变化 1

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

二、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4

三、信息化推动现代化 7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和建设的主要任务 9

一、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 9

二、中国改革和建设主要任务的确定 12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中要保持稳定 16

一、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16

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关系 19

第31章 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深化 26

第一节 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 27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28

二、中国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始阶段 31

三、深化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 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 36

一、中国目前最大的国情 36

二、建设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必须把握的几个问题 37

三、长期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0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2

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43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内在联系 45

三、基本纲领完善了初级阶段理论 46

四、基本经验更加丰富了初级阶段理论 47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49

一、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 50

二、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科学预见未来发展 51

三、中国共产党人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56

第32章 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5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59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60

二、公有制理论的重大突破 62

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创新 66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68

一、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68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 73

一、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8

第三节 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78

二、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 81

第四节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85

一、完善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 85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94

第33章 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推进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00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01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反腐防变和提高执政能力 101

二、加强反腐防变和提高执政能力的措施 102

第二节 新的伟大工程的全面推进 105

一、“南方谈话”对中共建设的指导意义 105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108

三、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110

一、“三讲”教育的提出 113

第三节 开展“三讲”教育 113

二、“三讲”教育的内容 114

三、“三讲”教育的基本经验及理论价值 116

第四节 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群众基础 117

一、中国共产党的队伍的新变化 118

二、不断增强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119

三、执政党要以广泛的群众性为基础 123

四、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与党员成分的关系 124

第五节 全面加强执政党的建设 126

一、新时期全面加强执政党建设的必要性 127

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主要措施 128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40

第34章 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0

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追求 141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44

三、发挥中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145

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7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9

一、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149

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54

第三节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58

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59

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 161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68

第35章 人的全面发展: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172

一、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 173

第一节 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 173

二、精神文明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 176

第二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78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 179

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 180

三、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183

第三节 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186

一、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186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188

第四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89

一、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90

二、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 193

三、推进文化创新体系建设 195

四、积极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96

第36章 科教兴国: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实施强国战略 199

第一节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 199

一、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199

二、与时俱进的科学技术动力观 201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203

第二节 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204

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204

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 206

三、构筑新型科技体制 208

四、弘扬科学精神 209

五、积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210

第三节 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思想 212

一、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12

二、培养和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各类人才 214

三、合理配置和利用教育资源 216

第四节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18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218

二、改革教育体制 219

三、推进素质教育 221

第37章 可持续发展:实施人、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 223

第一节 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 224

一、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224

二、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 226

第二节 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234

一、从战略高度重视人口问题 234

二、控制人口数量 236

三、提高人口素质 239

第三节 保护生态环境 241

一、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 242

二、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 243

第38章 西部大开发:实施“两个大局”思想的新战略 248

第一节 “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 248

一、“两个大局”战略构想的理论基础 249

二、“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的形成及基本内涵 250

第二节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 254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 254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258

第三节 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原则 265

一、以市场手段为主的原则 265

二、政策适度倾斜的原则 265

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66

四、以人为本的原则 267

五、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68

第四节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举措 269

一、整合三股合力 269

二、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271

三、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有序展开 271

四、以大开放促大开发 273

五、切实搞好西部大开发 273

六、西部大开发取得了重大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 274

第39章 科技强军:新形势下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277

第一节 增强忧患意识 277

一、世界很不太平 278

二、认清中国安全环境 279

一、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样式 282

第二节 推进科技强军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 282

二、贯彻“科技强军”思想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 283

第三节 按照“五句话”总要求全面加强军队建设 288

一、“五句话”的丰富思想内涵 288

二、“五句话”的内在联系 292

三、“五句话”总要求对军队建设的指导意义 294

第四节 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296

一、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296

二、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的各项制度 299

第五节 大力加强国防建设 302

一、必须高度重视国防安全问题 302

二、正确处理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303

三、大力发展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 304

四、搞好国防后备力量的建设 306

第40章 公正合理: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08

第一节 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主题 308

一、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309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11

三、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 312

第二节 丰富和完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314

一、维护世界的多样性是建立新秩序的前提 314

二、坚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316

三、对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基本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317

第三节 警惕和挫败西方“人权外交”图谋 320

一、强权政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表现 320

二、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人类首要的权利 323

三、积极参与国际人权对话与合作 325

第四节 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战略措施 327

一、开展全方位外交 327

二、继续同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330

三、强调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333

四、致力于“上海合作组织”的巩固和发展 334

五、在亚太经合组织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36

六、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展党际交流和合作 338

第41章 奋斗目标:从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342

第一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342

一、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过程及其科学内涵 34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确立 344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丰富内涵 347

一、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347

二、建设一个更全面的小康社会 350

三、建设一个更平衡的小康社会 351

第三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35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35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目标 354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化目标 355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355

第四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实质 356

一、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356

二、改革开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 357

三、社会全面进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特征 357

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文明发展之路 358

五、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 359

第42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360

第一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形成和深化过程 36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36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365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368

第二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理论体系 370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370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38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一脉相承 384

第三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87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88

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实现新世纪宏伟蓝图的根本保证 390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395

后记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