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中外文化的比较研究 3
鲁迅与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史概述 张梦阳 3
第一辑:鲁迅与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 65
鲁迅同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们的关系 任继愈 65
论鲁迅作品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历史联系 王瑶 75
鲁迅小说创作与中国古典小说 许怀中 95
鲁迅与《儒林外史》 孙昌熙 109
《呐喊》《彷徨》和五四时期小说创作之比较研究 田本相 122
试论鲁迅与周作人的思想发展道路 钱理群 139
评“五四”时期的鲁迅与胡适 易竹贤 159
略谈《呐喊》《彷徨》对现代小说发展的影响 杨占升 180
第二辑:鲁迅与外国文化的比较研究 194
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 冯雪峰 194
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 王富仁 209
鲁迅的《狂人日记》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 彭定安 226
《离婚》与《小公务员的死》的比较分析 林兴宅 240
两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鲁迅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较研究 李春林 248
西方思潮对前期鲁迅的影响 张华 258
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 乐黛云 266
论鲁迅与尼采 陆耀东 唐达晖 282
鲁迅与尼采哲学 钱碧湘 297
鲁迅与《天演论》、进化论 叶德浴 313
鲁迅与拜伦 陈鸣树 328
鲁迅对佛洛依德的印象 余凤高 336
鲁迅与现代主义 洪永平 347
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和鲁迅的关系 牛仰山 358
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 秦家琪 陆协新 372
鲁迅与日本文学 孙席珍 391
《野草》的艺术探源 孙玉石 404
鲁迅思想研究 427
鲁迅思想研究史概述 张梦阳 427
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鲁迅逝世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报告 茅盾 470
第一辑:鲁迅思想发展研究 470
鲁迅五四时代所受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 李何林 476
《鲁迅早期五篇论文注译》译后记 王士菁 481
《鲁迅前期思想发展史略》前言 林非 491
略论鲁迅思想的发展 李泽厚 498
鲁迅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马良春 516
再论鲁迅马列主义世界观的确立 袁良骏 531
第二辑:鲁迅哲学、社会、美学及其它思想研究 546
鲁迅哲学思想研究(节录) 张琢 546
致力于改造中国人及其社会的伟大思想家 王得后 560
论鲁迅的美学思想 唐弢 576
论性格真实——《鲁迅美学思想论稿》片断 刘再复 594
鲁迅小说研究史概述 张梦阳 611
鲁迅小说研究 611
第一辑:鲁迅小说综合研究 715
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呐喊》与《彷徨》研究之一 陈涌 715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巴人 737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吴中杰 高云 747
鲁迅小说的历史地位 严家炎 757
鲁迅小说的几个美学特点 鲍昌 771
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的本质特征 杨义 783
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子——论《呐喊》《彷徨》的思想意义 王富仁 798
《狂人日记》的思想和艺术 严家炎 815
第二辑:鲁迅小说专篇研究 815
中国新文学创作的第一章——《论鲁迅的小说创作》片断 林非 824
论阿Q 何其芳 837
关于阿Q的“革命”问题 支克坚 844
论阿Q精神胜利法的哲理和心理内涵 吕俊华 857
阿Q与文学的典型问题 陈涌 879
论《药》——鲁迅小说研究之一 曾华鹏 范伯群 884
谈《故乡》 许杰 904
论《祝福》思想的深刻性和艺术的独创性——鲁迅小说的分析和研究之一 林志浩 913
幻想·破灭·求生——论《伤逝》的时代意义和子君的悲剧形象 李希凡 924
卓越的讽刺文学——《故事新编》 李桑牧 940
鲁迅《故事新编》散论 王瑶 952
鲁迅杂文研究 987
鲁迅杂文研究史概述 张梦阳 987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征 唐弢 1061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钱谷融 1074
鲁迅杂文独创的艺术 朱彤 1093
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潘旭澜 1099
论鲁迅杂感文学中的“社会相”类型形象 刘再复 1111
蕊珠如火一时开——试论鲁迅杂文的渊源及与中国现代杂文运动的关系 胡从经 1125
略论鲁迅杂文的情理趣 甘竞存 1144
简论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质 阎庆生 1155
其它 1169
《野草》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其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 李何林 1169
论《野草》的象征手法 曾华鹏 李关元 1174
《鲁迅诗稿》序 郭沫若 1185
鲁迅辑录《古小说钩沉》的成就及其特色 林辰 1186
从文献学的角度看鲁迅研究中的资料问题 朱正 1193
鲁迅史实杂考 陈漱渝 1203
关于鲁迅治学方法的探讨 郭豫衡 1215
鲁迅的世界地位与国际威望 戈宝权 1225
编后记 张梦阳 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