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字 5
第一节 汉字的结构 6
一、象形 6
二、指事 7
三、会意 8
四、形声 9
五、转注 12
六、假借 12
第二节 字形和字义的联系 15
第三节 同音字异读字 21
一、同音字 21
二、异读字 24
第四节 通借字 28
第五节 异体字简化字 36
一、异体字 36
二、简化字 40
第六节 古代的字典 45
一、《说文解字》 45
二、《康熙字典》 49
第二章 词汇 54
第一节 单音词 55
第二节 双音单纯词 60
一、重言词 60
二、连绵词 62
第三节 双音合成词 68
一、同义复词 68
二、偏义复词 70
第四节 古今词义的差异 74
第五节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82
第六节 辞书 88
一、《尔雅》 89
二、《经籍纂诂》 90
三、《辞源》、《辞海》 92
第三章 实词的用法 95
第一节 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 96
一、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96
二、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99
三、数词用作一般动词 100
第二节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104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04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106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107
第三节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110
一、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11
二、名词的意动用法 112
第四节 名词作状语 116
一、表示比喻 116
二、表示对待的态度 117
三、表示处所 118
四、表示趋向 118
五、表示工具、方法 119
六、时间名词作状语 119
第五节 动词、形容词的名词化 121
一、动词的名词化 122
二、形容词的名词化 123
第六节 数量词 126
一、数词 127
二、量词 133
第七节 代词 137
一、人称代词 138
二、指示代词 143
三、疑问代词 147
第一节 副词 153
第四章 虚词的用法 153
一、肯定、否定副词 155
二、程度副词 160
三、范围副词 164
四、时间副词 166
五、语气副词 170
六、表敬副词 172
第二节 介词 176
一、子(於) 177
二、以 182
三、为 187
四、与 190
五、因、自、从 192
第三节 连词 194
一、而、且、以 196
二、或、抑 200
三、则、即、然后、于是 201
四、然、但、顾 203
五、虽、纵、虽然、然而、然则 204
第四节 助词、叹词 210
一、结构助词 210
二、语气助词 220
三、叹词 228
第五节 古汉语虚词专著 233
一、《文言虚字》 234
二、《词诠》 238
第五章 句式 243
第一节 判断句 243
第二节 被动句 249
一、无被动标志的 249
二、“动·于……” 250
三、“为……动”、“为·动”、“为……所·动”、“为……所见·动” 251
四、“见·动”、“为……见·动”、“见·动·于……” 252
五、“被·动”、“被……动” 254
第三节 双宾语 257
一、授予义动词的双宾语 257
二、告示义动词的双宾语 259
三、其它动词的双宾语 260
第四节 成分的位置 263
一、宾语在动词前 264
二、谓语在主语前 268
三、介词结构的位置 269
第五节 成分的省略 273
一、省主语 273
二、省谓语 277
三、省宾语 278
四、省介词或介词宾语 279
第六节 复句 283
一、联合复句 284
二、偏正复句 289
三、多重复句和紧缩复句 296
第六章 修辞 302
第一节 避复 302
第二节 互文、合叙 308
一、互文 308
二、合叙 310
第三节 用韵、平仄 314
一、用韵 314
二、平仄 320
第四节 修辞学专著 325
一、《古书疑义举例》 325
二、《汉文文言修辞学》 327
三、《修辞学发凡》 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