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目录 280
第三篇 扩散过程 280
第十一章 物质传递原理 280
第一节 一般概念 280
11—1.总说 280
第二节 相平衡 280
11—2.两相间的平衡关系 280
11—3.相组成的表示法 282
第三节 扩散的基本定律 283
11—4.在流体中的分子扩散 283
11—5.在气相中的稳定扩散 283
11—6.在液相中的稳定扩散 284
11—7.扩散系数 285
第四节 对流扩散与扩散相似 287
11—8.对流扩散 287
11—9.扩散相似 290
第十二章 干燥 293
第一节 概论 293
12—1.去湿方法和干燥方式 293
12—2.干燥过程的静力学和动力学 293
第二节 干燥静力学 294
(甲)蒸气和气体的混合物 294
12—3.蒸气和气体混合物的性质 294
12—4.空气湿含量或湿度的测定 296
12—5.湿空气的1-x图 296
12—6.空气干燥器的操作原理 298
(乙)空气干燥器的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298
12—7.空气干燥器的物料衡算 299
12—8.空气干燥器的热量衡算 300
12—9.理论干燥器与实际干燥器 302
12—10.理论干燥器与实际干燥器的图解法 303
第三节 干燥动力学 305
12—11.物料中所含水分的性质 305
12—12.结合水分与非给合水分 306
12—13.固体物料干燥的机理 306
12—14.干燥速度 307
12—15.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 308
12—16.干燥曲线和干燥速度曲线 308
12—17.干燥介质湿含量不变时干燥速度的计算 312
12—18.干燥介质湿含量变动时干燥速度的计算 316
第四节 干燥器的构造 319
12—19.干燥器的分类 319
12—20.厢式干燥器 320
12—21.间歇式减压干燥器 321
12—22.洞道式干燥器 322
12—23.多带式干燥器 323
12—24.回转式干燥器 326
12—25.常压滚筒式干燥器 328
12—26.圆筒式干燥器 329
12—27.气流式干燥器 329
12—28.喷雾式干燥器 330
12—29.红外线干燥器与高频率干燥器 331
12—30.干燥器的比较与选择 332
第十三章 液体的蒸馏 335
第一节 基本概念 335
13—1.液体混合物的相平衡 335
13—2.挥发度与相对挥发度 341
第二节 简单蒸馏 341
13—3.简单蒸馏的原理及其计算 342
第三节 蒸汽蒸馏 345
13—4.蒸汽蒸馏的原理及其计算 345
第四节 精馏 347
13—5.精馏原理 347
13—6.间歇精馏与连续精馏的流程 349
第五节 双组分混合液精馏塔操作的分析 350
13—7.基本假设 350
13—8.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351
13—9.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352
13—10.进料情况对于操作线的影响 352
13—11.操作线的作法与应用 353
第六节 确定分离双组分混合液的连续精馏塔塔板数的图解法 355
13—12.理论塔板数、塔板效率与实际塔板数 355
13—13.回流比、塔板数与加热蒸汽消耗量之间的关系 359
第七节 连续精馏装置的热量衡算 361
13—14.连续精馏塔的热量衡算 361
第八节 间歇精馏的计算 363
13—15.馏出液组成不变时的计算 363
13—16.回流比不变时的计算 364
第九节 蒸馏与精馏的设备及其计算 364
13—18.泡罩塔 365
13—17 蒸馏釜 365
13—19.筛板塔 371
13—20.填料塔 372
13—21.泡罩塔与填料塔的比较 377
第十四章 吸收与吸附 379
Ⅰ.气体的吸收 379
第一节 吸收理论 379
14—1.气体在液体中的平衡溶解度 379
14—2.吸收过程的机理 382
14—3.吸收方程式 384
14—4.吸收系数的数值 387
第二节 吸收塔的计算 390
14—5.物料衡算 390
14—6.吸收剂的单位耗用量 391
14—7.填料塔主要尺寸的计算 392
14—8.泡罩塔塔板数的决定 399
14—9.非等温的吸收 400
14—10.脱吸(提馏) 400
第三节 吸收器的构造与吸收设备流程 401
14—11.表面吸收器 401
14—12.填料塔 403
14—13.鼓泡式吸收器 404
14—14.喷洒式吸收器 405
14—15.各式吸收器的比较 405
14—16.吸收设备流程 406
14—17.总说 407
Ⅱ.吸附 407
第四节 吸附的基本概念 407
第五节 吸附理论 409
14—18.两相间的平衡关系 409
14—19.吸附速率 410
14—20.吸附剂的脱吸 411
第六节 吸附设备及流程 411
14—21.接触式吸附器 411
14—22.固定填充床吸附器 412
14—23.流动填充床吸附器 413
Ⅲ.气体的增湿与减湿 413
14—24.增湿与减湿过程中的物质传递 414
14—25.增湿与减湿过程的机理 414
第七节 增湿与减湿的理论 414
第八节 增湿器与减湿器 415
14—26.增湿器 415
14—27.减湿器 416
14—28.凉水塔 416
第十五章 萃取 420
第一节 萃取操作的物理基础 420
15—1.物质分配定律 420
15—2.萃取速率 421
第二节 萃取的操作流程 422
15—3.萃取流程简述 422
第三节 固体的萃取 423
15—4.萃取装置与操作 423
15—5.萃取器的构造 424
15—6.萃取设备的计算 425
15—7.萃取器数目的代数计算法 426
15—8.萃取器数目的图解计算法 428
第四节 液体的萃取 429
15—9.萃取装置与操作 429
15—10.逆流塔式萃取器的计算 430
第四篇 冷冻操作 434
第十六章 冷冻 434
第一节 基本概念 434
16—1.冷冻操作的物理基础 434
16—2.冷冻系数 435
第二节 冷冻机与冷冻剂 436
16—3.冷冻机的分类 436
16—4.冷冻能力 438
16—5.冷冻剂 439
16—6.载冷体 440
第三节 压缩蒸气冷冻机 441
16—7.理想压缩蒸气冷冻机 441
16—8.实际压缩蒸气冷冻机 442
16—9.温熵图和压焓图 444
16—10.冷冻操作所需功率 445
16—11.双级或多级压缩冷冻机 446
16—12.压缩冷冻机的组成部分 447
第四节 利用冷冻方法的气体液化及其他 448
16—13.气体的液化 448
16—14.用冷冻机加热 449
17—1.获得深度冷冻的方法 451
第十七章 深度冷冻 451
第一节 深度冷冻的物理基础 451
17—2.节流膨胀 453
17—3.转化温度 455
17—4.积分节流效应 456
17—5.作外功的绝热膨胀 457
17—6.热力学图表 458
17—7.循环的冷冻能力 459
17—8.气体液化的最小功和实际功 460
第二节 深度冷冻循环 461
17—9.简单林德循环 461
17—10.中压林德循环 464
17—11.氨预冷的林德循环 466
17—12.克劳德循环 468
17—13.海兰德循环 470
17—14.卡皮查循环 470
17—15.各种深度冷冻循环的比较 471
第三节 气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472
17—16.部分冷凝 472
17—17.精馏 473
第四节 深度冷冻装置的组成部分 474
17—18.压缩机和膨胀机 474
17—19.热交换器和蓄热器 475
18—2.粉碎的方法 477
第一节 粉碎的原理与方法 477
18—1.基本概念 477
第五篇 机械操作 477
第十八章 固体的粉碎与筛析 477
18—3.动能消耗量 478
18—4.粉碎规程 481
第二节 粉碎设备 482
18—5.粉碎机的分类 482
18—6.颚式压碎机 482
18—7.锥形轧碎机 484
18—9.离心锤击式粉碎机 487
18—10.盘磨 487
18—11.球磨与棒磨 488
18—12.环滚研磨机 491
18—13.胶体磨 492
18—14.粉碎流程 493
第三节 筛析 494
18—15.筛与筛析 494
18—8.滚碎机 495
18—16.筛析后平均颗粒大小的计算 496
18—17.筛的构造 497
参考书目 501
附录 502
附录8.各种气体水溶液的享利系数值 502
附录9.冷冻剂的物理性质 502
附录10.冷冻盐水氯化钙和氯化钠的物理性质 503
附录11.氨冷冻剂的温熵图…………………………插页附录12.范德华方程式中常数a和b之值 504
索引 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