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摘要 1
导言 1
第一编研究的视野 11
第一章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的基本向度 11
第一节多学科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 12
第二节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的基本路径 15
第三节文化向度与技术向度 27
第二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一个性向度释义 39
第一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登场 39
第二节高等教育概念的文化内涵 49
第三节高等教育的四种文化模式 61
第四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文化—个性向度释义 71
第一节特罗理论的意义及其局限 83
第三章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反思与重塑 83
第二编理论重建 83
第二节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建构方向 116
第三节走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误区 130
第四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建构 137
第一节高等教育大众化形成的历时性 137
第二节世俗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先声 142
第三节实用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石 149
第四节标识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生和发展 155
第五节个性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未来取向 164
第三编行动建构 179
第五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重条件建构 179
第一节人类基本进入丰裕社会 181
第二节政府主动承担发展高等教育的责任 185
第三节文化消费成为时尚 190
第四节学术取向的转移 195
第五节对决定论的批判 199
第六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建构 205
第一节建立大众高等教育体系 208
第二节建立自我约束的大学运行制度 217
第三节建立以社会调节为主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227
第四节促进高等教育功能多样化 236
第五节高等教育大众化危机论辨析 243
第七章高等教育社会行动者的角色重塑 251
第一节统一性的局限 253
第二节国家角色的战略调整 261
第三节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新的标识 269
第四节学术权力重心的偏移 277
第五节个体角色的自我调适 282
第八章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路径选择 291
第一节扩大高等教育机会的基本策略 292
第二节大学提高运行效率的基本策略 308
第三节社会关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通道 318
第四节个体成材的理性选择 325
第五节构建高等教育的新模式 329
第四编通往未来 343
第九章个性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不可回避的选择 343
第一节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现代化的一个环节 345
第二节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知识价值充分实现的要求 351
第三节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学术价值革命的结果 355
第四节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终结——个性的张扬 360
第五节对精英情结的批判——树立新的高等教育 364
发展观 364
参考文献 371
后记 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