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新思路》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世明著(山东省烟台师范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1001721
  • 页数:1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人体运动环节重量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系统回顾,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新思路。

目 录 1

第一章绪论 1

第一节人体重量参数概述 1

一、重量 2

二、重心位置 2

三、转动惯量 3

第二节人体模型的建立 4

一、环节数量 4

二、环节形状 5

三、环节划分方法 5

第三节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测量研究与统计模型 7

一、尸体解剖法 7

二、活体测量法 9

三、数学模型法 12

四、物理模拟法 17

第四节人体整体重量参数的测量研究与统计模型 17

一、人体整体重量参数的测量方法 17

二、人体整体重量参数的统计模型 18

第五节人体环节重量参数的应用现状 19

一、参数应用的一般原则 19

二、参数应用的现状分析 20

第六节人体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不足方面 21

一、发展趋势 21

二、不足方面 22

笫二章选题依据与研究流程 24

第一节选题依据 24

第二节研究流程 25

基本概念 27

第一节平衡板测量理论的提出 27

一、平衡板测量概述 27

第三章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重量参数测量理论的 27

二、平衡板测量方案选择 28

第二节人体运动环节(链)概念的引入 31

第三节重量矩参数的增补 32

第四章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参数的测 33

量原理 33

第一节环节(链)重量矩平衡板的测量原理 33

一、运动环节(链)重心与人体总重心之间的联动关系 33

二、总重心圆原理 35

三、总重心圆的物理意义 35

五、总重心圆半径的计算 39

四、总重心圆原理的延拓 39

第二节环节(链)重心平衡板的测量原理 41

一、重心位置测量原理示意图 41

二、重心位置测量原理的生物力学分析 42

第五章平衡板的研制与测量原理的验证 46

第一节R-Ⅱ型平衡板的研制与测量原理的验证 46

一、R-Ⅱ型平衡板的研制 46

二、R-Ⅱ型平衡板仪器精度的检验 55

三、R-Ⅱ型平衡板测量原理的验证 61

第二节R-Ⅰ型平衡板的研制与测量原理的验证 62

一、R-Ⅰ型平衡板的研制 62

二、R-Ⅰ型平衡板仪器精度的检验 66

三、R-Ⅰ型平衡板测量原理的验证 68

第三节R-Ⅱ型、R-Ⅰ型两种平衡板组合精度的检验 70

第六章基本人体模型运动环节重量参数的理论推算 73

第一节基本人体模型的构建 73

一、基本人体模型拓扑构型的描述 73

二、人体运动环节链的划分 75

第二节基于平衡板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参数的理论推算 76

一、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矩的理论推算 76

二、人体运动环节链重量参数的理论推算 77

第三节封闭环节重量参数的理论计算 77

第七章细化人体模型环节重量参数的最优化计算 80

第一节细化人体模型概述 80

第二节最优化理论的引入 81

一、一般形式 81

二、算法 82

第三节细化人体模型环节重量参数的最优化计算 83

一、目标函数的建立 84

二、约束条件的确定 86

三、最优化算法的实现 88

第八章基于R-Ⅱ型平衡板人体总重心圆的测量失真 89

分析 89

第一节基于R-Ⅱ型平衡板人体总重心圆测量失真的理论分析 89

一、人体总重心圆测量失真的原因分析 89

二、人体总重心圆测量失真的控制因素分析 91

第二节R-Ⅱ型平衡板重心点测量偏差的实验研究 93

第三节R-Ⅱ型平衡板重心点测量偏差所引起的总重心圆失真分析 95

第九章测量对象与方法 101

第一节测量对象 101

一、测量内容 102

第二节测量方案 102

二、测量方法 103

三、测量现场布置 107

四、静态图像分析系统 107

第三节测量程序 111

一、基于R-Ⅱ型平衡板测量人体环节(链)重量矩 111

二、基于R-Ⅱ型平衡板和图像采集系统测量人体总 111

重心 111

三、基于R-Ⅰ型平衡板测量人体环节(链)重心半径 112

四、人体形态参数测量 112

第十章测量结果与分析 115

第一节 图像解析与平衡板测量人体总重心的对比 115

第二节平衡板测量与最优化计算环节(链)重量参数的对比 118

第三节平衡板测量与模型计算环节(链)重量矩的对比 119

第四节平衡板测量人体两侧环节(链)重量参数蹬对比 121

第五节平衡板测量与模型计算环节(链)重量参数的对比 125

第十一章 结论与建议 130

第一节结论 130

一、平衡板测量理论的构建 130

二、测量仪器的研制 131

三、最优化原理的引入 131

四、人体环节参数的测量 132

第二节建议 132

一、对仪器改进的建议 132

二、对测量方法的建议 133

参考文献 134

附 录 143

后 记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