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本课题的社会现实背景 2
二、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其分析 7
三、本课题研究之学术策略 10
第一章 儒—道—释——中华古代文论的文化根基 17
一、儒家的文学观念 19
二、道家的文学观念 29
三、释家的文学观念 35
四、儒家和道家的诗歌功能观 39
五、儒家、道家、释家文学思想的互补 44
第二章 气—神—韵—境—味——中华古代文论的民族文化个性 49
一、中华古代文论的基本范畴:气、神、韵、境、味 50
二、和:气、神、韵、境、味的共同民族文化之根 65
三、整体流动性:气、神、韵、境、味统摄文学的独特形式 71
四、空灵感:气、神、韵、境、味的超越性 75
五、形成古代文论民族文化个性的社会经济原因 79
第三章 感物—言志—原道——“天人合一”式的文学本原论 85
一、“感物”——第一序列观念 88
二、“吟志”——第二序列观念 96
三、“原道”——第三序列观念 110
第四章 “眼中”—“胸中”—“手中”——“胸有成竹”式的文学创作论 124
一、从“眼中之竹”到“手中之竹” 125
二、“即景会心”与艺术直觉 127
三、“神与物游”与艺术想象 140
四、“成竹于胸”与艺术心象 148
五、“出语惊人”与艺术表达 156
第五章 “言外”—“象外”—“韵外”——“文外之重旨”式的文学作品论 168
一、现代文学作品论的简要回顾 169
二、言、意、象与文学作品三层面 180
三、美在“言外”“象外”“韵外” 186
四、性情、意味——文学作品的“至处” 195
第六章 “虚静”—“逆志”—“品味”——“知音”式的文学读者论 205
一、“文情难鉴”——读者的意义 206
二、“虚静”“无己”——读者襟怀与心境 213
三、“以意逆志”——读者接受过程的对话性质 220
四、“含蓄无垠”——对读者发出的意义邀请 228
五、“品味”“涵咏”——诗意的整体把握 236
第七章 “志思蓄愤”—“情景交融”—“联辞结采”——中华古代文学抒情论 246
一、“志思蓄愤”——艺术情感生成之一 248
二、“情景交融”——艺术情感生成之二 259
三、“联辞结采”——艺术情感生成之三 267
四、“家国情怀”与“独造”——抒情的社会性与个性 290
五、“平澹”——抒情的民族性 299
六、“赋比兴”——情感的表现方式 305
第八章 “格物”—“性格”—“闲笔”——中华古代文学叙事学 312
一、“叙事实出史学”——中国古代文学叙事的起源 313
二、“格物”与“动心”——叙事文学作者的条件与本领 320
三、“事体情理”与“天然图画”——叙事文学的艺术真实 327
四、“同而不同处有辨”——叙事文学人物性格的塑造 333
五、“闲笔不闲”——文学叙事功能的扩大与延伸 348
六、“杂而不越”——文学叙事的文法 353
第九章 意象—意境—典型——中华古代文学审美理想论 370
一、西方文学理想论的成功与缺憾 371
二、“意象”——象征型文学的理想 379
三、“意境”——抒情型文学的理想 389
四、“典型”——写实型文学的审美理想 409
第十章 传统—诠释—新变——中华文学理论的通与变 417
一、传统不可割裂 418
二、诠释——继承与革新传统的必由之路 422
三、在古今中西基础上实现新变 426
附录 433
获取真义与焕发新义——略谈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433
再论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视野 445
代后记 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