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及其属性 1
第一章 法律援助制度的概念及特征 1
第二节 法律援助制度的特征 2
第二章 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6
第一节 法律援助制度产生的政治原因 6
第二节 法律援助制度产生的经济原因 7
第三节 法律援助制度产生的社会原因 8
第四节 法律援助制度产生的法制原因 9
第五节 法律援助制度产生的理论原因 1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状况 14
第三章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14
第二节 新中国诞生后的状况 16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状况 18
第四节 法律援助制度的全面启动 21
第五节 《法律援助条例》的制定与施行 26
第四章 法律援助制度与人权保障 34
第一节 人权的基本内容 34
第二节 公民权与人权 35
第三节 我国法律对公民权的规定 36
第四节 公民权利实施和保障的途径 38
第五节 公民权利的司法保障 40
第六节 公民诉权的行使 42
第七节 影响公民行使“诉权”的主要因素 43
第八节 法律援助制度是确保公民权利实现的根本途径 45
第五章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与指导思想 47
第一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的意义 47
第二节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的指导思想 52
第六章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援助制度遵循的基本原则 56
第一节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指导原则 57
第二节 必须遵循社会需求的原则 60
第三节 必须遵循效益的原则 63
第四节 必须遵循协调发展的原则 65
第五节 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67
第七章 法律援助机构的设置及职责划分 68
第一节 法律援助机构的概念及分类 68
第二节 法律援助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 69
第三节 法律援助工作实施机构的性质和设置的依据 71
第四节 法律援助机构设置的原则 73
第八章 律师和其他社会组织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76
第一节 律师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76
第二节 社会组织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82
第一节 法律援助资金在法律援助制度建立中的重要作用 86
第九章 法律援助的经费 86
第二节 解决我国法律援助资金的途径 90
第三节 对法律援助资金的管理 96
第四节 法律援助资金的使用 99
第五节 国外法律援助资金的来源途径 101
第六节 国外法律援助资金的管理和使用 112
第十章 法律援助范围的概述和民事、行政案件的援助范围 122
第一节 法律援助范围的概念和特征 122
第二节 民事、行政案件的援助范围 125
第三节 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案件 126
第四节 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案件 156
第五节 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案件 165
第六节 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案件 167
第七节 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案件 169
第八节 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案件 170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中法律援助的对象和范围 174
第一节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为被告人提供的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 175
第二节 当事人通过申请获得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 177
第三节 应当提供刑事法律援助的案件范围 183
第四节 经济困难标准的确定 185
第一节 法律援助程序的概念和作用 187
第十二章 法律援助的程序 187
第二节 法律援助申请及其条件 190
第三节 法律援助申请的管辖与受理 193
第四节 法定代理人代为申请 198
第五节 申请法律援助应当提交的证件和证明材料 201
第六节 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查 203
第七节 审查的期限和异议程序 209
第十三章 法律援助实施 214
第一节 法律援助实施的概念及其程序 214
第二节 刑事法律援助的实施 217
第三节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224
第四节 法律援助的终止及其程序 227
第五节 法律援助的结案及其办案补贴的计算 231
第六节 法律援助机构为公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基本要求 236
第十四章 法律责任 240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及其种类 240
第二节 法律援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法律责任 242
第三节 律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 247
第四节 司法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法律援助监督管理工作中的法律责任 255
主要参考书目 259
附录 《法律援助条例》 263
后记 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