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性与文学传统的重建》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姚文放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020044026
  • 页数:387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国内首部全面论述文学传统的专著,着重讨论了文学传统与“当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

目 录 1

第一章 错综通变,参伍因革 1

——中国古代文学传统论的心理学倾向 1

第一节 “各以所禀,自为佳好” 1

第二节 “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 4

第三节 “所谓文,必有诸其中” 8

第四节 倡“童心”,主“真情”,举“性灵” 13

第五节 “诗之基,其人之胸襟是也” 17

第六节 小结 22

第二章 文学革新的偏离与回归 28

——五四时期文学传统论的功利性倾向 28

第一节 总体背景 28

第二节 从“文学改良”到“整理国故” 29

第三节 从“文学革命”到“政治革新” 34

第四节 从“人的文学”到“人生的文学” 41

第五节 从“呐喊助威”到“解剖自我” 47

第六节 小结 54

第三章 诗必须适应它所属的世纪 58

——西方古代到近代文学传统论的社会学倾向 58

第一节 贺拉斯所面临的矛盾 58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第一次“古今之争” 61

第三节 17世纪:第二次“古今之争” 66

第四节 18、19世纪之交:第三次“古今之争” 70

第五节 小结 75

第一节 追求“陌生化”效果 78

——西方20世纪文学传统论的形式论倾向 78

第四章 文本结构与其背后更大结构的对话 78

第二节 设置语言障碍 82

第三节 在形式中复活的“原型” 89

第四节 文学传统作为文本结构 93

第五节 在形式感中与传统遇合 99

第六节 小结 103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理论建构和文学 108

批评实践 108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理论 108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批评 126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传统观与文学史理论 141

第一节 文学传统的一般含义 156

第六章 文学传统的当代转换 156

第二节 文学传统作为变体链 158

第三节 现在对过去的逆向规定 160

第四节 历史研究的价值联系原则 162

第五节 概念的蜕变与重建 165

第六节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 168

第七章 文学传统与个人才能 172

第一节 个人跳不出的手掌 172

第二节 个人作为历史表象 175

第三节 “卡里斯玛”型人物 177

第四节 天才与创造性 182

第五节 天才的典范性之阐释 185

第一节 交互世界与实存 189

第八章 文学传统与交互世界 189

第二节 交互关系与人文学科 192

第三节 文本间交互性与文学传统 196

第四节 话语间交互性与文学传统 200

第五节 主体间交互性与文学传统 204

第九章 文学传统与文类学辩证法 212

第一节 文学类型与文学传统 212

第二节 文类传统与文学批评 219

第三节 文类传统与文学创作 224

第四节 文类传统与文学接受 230

第十章 文学传统流变的机制与形态 239

第一节 文学传统的悖论 239

第二节 文学传统流变的机制 241

第三节 文学传统流变的形态 248

第十一章 文学传统的功能与知识增长 259

第一节 文学传统对知识增长的两种功能 259

第二节 文学传统与知识增长的演进过程 263

第三节 文学传统与知识增长的自身规律 268

第四节 文学传统与知识增长的心理基础 271

第十二章 文学传统与科学传统 277

第一节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之别 277

第二节 创造活动:兼容与兼并 279

第三节 文本形式:评价与证明 282

第四节 阐释方法:理解与说明 287

第五节 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互补相融 29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96

第十三章 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 296

第二节 文本形态与实际生活形态 299

第三节 学科形态与非学科形态 304

第四节 象征形态与现实形态 308

第五节 文学的死亡或再生 313

第十四章 文学传统与生态意识 317

第一节 千古之忧 317

第二节 戒杀与爱物 321

第三节 民胞物与 326

第四节 乌托邦之梦 330

第五节 文学如何作为 335

第一节 现代性与当代性 342

第十五章 文学传统与现代性 342

第二节 现代性的正反两可 344

第三节 现代性与现代主义 346

第四节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354

第五节 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360

第十六章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传统 362

第一节 全球化无可回避 362

第二节 文学传统遭遇挑战 363

第三节 文学传统的蜕变 367

第四节 文学传统与人类同行 371

参考文献 382

后记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