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史”篇 1
(一)论杜诗中的“狂顾”、“狂走”和“狂歌” 1
目 录 1
(二)论杜诗“以我为诗” 13
(三)论杜诗的“故国平居有所思” 29
(四)论“诗史”的定位(一) 42
(五)“诗史”桂冠的排名榜 57
——“诗史”的定位(二) 57
(六)杜诗中的“银章”与“省郎” 71
(七)杜诗中的“理语”与“理趣” 85
(八)“携伎东山”和“莫学野鸳鸯” 103
——简论李白、杜甫的女性观的一个侧面 103
——论杜诗的“排律” 114
(九)铺叙感慨的需要,诗体发展的必然 114
(十)历代对杜诗的批评在文学史上的认识价值 134
(十一)附:怎样看待王夫之对杜甫等古代作家 151
的批评? 151
(十二)杜诗给诗学以新的文化元素 161
(十三)从所谓杜诗中的“戏题剧论”,再谈杜 173
诗的“历史命运” 173
(十四)“诗仙、诗圣”内涵的定位及其外延的 189
嬗变 189
(十五)从“钱柳因缘”到“诗史”桂冠 203
——论“钱谦益现象”及“诗史”诗人 203
的“南移”现象 203
诗词评注》 218
(十六)文化女奇人:柳如是 218
——从《柳如是别传》谈到《柳如是 218
(十七)中华文化的“千年龙”现象 226
——写在20世纪结束之时 226
(十八)民族文化认同“千年”走势中的 233
几个问题 233
二、视角、形式篇 251
(十九)论古典文学艺术中的两种独特视角 251
(二十)论文学史上散文与诗的雅俗互补的 261
发展格局 261
(二十一)“竹林七贤”到底“贤”不“贤”? 278
——论“竹林七贤”的存在条件 278
(二十二)嵇康在《幽愤诗》中何曾“忏悔”过? 288
——兼及它对历史认知的正负面影响 295
(二十三)谈清宫戏的“火” 295
(二十四)儒文化典籍中的若干“系统比喻”现象 306
(二十五)衔接、转换中见真情 312
——谈文论的现代转换的两个问题 312
(二十六)从“杜鹃”形象,看典故的使用、 323
变异和重组 323
(二十七)宋词三阶段:婉约、豪放、醇雅 330
——典型的“一分为三”的文学 330
发展形态 330
(二十八)答客问 343
——关于“恢复”文言文 343
(二十九)“无欲”与“言欲”之辨 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