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一 关于几个主要概念的说明 1
目录 1
第一卷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生存环境研究 2
卷首语 2
二 本书研究中的主要着力点 3
第一章 关于“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及学界的争论 3
第一节 当代我国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段 3
一 十六大为我国的未来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 3
二 我国“入世”以来履行承诺的情况令人满意 5
三 本书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 6
第二节“入世”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扫描 8
一 我国正在逐渐进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8
二 “入世”后我国经济呈现出高增长的趋势 9
三 “入世”后我国社会运行总体情况良好 14
一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所持有的两种基本观点 16
第三节 关于“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之争 16
二 准确评价“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19
第二章 “入世”以后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新闻传播业 30
第一节 相关工业的发展使新闻传播业增添了活力 30
一 汽车工业的发展为广播媒介振兴提供了可能性 30
二 彩电业的发展将为电视媒介在农村开拓广阔天地 34
三 印刷机械业的发展给报纸媒介带来利好消息 38
第二节 交通业的发展拓展了新闻从业者的活动空间 41
一 交通业的发展为新闻传播业插上了“翅膀” 41
二 物流配送业的发展为报纸媒介提供了便利 44
第三节 信息产业与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47
一 信息产业为新闻传播业提供了技术平台 47
二 信息产业:当代新闻传播业的“黄金搭档” 48
三 境外力量:能够切下信息产业多大的蛋糕 51
四 新闻传播业:与信息产业共进退的五条路径 59
一 关于文化产业的界定和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 65
第四节 文化产业的发展变化与新闻传播业 65
二 “入世”以后我国文化产业所受到的冲击 67
三 新闻传播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69
第三章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环境的变化 76
第一节 “入世”表明我国法律将在多方面与国际接轨 76
一 我国国内法与WTO规则及国际惯例的接轨 76
二 WTO协议直接约束对象是成员国政府及其行为 78
第二节 “入世”与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环境变化的相关性 80
一 新闻传播法制的某些基本规范需逐步与国际接轨 80
二 WTO原则对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环境的制度性影响 82
第三节 我国新闻传播法制与WTO法律框架的差别及对策 92
一 我国新闻传播法制与WTO法律框架的差别 92
二 我国新闻传播法制建设的应对策略研究 95
第四章 社会公众观念层面的变化与新闻传播业 101
一 “入世”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 102
第一节 社会公众民主观念的拓展与新闻传播 102
二 公众民主观念拓展与新闻知情权 106
第二节 社会公众婚恋观念的变化与新闻传播 112
一 同性恋现象、公众的态度与新闻传播 112
二 异性同居现象、公众的态度与新闻传播 117
三 离婚率增加、公众的态度与新闻传播 120
第三节 社会公众利益观念的变异与新闻传播 123
一 利益观失衡是一种值得注意的异化现象 123
二 新闻传播应当重视传播内容的道德评价 124
三 新闻传播应当注重发挥正向的道德功能 133
四 新闻传播应当避免形成负向的道德功能 136
第四节 社会公众环保观念的现状与新闻传播 139
一 新闻传播应引导公众增强环境道德意识 139
二 加强自然灾害报道与公众环保观念 140
三 加强环境污染报道与公众环保观念 142
四 加强物种濒危报道与公众环保观念 143
卷首语 148
第二卷 关于“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148
第五章 对具有跨文化背景的传媒受众的实证研究 149
第一节 调查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主要发现 149
一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149
二 调查过程中的主要发现及结论 151
第二节 关于中外传媒新闻业务的比较研究 156
一 国外传媒值得借鉴的报道观念与手法 156
二 与国外传媒相比我国传媒所具有的优势 161
三 结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真正进入角色 162
第三节 关于中西传媒各类节目的比较研究 164
一 关于中西传媒娱乐类节目的比较研究 164
二 关于中西传媒知识类节目的比较研究 166
三 关于中西传媒文艺类节目的比较研究 167
四 关于中西传媒所刊播广告的比较研究 168
五 结论:在节目中融入本国文化的精髓 171
一 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173
第六章 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调查和实证分析 173
第一节 调查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与主要发现 173
二 调查过程中的主要发现及结论 174
第二节 从调查结果看“入世”对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177
一 “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具有正面影响 177
二 “入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也有负面影响 181
三 “入世”以后受到冲击最大的是电视媒介 183
第三节 对我国新闻传媒优势以及不足的分析 185
一 对西方新闻传媒优势的分析研究 185
二 对我国新闻传媒优势的分析研究 188
三 调查对象对开放传媒市场的看法 189
第四节 关于南昌新闻从业人员的个案研究 192
一 关于本次调查目的和方法的说明 192
二 在本次调查中的若干主要发现 193
第一节 央视新闻频道诞生的相关背景 201
一 国外电视媒介竞相发展新闻频道 201
第七章 新闻频道开播:“入世”后央视新变化——个案研究之一 201
二 我国电视媒介纷纷以新闻立台 203
三 电视新闻频道是传媒竞争的产物 203
四 央视创办新闻频道有着自身优势 204
第二节 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传播策略 205
一 央视新闻频道的受众定位和风格定位 205
二 央视新闻频道的节目形态分析 208
三 央视新闻频道的播出内容分析 210
四 央视新闻频道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 219
第三节 央视新闻频道的经营环境和策略 223
一 央视新闻频道经营的“生态环境” 223
二 央视新闻频道的频道经营策略 227
第四节 央视新闻频道发展前景展望 236
一 央视新闻频道存在的某些不足 236
二 央视新闻频道未来的发展路径 237
第八章 省级党报《新华日报》的新一轮改版——个案研究之二 241
一 “入世”以后省级党报所面对的宏观环境 242
第一节 《新华日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环境 242
二 省级党报《新华日报》改版前的状况分析 244
第二节 采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党报核心竞争力 248
一 对新闻传媒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与界定 248
二 充分发挥党报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方法 251
第三节 以内容为主全面展现党报核心竞争力 255
一 用拓宽报道面之法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新闻 255
二 用做强主流新闻之法锁定党报的主流读者 256
三 用深刻的人文精神去观照去关注社会民生 262
四 用优质周到的服务凸现党报的实用纸功能 266
五 用对新闻规律的科学认识来指导新闻实践 269
六 用优化的版面体现稳重大气灵活生动风格 272
第九章 X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内部机制改革透视——个案研究之三 277
第一节 关于对X人民广播电台调研的一般情况 277
一 个案研究的背景及研究对象的背景 277
二 个案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279
三 X人民广播电台近年来的主要业绩 282
一 X人民广播电台存在的某些不足 287
第二节 对X人民广播电台存在问题的分析 287
二 对X人民广播电台问题症结的思考 300
第三节 X人民广播电台新一轮改革方略 302
一 走频率制与中心制互补结合的道路 302
二 形成内部外部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 306
三 建立科学合理的报酬分配激励机制 310
第三卷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宏观发展战略研究 316
卷首语 316
第十章 我国新闻传播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上) 317
第一节 “入世”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317
一 “入世”之初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概况 317
二 “入世”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三个立足点 320
一 对“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战略的诠释 336
二 通过解放思想将观念转到适应现实的轨道上来 336
第二节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336
三 通过调整机制对新闻传播业实行科学管理 340
第十一章 我国新闻传播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下) 346
第一节 实行充分释放新闻传播业内部能量的战略 346
一 “入世”头几年是新闻传播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346
二 新闻传播业的潜在能量目前尚未得到充分释放 348
三 加强保护期内新闻传播业释放自身能量的研究 348
一 某些机制不合理影响传媒做大做实做强 349
第二节 实行以机制和体制改革将传媒做大做实做强的战略 349
二 新闻传媒做大做实做强与传媒资本运作 351
三 新闻传媒做大做实做强与传媒资源整合 352
四 新闻传媒做大做实做强与打破各种壁垒 353
第三节 实行推进新闻改革和报道方式创新的战略 355
一 推进以“三贴近”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改革 355
二 努力进行报道方式和新闻文体方面的创新 364
第四节 实行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构筑人才高地的战略 365
一 增强新闻传媒竞争力与造就优秀新闻人才 365
二 培养高素质新闻人才与深化新闻教育改革 366
三 新闻传媒应担当新闻人才继续教育的重任 368
四 优秀的传媒领导人与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369
第十二章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管理研究 371
第一节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宏观管理 372
一 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管理 372
二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管理中不变的方面 373
三 “入世”前后新闻传播业管理方面的调整 375
第二节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管理解析 381
一 以报业集团和报纸媒介为对象的管理解析 381
二 以广电集团和广电媒介为对象的管理解析 389
三 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网络媒体管理解析 393
第三节 “入世”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管理战略 397
一 制订有前瞻性的新闻传播业宏观产业政策 397
二 逐步改进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 399
三 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良性互动关系 401
一 知识产权的概念界定及其主要特征 405
第十三章 “入世”以后的新闻传播业与知识产权保护 405
第一节 “入世”以后保护知识产权问题的紧迫性 405
二 知识产权保护原则:WTO的重要支柱 408
第二节 WTO知识产权保护的规定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影响 410
一 WTO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一系列规定 410
二 “入世”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对我国传媒的影响 413
三 新闻传播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面临的严峻形势 415
第三节 我国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所作的修改 417
一 我国对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的修改 417
二 我国对有关著作权保护法律法规的修订 418
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著作权案适用法律的《解释》 420
第四节 我国传媒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423
一 新闻传媒在专利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423
二 新闻传媒在商标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427
三 新闻传媒在著作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432
一 观念上:努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445
第五节 知识产权保护: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对策 445
二 机制上: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体系 447
三 运作上:用有效手段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449
第四卷 “入世”以后传媒发展和对外传播战略研究 454
卷首语 454
第十四章 “入世”以后我国报业的发展战略 455
第一节 对我国报业内部三大因素的考察 455
一 关于我国报业概念的基本含义 455
二 “入世”以后报业生存环境总体描述 457
三 对我国报业内部重要因素的考察分析 459
第二节 对我国报业的外部生存环境的考察 474
一 互联网的发展与“三网合一”的趋势 474
二 报业集团上市及它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482
第三节 “入世”以后我国报业的发展战略 490
一 我国报业的资源整合与跨媒体发展 490
二 报业集团的内部机制和体制改革 495
三 新闻业务改革与创新:以综合性报纸为例 497
第十五章 “入世”以后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战略 507
第一节 “入世”与我国广播电视业的对外开放 507
一 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广播电视业的影响 507
二 “入世”后广播电视业进入对外开放新阶段 511
第二节 中美广播电视业发展模式面面观 513
一 对美国广播电视业商业运作的考察 513
二 对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现状的考察 516
第三节 “入世”前后我国广播电视业的重大改革 519
一 “入世”前国内广播电视业体制改革的尝试 519
二 处于现在进行时态的“网台分离”改革 523
三 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和节目管理的改进 527
四 有关主管部门对行业法规的重新修订 530
五 对广电集团化整合和运作的总体评价 531
第四节 “入世”以后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战略研究 532
一 关于“一筐土豆”与“联合起来造大船” 532
二 关于从重“做大”到重“做强”的转变 533
三 关于与世界广播电视业的“接轨”问题 537
第十六章 “入世”以后我国网络业的发展战略 542
第一节 关于我国网络业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542
一 我国和世界网络业同步发展的日程表 542
二 推动我国网络业紧跟世界潮流的力量 544
三 “入世”以后我国网络业保持良性发展态势 547
第二节 坚持和发展多点经营的盈利模式 549
一 多点经营:应对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 549
二 网络业多点经营的具体内涵和方法 551
第三节 建立多层次的网络新闻传播结构 554
一 网络: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重要渠道 554
二 “入世”后我国网络新闻传播机构的格局 555
第四节 逐渐壮大和规范网络记者编辑队伍 560
一 时代呼唤网络新闻记者编辑队伍建设 560
二 网络记者编辑队伍的规范与建设 563
一 我国对外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情况考察 569
第十七章 “入世”以后我国对外新闻传播发展战略 569
第一节 我国对外新闻传播历史的简要回顾 569
二 我国广电和网络传媒的对外传播历史 571
三 关于我国现当代对外新闻传播的三个结论 574
第二节 “入世”后加大对外新闻传播力度的障碍分析 575
一 “入世”后我国对外新闻传播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575
二 在加大对外新闻传播力度方面所存在的障碍 576
三 跨文化新闻传播的障碍和障碍的排除 581
第三节 未来我国对外新闻传播的发展战略 584
一 在认识对外新闻传播重要性基础上准确定位 584
二 完善对外新闻传播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机制 586
三 打破国际上的文化霸权和“妖魔化中国”的企图 587
四 改变分散局面以建立统一的对外新闻传播体系 588
五 积极利用海外华文传媒力量进行对外新闻传播 591
后记 595
补记 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