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况 1
第一节 建置 1
一、地理位置 1
二、历史沿革 2
三、行政区划 6
四、城区 7
五、乡镇 13
第二节 自然环境 22
一、地质 地貌 22
二、山脉 23
三、河流 34
四、气候 物候 37
五、水文 39
六、土壤 41
七、植被 43
八、自然资源 44
九、自然灾害 50
第三节 人口 54
一、人口规模 54
二、人口变动 56
三、人口构成 58
第二章 政治 62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平度地方组织 62
一、早期党的组织 62
二、工委 县委 64
三、党的基层组织 67
四、党的代表大会 69
五、党员发展与教育 72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平度地方组织 76
一、组织沿革 76
二、组织发展 77
第三节 政权 政协 79
一、权力机构 79
二、行政机构 85
三、人民政协 98
第四节 社会团体 101
一、抗战前社团 101
二、抗日救国团体 102
三、建国后的社会团体 104
一、地方武装 108
第五节 军事 108
二、驻军 111
三、重大战斗战役 114
第六节 政法 126
一、旧时政法 126
二、人民公安 126
三、人民检察 129
四、人民审判 130
五、人民司法行政 131
第七节 劳动 人事 134
一、劳动管理 134
二、人事管理 135
三、工资福利 141
一、土地所有制 144
第一节 农业 144
第三章 经济 144
二、农业生产条件 147
三、种植业 149
四、林业 155
五、果业 160
六、蚕业 162
七、畜牧业 163
八、渔业 164
九、名优特产 165
第二节 水利 169
一、治河 169
二、灌溉 180
一、工业体制 183
第三节 工业 183
二、工业门类 186
第四节 商业 209
一、商业体制 209
二、商品购销 212
三、粮油购销 215
四、物资购销 217
五、集市贸易 217
六、饮食服务业 219
七、对外贸易 221
第五节 交通 邮电 222
一、交通 222
二、邮电 224
一、县城建设 227
第六节 城乡建设 227
二、乡村建设 229
三、建筑业 231
第七节 环境保护 233
一、环境污染 233
二、环境治理 235
第八节 财税 237
一、财政 237
二、税务 239
第九节 金融 243
一、机构 243
二、货币流通 245
三、储蓄 246
四、信贷 247
五、金融管理 249
六、保险 253
第十节 经济管理 255
一、工商行政管理 255
二、物价管理 257
三、标准计量管理 260
第四章 文化 262
第一节 教育 262
一、私塾书院 262
二、基础教育 264
三、专业教育 268
四、成人教育 270
五、教师队伍 272
六、教育经费 273
第二节 科技 275
一、科技组织与队伍 275
二、科普活动 277
三、科技成果与推广 278
第三节 卫生 282
一、专业机构 282
二、医疗机构 284
三、疫病防治 288
四、医疗队伍与技术 293
五、药品经营 297
第四节 体育 299
一、组织与设施 299
二、学校体育 300
三、群众体育 302
四、优秀运动员 303
第五节 文学艺术 305
一、文学创作 305
二、文学艺术 308
三、电影发行放映 312
四、展览 312
第六节 新闻 314
一、广播 电视 314
二、县报 315
第七节 档案 图书 316
一、档案 316
二、图书 316
一、农民生活 318
第一节 居民生活 318
第五章 社会 318
二、职工生活 321
第二节 人口控制 322
一、婚姻家庭 322
二、计划生育 323
三、优生优育 323
第三节 民政 325
一、社会福利 325
二、支援前线 326
三、优待抚恤 327
四、婚姻登记 330
五、殡葬改革 330
一、生活习俗 332
第四节 习俗 332
二、礼仪习俗 333
三、节日习俗 337
四、称谓习俗 339
第五节 宗教 341
一、佛教 道教 341
二、天主教 342
三、基督教 342
第六节 方言 344
一、概况 344
二、词汇 345
三、词组 360
四、句 363
一、岳石文化遗址 367
第六章 文物古迹 367
第一节 古代遗址 367
二、三埠李家遗址 368
三、逄家庄遗址 368
四、清水遗址 369
第二节 古建筑 370
一、崇德宫 370
二、城隍庙 370
三、千佛阁 371
第三节 古墓 372
一、六曲山古墓群 372
二、宁戚冢 373
一、即墨故城 374
第四节 古城址 374
二、卢乡故城 375
三、棠邑故城 375
第五节 天柱山摩崖石刻 376
一、郑文公碑 376
二、东堪石室铭 378
三、秋千口石刻 379
四、天柱山铭和天柱山颂 379
五、姚保显造石塔记 380
六、东汉中平三年题字 380
第六节 馆藏文物 381
第七节 革命文物遗址 384
第一节 名胜 385
一、峰峦奇石 385
第七章 大泽山 385
二、大泽晴云 387
三、洞窟峡口 387
四、涧池亭台 388
第二节 古迹 390
一、墓塔石刻 390
二、庵观寺庙 391
第三节 石刻 392
一、西山口下 392
二、智藏寺周围 392
三、日照庵周围 398
四、红庙周围 400
五、飞来峰周围 400
六、北峰周围 401
第四节 诗咏 402
一、纪游诗 402
二、“大泽晴云”诗 409
三、二十八景诗 410
四、续增八景诗 415
第五节 游记 417
第六节 专记 424
一、石雷之乡 424
二、大泽山葡萄 425
第八章 人物传略 429
大事年表 444
附:平度市2001年行政区划表 488
平度市1985—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499
编后记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