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翻译诗学的当代回归 1
第二章 追寻另一处诗意栖居地:诗歌翻译的本体论 8
2.1 意义的在场与不在场——翻译的意义观 8
2.2 说不可说——翻译对不在场的超越 11
2.3 神思与想象——翻译过程中的两种运思取向 13
2.4 原文与译文的相同和相通 15
2.5 在遮蔽中澄明——在翻译中寻找另一处诗意栖居地 18
第三章 “一体万化”:诗歌翻译的通变论 20
3.1 诗歌翻译中的“正”与“变” 20
3.2 由“正变”到“通变”:诗歌翻译的变易模式及其特点 22
3.2.1 诗歌翻译的变易模式 22
3.2.2 诗歌翻译的变易特点 23
3.2.3 诗歌翻译通变过程的核心:生成性 25
3.3 结论 26
第四章 诗歌翻译的现象学考察:诗歌翻译的意向论 28
4.1 诗歌翻译的意向性 28
4.2 诗歌翻译的意向性内容 30
4.3 作为结果的诗歌翻译的意向性关系 34
4.4 结论:诗歌翻译意向性的现象学总体描述 35
第五章 玄言、禅趣和佛理:诗歌翻译的焦虑论 36
5.1 三种类型的古典汉诗及其英译 36
5.1.1 玄言诗、佛理诗和禅趣诗的英译 36
5.1.2 玄言诗 37
5.1.3 佛理诗 38
5.1.4 禅趣诗 38
5.2 诗歌的跨语错位表达 39
5.2.1 禅趣诗译为玄言诗 40
5.2.2 禅趣诗译为佛理诗 40
5.2.3 禅趣诗译为哲言诗 41
5.3 诗歌的跨语表意策略 42
5.3.1 汉诗英译的玄化 42
5.3.2 汉诗英译中的禅化和诗化 43
5.4 诗歌的跨语表意策略背后的语言哲学理念 45
5.4.1 玄化:得意忘象 45
5.4.2 禅化和佛化:不说破与说破 46
5.4.3 诗化:文字的立与不立 47
5.5 结论 48
第六章 格物、感物和体物:诗歌翻译的物我论 49
6.1 引子 49
6.2 诗歌翻译中的格物、感物和体物 49
6.2.1 诗歌翻译和格物 49
6.2.2 诗歌翻译和感物 52
6.2.3 诗歌翻译和体物 54
6.3 结论 57
第七章 言意之辨与象意之合:诗歌翻译的意象论 59
7.1 言与象:两种符号体系的对比 60
7.2 言与意:象表述加入言表述的必要性 61
7.3 象与意:言的式微与象的凸显——汉诗英译的意象主义主张 63
7.4 结论:“通夷狄之言者曰象” 66
第八章 诗歌模子的移植:诗歌翻译的差异论 68
8.1 叶维廉的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一种差异翻译诗学 68
8.2 叶维廉的诗歌模子论 69
8.3 模子论对叶维廉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的影响 70
8.3.1 叶维廉翻译诗学中的传释学 70
8.3.2 叶维廉翻译诗学的语言观 71
8.3.3 叶维廉翻译诗学的主客关系 73
8.4 结论 76
第九章 从“点化”到“夺胎换骨”:诗歌翻译的活法论 78
9.1 引言 78
9.2 诗歌翻译的“活法” 79
9.2.1 诗歌翻译的“点化”法 79
9.2.2 诗歌翻译的“夺胎”法和“换骨”法 85
9.2.3 诗歌翻译的“活法” 87
9.3 结论 91
第十章 从意象到事件:诗歌翻译的化境论 92
10.1 引言 92
10.2 中国诗学中的“境界”及其在诗歌翻译中的意涵 94
10.3 汉诗英译中的化境与事件化 96
10.3.1 汉诗英译中的事件化 96
10.3.2 汉诗英译中化境的事件化处理方式例释 101
10.4 汉诗英译中事件化对境界转化的审美影响 104
10.5 结论 106
第十一章 物身化和心身化:诗歌翻译的体现论 108
11.1 诗歌翻译的再现论、表现论和印象论 108
11.2 诗歌翻译的体现论:心身化和物身化 110
11.2.1 诗歌翻译中的心身化(somatization) 111
11.2.2 诗歌翻译中的物身化(embodiment) 115
11.3 结论 119
第十二章 “观译”和“看译”:诗歌翻译的观看论 120
12.1 “以大观小”:中国古典山水诗的本体论基础及其翻译效应 120
12.2 “观译”与“看译”: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两种取向 123
12.2.1 “假山”之译与“真山”之译 125
12.2.2 “散点”之译与“焦点”之译 126
12.2.3 “动点”之译与“静点”之译 127
12.2.4 “远距”之译与“近距”之译 130
12.3 结论:“观”译的翻译审美效果 132
第十三章 自感为体和感人为用:诗歌翻译的感应论 133
13.1 诗歌翻译的感应形式——外感和内感 133
13.2 诗歌翻译的感应内容——志、情和道 135
13.3 诗歌翻译的感应目的——自感和感人 136
13.4 诗歌翻译的感应结果——感觉、感知、感动和感悟 139
13.5 汉诗英译的审美感应过程还原 140
13.6 结论 142
第十四章 象、兴、格、圆:诗歌翻译的范畴论 143
14.1 诗歌翻译中的对象论范畴——象 144
14.2 诗歌翻译中的发生论范畴——兴 146
14.3 诗歌翻译中的标准论范畴——格 149
14.4 诗歌翻译中的目的论范畴——圆 151
14.5 结论 153
第十五章 器用与言说:诗歌翻译的距离论 154
15.1 引子:从翻译的零度说起 154
15.2 诗歌翻译过程中审美距离的变化 155
15.2.1 物与言:先后之离 155
15.2.2 近譬与远譬:远近之离 156
15.2.3 之谓与谓之:主客之离 160
15.2.4 器与用:有无之离 163
15.2.5 明辨与忘言:言象之离 165
15.3 结论 166
参考文献 167
后记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