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麦品种及其系谱》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金善宝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16144·2688
  • 页数:417 页
图书介绍:

目录 1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北部冬麦区 10

第一节 概述 10

一、冀东北平原副区 11

二、黄土高原副区 12

三、胶东、辽东沿海副区 14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15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6

一、以地方品种燕大1817与引进品种杂交育成的农大183等品种 27

二、以推广品利农大183等为基础亲本与引进或改良品种杂交育成的东方红3号 31

等品种 31

(一)水浇地抗条锈病、抗倒伏品种 31

(二)旱地抗旱耐瘠品种 38

(三)抗病毒病品种 41

三、以黄淮冬麦区推广品种碧蚂4号和引进品种早洋麦杂交育成的北京8号及其 45

衍生品种 45

四、以钱交麦为代表的引进推广品种与当地推广品种杂交育成的西峰号、平凉号 50

品种 50

五、以地方良种蚰子麦与引进品种杂交育成的蚰包麦及其衍生品种 52

第三章 黄淮冬麦区 58

第一节 概述 58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61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68

一、以地方品种为基础,用早期引入的国外品种作抗锈亲本杂交育成的“第一轮” 69

改良品种 69

(一)以蚂蚱麦和碧玉麦杂交育成的抗锈、丰产品种碧蚂1号和碧蚂4号 69

(二)以西北60和中农28杂交育成的兼抗条锈病、吸浆虫品种西农6028 70

(三)以胜利麦和地方品种杂交育成的抗病、耐寒品种石家庄407 72

“第二轮”改良品种 73

二、以“第一轮”改良品种为基础,与国外抗锈品种或本国改良品种杂交育成的 73

1.碧蚂麦和早洋麦杂交育成的品种 74

(一)以碧蚂1号、碧蚂4号为基础,用国外抗锈品种进行杂交改良 74

2.碧蚂麦和苏联早熟1号杂交育成的品种 76

3.碧蚂麦和尤皮2号杂交育成的品种 76

4.碧蚂麦和春性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品种 77

(二)以西农6028为基础,和外引品种或改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 78

1.西农6028与碧蚂麦杂交育成的品种 78

2.西农6028与丹麦1号杂交育成的品种 79

(三)以石家庄407等品种为基础,进行杂交改良 80

(四)以辛石麦等品种为基础,进行杂交改良 81

(一)以碧蚂麦衍生品种为基础,进行杂交改良 82

1.对碧蚂4号与早洋麦杂交育成品种的改良 82

改良品种 82

三、以“第二轮”改良品种作基础,与改良品种或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第三轮” 82

2.对碧蚂4号与苏联早熟1号杂交育成品系的改良 83

(二)以丰产号为基础,进行杂交改良 84

1.一批早熟品种的育成 84

2.一批半矮秆品种的育成 85

3.一批抗旱丰产品种的育成 86

四、以国外引入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88

(一)对南大2419等品种进行杂交改良 88

1.南大2419与早洋麦等冬性品种杂交育成的品种 88

2.以弗兰尼作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89

(二)对阿夫、阿勃等品种进行杂交改良 90

1.内乡5号与阿夫杂交育成的品种 91

2.辉县红与阿勃杂交育成的品种 92

3.尤皮2号与阿勃杂交育成的品种 93

(三)对St号品系进行杂交改良 94

(四)以“洛夫林”类品种为主要抗源杂交育成的“多抗性”品种(系) 96

第四章 长江中下游冬麦区 100

第一节 概述 100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102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107

一、南大2419的衍生品种 108

(一)综合丰产性状较好的鄂麦6号、内乡5号 108

(二)抗赤霉病的万年2号、望麦15、荆州1号 109

(三)早熟丰产的安徽9号、钟山2号、华麦7号 111

二、阿夫、吉利、阿勃、弗兰尼的衍生品种 112

(一)从阿夫中系选育成的扬麦1号、鄂五三3号等品种 112

(二)以阿夫为亲本杂交育成的苏麦3号、鄂23021等品种 114

(三)以吉利为亲本杂交育成的矮秆早、湘麦2号等品种 117

三、St号品系衍生的宁麦3号、襄麦5号等品种 118

(五)以弗兰尼为亲本杂交育成的安徽11及其衍生品种 118

(四)阿勃的衍生品种襄麦4号、信阳12等品种 118

四、以欧柔为亲本杂交育成的鄂麦8号、大丰1087等品种 119

五、江东门、临浦早的衍生品种 121

(一)以江东门为早源杂交育成的骊英3号、华东6号及其衍生品种 121

(二)以临浦早为早熟亲本杂交育成的浙麦号品种 123

第五章 西南冬麦区 127

四川盆地副区 127

第一节 概述 127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128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131

一、以合川光头和成都光头等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与外引种杂交育成的品种及其 131

衍生品种 131

二、以南大2419、阿勃、玛拉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及其衍生品种 133

三、以多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的繁6、繁7及其衍生品种 137

第一节 概述 140

贵州高原副区 140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141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144

云南高原副区 146

第一节 概述 146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147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151

一、以南大2419及其系选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152

(一)南原1号 152

(二)778及其衍生品种 153

(三)59-3及其衍生品种 153

(四)东风麦及其衍生品种 154

二、以弗兰尼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旱地品种 154

三、以墨巴66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高产品种 156

(二)云麦32 157

(一)繁13及其姊妹系2114 157

第六章 华南冬麦区 160

沿海平原副区 160

第一节 概述 160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161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164

一、以地方品种福州白麦与引进的抗锈品种杂交育成的早熟、抗秆锈品种 164

(一)福麦7号、6号 164

(二)抗锈1号、10号 165

二、以欧柔作为主要亲本与国内外改良品种杂交育成的丰产、抗锈品种 166

(一)红芒麦、红芒22 166

(二)福麦3号、白芒 167

(三)文革1号、晋麦33 167

(四)莆系115、260及莆麦1号 168

三、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育成丰产、稳产的晋麦2148等品种 169

(一)龙溪35、37 171

四、以本国改良品种与墨西哥小麦杂交育成的早熟、半矮秆、丰产品种 171

(二)福红壳13、19 172

(三)桂麦1号 172

内陆山岭副区 173

第一节 概述 173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174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175

一、以地方品种与国内外改良品种杂交育成的丰产、适应性较好的品种 175

(一)大穗黄 175

(二)矮和尚 176

二、以本区改良品种与外区引进品种杂交育成的灌浆快、抗锈病的桂7315 177

第七章 东北春麦区 179

第一节 概述 179

二、北部冷凉副区 180

一、西部干旱高温副区 180

三、东部湿润副区 181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182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186

一、以地方品种系选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187

(一)以地方品种系选种满沟335A-531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耐锈品种合作2号、 189

4号 189

(二)以地方品种系选种肇安、兰寿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抗锈品种合作6号、7号等及其衍生品种 190

(三)以地方品种系选种克华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抗锈品种克进8号及其姊妹系 191

二、以耐锈品种与抗锈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191

(一)以合作2号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192

(二)以合作4号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193

三、以冬春小麦杂交和辐射引变育成的早熟品种 195

(一)以华东5201为早熟亲本杂交育成的辽春1号、2号及其衍生品种 195

(三)以阿勃M4与欧柔杂交育成的新曙光1号 198

(二)以安徽9号为早熟亲本杂交育成的兵麦302 198

四、以阿夫为秆强、大穗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00

五、以多亲本阶梯杂交育成的克群及其衍生品种 202

六、以八倍体小黑麦AD20为抗旱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05

七、以天蓝冰草为抗源杂交育成的品种 208

第八章 北部春麦区 213

第一节 概述 213

一、平川副区 213

二、丘陵高寒副区 214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215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19

一、以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育成的品种 219

(一)从地方品种中系选育成的旱地品种 219

(二)与国内外引进种杂交育成的水旱地兼用品种 220

(三)利用地方品种的抗逆性杂交育成的耐盐碱和抗麦秆蝇品种 221

二、以南大2419为主要亲本育成的抗病、早熟品种 222

(一)与印度798、明尼Ⅱ-50-25杂交育成的抗锈、早熟品种京红4号 222

(二)与3652、松花江2号杂交育成的内麦3号等品种 223

三、以欧柔为主要亲本育成的早熟、丰产品种 224

(一)与印度798杂交育成的京红1号、5号及其衍生品种 224

(二)与内蒙7号杂交育成的蒙杂号品种 226

(三)与安徽10号、阜阳4号杂交育成的科春5号、雁北7号 226

(四)与冬小麦北京8号杂交育成的科春14及其衍生品种 227

(五)与辽春1号、如罗杂交后辐射引变育成的716-2 229

四、以墨巴66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丰产、抗病品种 230

(一)与京红4号杂交育成的京红8号、9号 230

(二)与科春14、原农58杂交育成的晋春4号、原春7112等品种 231

(三)与冬小麦咸农39杂交育成的晋春3号 232

五、以“洛夫林”类冬小麦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多抗性”品种(系) 233

第一节 概述 236

一、沿河水浇地区 236

第九章 西北春麦区 236

二、山旱地区 237

三、冷凉阴湿地区 237

四、河西走廊地区 238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239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44

一、以阿勃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45

(一)五一麦与阿勃杂交育成的甘麦8号及其姊妹系 245

(二)阿勃与碧玉麦杂交育成的斗地1号及其姊妹系 247

(三)阿勃与欧柔杂交育成的青春5号等品种 249

(四)阿勃与南大2419、甘肃96等品种杂交育成的卫东号、定西号等品种 251

二、以阿夫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52

三、以地方品种为主要亲本杂交育成的品种 254

(一)河西走廊地方品种与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耐大气干旱、抗风沙的稳产品种 254

(二)山旱地区地方品种与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抗旱增产品种 255

第十章 青藏春冬麦区 258

青海高原副区 258

第一节 概述 258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259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61

一、香农3号和高原506 261

二、高原56 263

西藏高原副区 263

第一节 概述 263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266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68

一、以弗兰尼与肥麦杂交育成的冬、春小麦品种 268

二、以南大2419、内乡20等与肥麦杂交育成的春性品种 270

三、以钱交麦与肥麦杂交育成的冬性品种 271

四、以普通小麦与圆锥小麦杂交育成的品种 271

五、以地方品种及其选系与外引品种杂交育成的品种 272

第十一章 新疆冬春麦区 273

北疆副区 275

第一节 概述 275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275

一、冬小麦 275

二、春小麦 277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78

一、新冬号、伊农号等冬小麦品种 278

(一)利用地方品种的抗逆性杂交育成的新冬号品种 279

(二)综合引进品种的优良特性杂交育成的伊农号品种 281

二、新春号、奇春号和伊春号等春小麦品种 282

南疆副区 285

第一节 概述 285

第二节 小麦品种的演变 286

一、冬小麦 286

二、春小麦 287

第三节 主要育成品种的系谱 288

一、巴冬号、喀冬号等冬小麦品种 288

二、托克逊号、解放号和巴春号等春小麦品种 290

第十二章 亲本选配的基本经验 294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利用 294

一、地方品种是改良的基础 294

二、骨干亲本的作用 295

三、贵在因材“施教” 311

第二节 抗锈性的选育 314

第三节 早熟性的选育 319

第四节 半矮秆和丰产性的选育 326

附录: 333

一、全国主要小麦品种和亲本一览表 333

二、全国主要小麦育种点及其气象条件和小麦物候期 393

后记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