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的缘起 1
二、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 8
三、方法与局限 13
上篇 总体分析与比较 19
村级治理:背景、过程与模式 19
一、非均衡的经济社会发展 19
二、村治变迁的制度沿革 24
三、公共管理机构:组织、功能与结构 29
四、领导人的产生及领导权威的获取 39
五、村级治理的目标模式与公共职能 50
六、村级治理行为:规则、决策与实施 56
七、村民的公共参与及效能 67
八、乡村关系重构与互动过程 74
九、不同的村治模式及影响因素 81
十、村治模式的绩效、转换与村治走向良政 88
村民自治架构下的公共权力变迁 97
中篇 重点调查村 97
一、白鹤村:村民自治第一村 99
二、村治的遗产与模式的转换 101
三、公共领导的产生 109
四、公共权力体系的结构与权限 123
五、公共权力的运作规范与过程 138
六、自治体系中村民的角色和态度 167
七、村民自治中的国家进入 187
一个“规范化管理”的典型村 204
一、强制变迁中乡村的自主性 204
二、制度化与非制度化权力结构 208
三、亦工亦农与工农分治 212
四、“碰头会”——日常决策中的民主 216
五、村民参与的制度规范 222
六、乡与村的互动和调适 227
七、“草根”制度的外源与内生 232
高度集体化与全权能人治理 236
一、南街之路:乡村再集体化 238
二、能人的崛起与权威 242
三、“三位一体”的村治体制 249
四、村务决策:集中民主制 257
五、“外圆内方”的治村之道 266
六、动员式村民参与 283
七、南街村的评说 289
个私经济发达农村社区的能人治理 298
一、社区概况与个私经济的崛起 299
二、村治结构与个私经济的关联 302
三、领导人的产生及权威 315
四、治村规则与决策过程 324
五、决策执行与管理方式 333
六、村民参与对公共权力产生及运作的影响 342
七、“乡政”与“村治”的互动过程 349
八、个私经济背景下能人型村治的特点与趋向 356
一、自然与人文境况 370
脱贫致富与治理变迁 370
二、脱贫致富的路径选择 373
三、制度变迁与支部治理 378
四、支部民主与书记权威 385
五、村务执行中的动员与强制 391
六、余论:经济贫困与政治贫困 399
贫困的陷阱:治理性贫困 403
一、建制沿革与经济社会变迁 404
二、自然性贫困:环境与资源 411
三、单向组织结构及单轨型关系 419
四、领导人产生的组织安排 424
五、公共组织的政务型职能 429
六、村治路径的强行政性及手段的乡土性依赖 443
七、制度规范的单向表达及实践差距 463
八、村民的被动角色及低度参与 479
九、治理性贫困:村治的低效与乏力 491
十、总结与建议 503
一、两村的历史变迁概况 515
下篇一般调查村 515
能人主导的转变与民主自治的构建 515
二、两村经济社会的跳跃式发展 518
三、两村治理形式的共同性特点 523
四、村治形式转换的不同路径 532
五、总结与讨论 542
现代管理体系及对传统治理资源的汲取 547
一、公共权力组织结构与功能 548
二、领导人的产生及权威 554
三、决策与实施:公共权力运作过程 563
四、村民参与对公共权力的影响 572
五、村治与乡政的互动 576
六、村治模式的特点及对传统治理资源的汲取 579
自治制度导人后的村治规范化 585
一、村政沿革与经济社会变迁 585
二、公共组织与村治规则的健全 588
三、领导人产生及公共决策的规范化 596
四、外力推动与内源发展的契合 603
同一贫困地区的不同村治类型及绩效 608
一、两村概况 608
二、村治资源:权力赋予与权力主体的产生 611
三、村治方式:权力结构与实际运作 620
四、村治类型:诸因素影响下的村治 637
五、对村治思考的几点结论 646
村治过程中的行政推动与自治成长 649
一、社区概况与村治体制变迁 650
二、强行政推动下的村治过程 655
三、村民自治成长:村委会选举与组民自治的凸现 673
四、“强行政、弱自治”的治理格局与村干部的理想角色 683
传统社会转换中的均势型村治 696
一、村治权的取得:传继、反叛与合法化 697
二、乡村之间双向互动的萌生 703
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一体性与均势村治机制 705
四、村委会与村民间的中介性联系 711
五、均势型村治模式特点及转换 713
村公所架构下的村治 715
一、发展变化中的少数民族村寨 715
二、村治结构:村公所、村委会与党支部 717
三、村务决策中的集中与民主 722
四、村治中的民族与宗教 725
五、结语:夹缝中的村民自治 726
村组干部的产生与权能 728
一、村组干部的产生:行政影响与人缘关系 729
二、常规与非常规性村务决策 741
三、决策实施与日常工作:过程及绩效 746
村级治理的过程分析 759
一、村社区的经济资源和组织资源 760
二、村社区的公共事务管理 764
三、村治中的“管理真空”与“组织真空” 778
四、村治过程中的管理者与村民 781
两个蒙古嘎查的治理 785
一、嘎查管理体制及其功能 787
二、嘎查领导人的产生与更迭 791
三、治理的非均衡性及其原因 799
家族文化背景下的村级治理 801
一、村级治理的家族文化背景 802
二、村治权力资源的配置:村级组织与村干部 808
三、公共权力运行:村治依据、公共职能及村民角色 821
四、村级治理的影响因素:国家权力与经济机制 835
五、讨论与结语 847
一、自然与经济、社会状况 849
村治过程中的宗族、宗教和强人 849
二、村社区的组织结构及制度安排 852
三、宗族的复兴及影响 855
四、社区宗教组织的构造及功能 860
五、村域强人的公共参与和影响 863
六、余论:村治中宗族、宗教和强人的权能限度 864
附录 本书作者有关农村村级治理研究课题的其他成果 867
后记 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