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丛书总序 1
作者自序 1
引言 1
第一章 学术生涯及理论脉络 1
第一节 思想理论背景 1
第二节 社会学和社会学家的职责 4
第三节 思想和研究方法 8
第四节 研究生涯及基本著作 11
第二章 文化再生产理论 14
第一节 文化再生产问题的提出 14
第二节 文化研究的对立模式和方法 17
第三节 扭转社会人类学文化研究的方向 29
第四节 文化再生产的象征性结构 46
第五节 文化再生产的可能性及其与文化产品的关系 52
第六节 文化再生产研究与人类自由 58
第七节 文化再生产理论的中心议题 70
(1)学校教育系统文化特权再生产机制 71
(2)权力正当化的再生产机制 75
(3)生活风格和品味的再生产机制 78
(4)语言象征性权力的再生产机制 79
(5)文学和艺术场域的再生产机制 82
第三章 文化再生产的普遍性及其象征性 93
第一节 以文化再生产为主轴的象征性实践 93
第二节 象征与象征性 95
第三节 象征性与中介性 99
第四节 摄影鉴赏的象征性 101
第五节 文化爱好的象征性结构 105
第六节 实际活动的象征性意义 107
第七节 象征性实践概念的复杂性及其局限性 110
第四章 “生存心态”的双重结构及其双向运作 113
第一节 “生存心态”概念的由来及重构 113
第二节 生存心态的“前结构”与历史 117
第三节 “生存心态”的双重结构化 122
第四节 作为分类系统的生存心态:品味与语言风格 125
第五节 “生存心态”的自律性 129
第六节 “生存心态”的相对稳定性及其转化可能性 132
第五章 场域与社会结构动力学 136
第一节 社会场域的基本性质 136
第二节 作为场域典范的经济市场 141
第三节 对于场域概念的双重阅读和双重诠释 145
第四节 资本及其在场域中的转化 148
第五节 权力及其在场域中的斗争策略 154
第六节 场域的象征性 156
第六章 语言的象征性权力及其运作逻辑 166
第一节 语言交换市场的竞争性质 166
第二节 语言象征性权力的基本概念 170
第三节 当代社会象征性权力运作的特征 173
第四节 语言象征性权力的“柔性”和“掩饰性” 178
第五节 语言运用技巧与权力策略的交叉 184
第六节 语言象征性权力的正当化性质 189
第七节 官方语言正当化与统治权正当化 192
参考文献 201